分类: 评球论足 |
升的了学却难毕业 北理工模式难推广
文/剑剑飘红
11月1日,2006赛季中乙联赛昨日在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结束了半决赛次回合的较量。在120分钟战成2∶2之后,经过残酷的点球决战,北京理工以总比分9∶8(第一回合1∶1)击败天津火车头,杀入中甲,成为第一支晋级职业联赛的学生军。
文/剑剑飘红
11月1日,2006赛季中乙联赛昨日在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结束了半决赛次回合的较量。在120分钟战成2∶2之后,经过残酷的点球决战,北京理工以总比分9∶8(第一回合1∶1)击败天津火车头,杀入中甲,成为第一支晋级职业联赛的学生军。
球员文化素质低一直是中国职业足球被人诟病的重要一点,甚至屡屡被作为大赛中失利的借口。此次,由8名研究生、22名大学生组成的北京理工队冲入中甲,绝对是中国职业足坛学历最高的球队,一时间,赞誉声、吹捧声不绝于耳,大有看好这支学生可以改变中国足球、创造美好未来的架势。
但笔者认为,为北理工欢呼是应该的,但对这支球队的未来抱过高的希望显然是不理智的;更有甚者,如果认为这样的模式可以改变中国足球、值得大范围推广普及那就更是错误的,中国足球想必会再一次走入歧途。
第一,北理工能不能在中甲长期生存是个很大的问题。赢得了升甲考试的学生军,能不能在中甲顺利毕业,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
1、智慧是学生军的立命之本,但很不幸,足球运动不是电子竞技,但靠脑袋是玩不转足球的。在球队升入了中甲后,主教练金志扬显得意气风发,但显然有失理智。听听他说的话:“我们的身高、速度和个人能力哪点都不如对手。我们的优势是智,智能是我们这支球队的魂!他们对足球的理解,对战术的理解,对战术的执行都是其他任何一支球队无法比拟的。我们就是胜在这一点。他们才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他们创造了历史!”金指的这句话里透露的信息,本身就不符合足球规律——“我们的身高、速度和个人能力哪点都不如对手。”——如果说,在乙级联赛这样的缺点可以靠智慧来弥补的话,那么到了水平更高的中甲,队员自身巨大的技术和个人能力差距恐怕不是动动脑筋就能解决的。而且不要忘了,读书多不一定就代表智慧多,没上过大学的足球运动员也不都是傻子。
2、经费缺乏,队员收入低,球队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隶属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由北京理工大学投资管理,这一点决定了他们投入的不足。即使升入中甲,校长也承诺加大投入,但单凭一个大学的经济实力,所谓的“加大投入”相信也不过了了。在杀入了职业联赛后,北理工的队员的月收入仅有800元,这与中甲队员动辄数万的工资比起来实在有点寒酸。对此,球队也有自知之明,已经肯定将以原班人马征战中甲,而不会引进职业球员——相信想引进也没有人会来。而同时,北理工现有队员中,很难保证有个别技术出众的队员在接到其他俱乐部的高薪诱惑后不会动心。这样,一方面不能引进外来的高水平队员;一方面,本身的高水平球员可能流失,北理工能够走多远也就很难说了。当然,球队在引进大企业的赞助后,有可能提高队员的收入,这也是仅存的一点希望。
3、跳进中国职业足球的大染缸后,队员还能保持住学生的那种朝气和纯净吗?很悬。没有假球、赌球,没有吃喝嫖毒,这是这支学生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冲进了中甲,进入了中国足球的大染缸,天天和那些大哥们同场交流,时间长了,学生们还能保持依旧的纯净吗?是人,就会有享受的欲望,内心就会始终有贪、色、权欲的躁动,在种种诱惑面前,北理工的队员们将何去何从?大家将拭目以待。
第一,北理工能不能在中甲长期生存是个很大的问题。赢得了升甲考试的学生军,能不能在中甲顺利毕业,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
1、智慧是学生军的立命之本,但很不幸,足球运动不是电子竞技,但靠脑袋是玩不转足球的。在球队升入了中甲后,主教练金志扬显得意气风发,但显然有失理智。听听他说的话:“我们的身高、速度和个人能力哪点都不如对手。我们的优势是智,智能是我们这支球队的魂!他们对足球的理解,对战术的理解,对战术的执行都是其他任何一支球队无法比拟的。我们就是胜在这一点。他们才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他们创造了历史!”金指的这句话里透露的信息,本身就不符合足球规律——“我们的身高、速度和个人能力哪点都不如对手。”——如果说,在乙级联赛这样的缺点可以靠智慧来弥补的话,那么到了水平更高的中甲,队员自身巨大的技术和个人能力差距恐怕不是动动脑筋就能解决的。而且不要忘了,读书多不一定就代表智慧多,没上过大学的足球运动员也不都是傻子。
2、经费缺乏,队员收入低,球队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隶属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由北京理工大学投资管理,这一点决定了他们投入的不足。即使升入中甲,校长也承诺加大投入,但单凭一个大学的经济实力,所谓的“加大投入”相信也不过了了。在杀入了职业联赛后,北理工的队员的月收入仅有800元,这与中甲队员动辄数万的工资比起来实在有点寒酸。对此,球队也有自知之明,已经肯定将以原班人马征战中甲,而不会引进职业球员——相信想引进也没有人会来。而同时,北理工现有队员中,很难保证有个别技术出众的队员在接到其他俱乐部的高薪诱惑后不会动心。这样,一方面不能引进外来的高水平队员;一方面,本身的高水平球员可能流失,北理工能够走多远也就很难说了。当然,球队在引进大企业的赞助后,有可能提高队员的收入,这也是仅存的一点希望。
3、跳进中国职业足球的大染缸后,队员还能保持住学生的那种朝气和纯净吗?很悬。没有假球、赌球,没有吃喝嫖毒,这是这支学生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冲进了中甲,进入了中国足球的大染缸,天天和那些大哥们同场交流,时间长了,学生们还能保持依旧的纯净吗?是人,就会有享受的欲望,内心就会始终有贪、色、权欲的躁动,在种种诱惑面前,北理工的队员们将何去何从?大家将拭目以待。
第二,北理工的成功,更大程度上是个个例,没有大范围推广的价值。
在球队顺利升甲后,金志扬显得很兴奋,他说,被理工的成功“让行业管理者看到了一条体教完美结合的模式和路子。如果更多的中学和高校能像北京理工那样,中国足球的希望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渺茫。”恰恰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指望有更多的中学和高校能够做到像北理工一样。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又有多少学校有精力以这样大的投入搞足球呢?而且,北理工的成功更多是在北京BTV三高俱乐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得来的,这样的积累在中国就更少之又少。
在球队顺利升甲后,金志扬显得很兴奋,他说,被理工的成功“让行业管理者看到了一条体教完美结合的模式和路子。如果更多的中学和高校能像北京理工那样,中国足球的希望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渺茫。”恰恰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指望有更多的中学和高校能够做到像北理工一样。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又有多少学校有精力以这样大的投入搞足球呢?而且,北理工的成功更多是在北京BTV三高俱乐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得来的,这样的积累在中国就更少之又少。
其次,以学生军来打职业联赛,而且还有那么多的研究生,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足球成不了什么大气,学业也难成功。我们固然不希望中国足球沿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路子走下去,但也肯定不希望看到中国足球走到“头脑发达、四肢了了”的路子上去。这样的结果,不但不会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反而极有可能使中国足球走入另一个歧途。
其实,体教结合的路子,国外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比方在美国NBA,大学生职业篮球联赛早已经成为NBA最重要的人才库,许多大名鼎鼎的职业球员,都是从大学队走出来的。中国足球的当务之急,也应该是完善提高大学生联赛,将其中表现优秀的队员选拔进入职业联赛,而不是象北理工一样整体进入职业联赛——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大学生球员都具备踢职业联赛的素质。这样的路子,应该比一支球队整建制地进入职业联赛,更符合体育的规律,也更适合中国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