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球论足 |
国企为什么不能投资
足球——“国企足球”调查之三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蔡拥军 赵仁伟
“国企退出足球”,来自山东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常金
月的一份提案在2004年引起强烈反响,国企是否能够
投资足球的争议一直延续至今。
反对者称:国企投资足球这一高风险行业,造成大量
的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违背了体育产业的市场规律,违
背体育赛事的公平精神。国企应该退出足球。
支持者称: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应肯定和保护他
们投资足球的积极性。争论中国职业足球的国企与民营问
题,就像时至今日还争论“姓资还是姓社”一样。
(小标题)医疗、教育、三农的投入要比足球更紧迫?
2004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玉泉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董事长常金月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推进
赛事改革,保护国有资产》的议案。议案中说:“职业体
育赛事,特别是足球、篮球等高风险行业,国外一般不允
许国有资本的介入,而中国却有上百亿国有资本投入。事
实证明,这些投资是无效的,不仅导致假球、黑哨等丑恶
现象发生,同时,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种做法违背体育
产业的市场规律,违背体育赛事的公平精神。建议国家主
管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除国家队外,禁止国有资产投
入中国足球,已投入的分阶段逐步退出,提倡支持民营资
金投入,积极推进足球职业化,规范联赛健康发展。”
常金月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国家企业就该
将赚的利润交给国家,需要的钱国家再拨,不应该搞房地
产、酒店、体育这些副业。国外国有企业是不能搞副业的,
不允许涉足不相关产业,干啥就该吆喝啥。
他针对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对足球的巨额投入表示,
鲁能是山东电力企业,“你电力公司一方面赚了钱去玩什
么足球,一方面却不断涨电价,这还谈什么企业的社会责
任?国有企业赚了钱就该造福社会。”
常金月认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不应该再把国家
的大量资金投入到体育中,国家资金投入体育,花钱不心
疼,必然会导致拜金主义、污染社会等不良后果。现在国
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是看病、教
育、医疗三大难等更迫切的问题,这关系到社会基础稳固,
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资金应该投入到这些公共事业建设
中,体育投入也该投入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让所有老百
姓受益。
(小标题)“姓资姓社”的争议
对于“国资退出足球”一说,一些人士尤其是国企足
球俱乐部的负责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足球在中国深受
老百姓欢迎,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应肯定和保护他们
投资足球的积极性。他们同时表示,国资投资足球,必须
加强财务监管,做到理性投资。
山东鲁能俱乐部党委书记田迪说,民营企业能搞好足
球,国有企业更能搞好足球,“现在市场经济大家都在一
个平台上,谁搞好谁搞。”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康梦君
认为,争论中国职业足球的国企与民营问题,就像时至今
日还争论“姓资还是姓社”一样,没有太大意义。他说,
2008年奥运会,唱主角的还是国有企业。
“国企参与体育是错的吗?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不
管是民营还是国营,关键是不是负责任的?不管是谁的钱,
关键是要考虑如何把钱花好,到底花多少钱、花到什么地
方去了、有什么收益?民营的钱、国营的钱,都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
著名体育推广人、曾任上海申花俱乐部总经理的郁知
非表示,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对投资足球的动机加以保护。
但他同时表示,投资足球要坚持一个原则:量入为出,有
多少钱做多少事情,不要孤注一掷。此外,要以经济作为
杠杆,而不是以领导的个人喜好来决定。
记者了解到,国家体育总局对常金月所提议案的答复
是:谁都可以支持足球事业,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国家体育总局认为,足球作为体育竞赛项目,非公有制企
业可以参与经营;国有企业作为一个企业法人,通过法人
行为,也是可以参与经营的。
(小标题)国企投资足球并非不讲回报
康梦君说,其实国企投资足球,并非不讲回报。通过
足球,“鲁能”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山东电力在参与美
国电厂建设的竞争中,依靠足球赚到不少印象分。他坦承,
如果纯粹通过足球来获得多少经济上的回报是不现实的。
但是足球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凝聚职工队伍方面效
果明显,“周一调度会,大家都在议论足球。鲁能的电力
职工,都把这支球队看作是自己的子弟兵,自发关怀关爱
它”。
曾任四川全兴俱乐部总经理的许勇说,企业需要知名
度,足球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平台。很多人都是通过足球知
道了“全兴”这个企业。
四川省球迷协会会长、全兴酒厂高级工程师潘前荣也
认为,投资足球给了企业很好的回报。他说,全兴酒厂从
一个原来并没多大名气的白酒企业变得全国知名,离不开
足球。“原来重庆市场80%属于泸州老窖,全兴只占百
分之几。但后来全兴抢占了重庆50%以上的市场,重庆
球迷公开喊:‘全兴喝起,火锅烫起,冠军拿起。’你能
说没有效益?其实,包括申花、国安在内,投资足球,都
是在买一个给自己专门打广告的公司。”
足球——“国企足球”调查之三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蔡拥军 赵仁伟
“国企退出足球”,来自山东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常金
月的一份提案在2004年引起强烈反响,国企是否能够
投资足球的争议一直延续至今。
反对者称:国企投资足球这一高风险行业,造成大量
的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违背了体育产业的市场规律,违
背体育赛事的公平精神。国企应该退出足球。
支持者称: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应肯定和保护他
们投资足球的积极性。争论中国职业足球的国企与民营问
题,就像时至今日还争论“姓资还是姓社”一样。
(小标题)医疗、教育、三农的投入要比足球更紧迫?
2004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玉泉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董事长常金月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推进
赛事改革,保护国有资产》的议案。议案中说:“职业体
育赛事,特别是足球、篮球等高风险行业,国外一般不允
许国有资本的介入,而中国却有上百亿国有资本投入。事
实证明,这些投资是无效的,不仅导致假球、黑哨等丑恶
现象发生,同时,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种做法违背体育
产业的市场规律,违背体育赛事的公平精神。建议国家主
管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除国家队外,禁止国有资产投
入中国足球,已投入的分阶段逐步退出,提倡支持民营资
金投入,积极推进足球职业化,规范联赛健康发展。”
常金月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国家企业就该
将赚的利润交给国家,需要的钱国家再拨,不应该搞房地
产、酒店、体育这些副业。国外国有企业是不能搞副业的,
不允许涉足不相关产业,干啥就该吆喝啥。
他针对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对足球的巨额投入表示,
鲁能是山东电力企业,“你电力公司一方面赚了钱去玩什
么足球,一方面却不断涨电价,这还谈什么企业的社会责
任?国有企业赚了钱就该造福社会。”
常金月认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不应该再把国家
的大量资金投入到体育中,国家资金投入体育,花钱不心
疼,必然会导致拜金主义、污染社会等不良后果。现在国
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是看病、教
育、医疗三大难等更迫切的问题,这关系到社会基础稳固,
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资金应该投入到这些公共事业建设
中,体育投入也该投入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让所有老百
姓受益。
(小标题)“姓资姓社”的争议
对于“国资退出足球”一说,一些人士尤其是国企足
球俱乐部的负责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足球在中国深受
老百姓欢迎,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应肯定和保护他们
投资足球的积极性。他们同时表示,国资投资足球,必须
加强财务监管,做到理性投资。
山东鲁能俱乐部党委书记田迪说,民营企业能搞好足
球,国有企业更能搞好足球,“现在市场经济大家都在一
个平台上,谁搞好谁搞。”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康梦君
认为,争论中国职业足球的国企与民营问题,就像时至今
日还争论“姓资还是姓社”一样,没有太大意义。他说,
2008年奥运会,唱主角的还是国有企业。
“国企参与体育是错的吗?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不
管是民营还是国营,关键是不是负责任的?不管是谁的钱,
关键是要考虑如何把钱花好,到底花多少钱、花到什么地
方去了、有什么收益?民营的钱、国营的钱,都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
著名体育推广人、曾任上海申花俱乐部总经理的郁知
非表示,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对投资足球的动机加以保护。
但他同时表示,投资足球要坚持一个原则:量入为出,有
多少钱做多少事情,不要孤注一掷。此外,要以经济作为
杠杆,而不是以领导的个人喜好来决定。
记者了解到,国家体育总局对常金月所提议案的答复
是:谁都可以支持足球事业,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国家体育总局认为,足球作为体育竞赛项目,非公有制企
业可以参与经营;国有企业作为一个企业法人,通过法人
行为,也是可以参与经营的。
(小标题)国企投资足球并非不讲回报
康梦君说,其实国企投资足球,并非不讲回报。通过
足球,“鲁能”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山东电力在参与美
国电厂建设的竞争中,依靠足球赚到不少印象分。他坦承,
如果纯粹通过足球来获得多少经济上的回报是不现实的。
但是足球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凝聚职工队伍方面效
果明显,“周一调度会,大家都在议论足球。鲁能的电力
职工,都把这支球队看作是自己的子弟兵,自发关怀关爱
它”。
曾任四川全兴俱乐部总经理的许勇说,企业需要知名
度,足球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平台。很多人都是通过足球知
道了“全兴”这个企业。
四川省球迷协会会长、全兴酒厂高级工程师潘前荣也
认为,投资足球给了企业很好的回报。他说,全兴酒厂从
一个原来并没多大名气的白酒企业变得全国知名,离不开
足球。“原来重庆市场80%属于泸州老窖,全兴只占百
分之几。但后来全兴抢占了重庆50%以上的市场,重庆
球迷公开喊:‘全兴喝起,火锅烫起,冠军拿起。’你能
说没有效益?其实,包括申花、国安在内,投资足球,都
是在买一个给自己专门打广告的公司。”
前一篇:经典照片
后一篇:从西塞到班古拉——与足球流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