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八景

标签:
北京通州古八景旅游 |
分类: 其它 |
近来住在通州附近,闻得通州八景的说法,想个个游玩一番,只可惜这通州八景(准确的说是通州古八景)已不全在,一些只能通过文字,感受昔日的美好了。
1、古塔凌云 2、长桥映月 3、二水汇流 4、波分凤沼
5、万舟骈集 6、柳荫龙舟 7、平野孤峰 8、高台茐树
1、古塔凌云 2、长桥映月 3、二水汇流 4、波分凤沼
5、万舟骈集 6、柳荫龙舟 7、平野孤峰 8、高台茐树
1、古塔凌云。燃灯佛塔;千尺巍峨塔势雄,层霄矗立障天风。(清王维珍) 清人王维珍有“一枝塔影认通州”的诗句,塔影指的就是燃灯塔,通州人亲切地把它称作“通州塔”。通州塔是代代相传的通州城标志。漕运时期,船过沙古堆村时,有“三望通州塔”之说。民谣有“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
千尺巍峨塔势雄,层霄矗立障天风。(清王维珍)
地址:通州北城,现西海子公园内。
2、长桥映月。永通桥-通州八里桥;坐听桥头水逝去,渐看皓月初银河。(清戴璇)长桥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横跨通惠河上的三孔石桥。映月,相传每当中秋之夜,皎洁的天空上月如银盘,清清的河水中月影浮动,水月交辉,衬托着洁白如玉的长桥,使人疑在画中,蔚为奇观。过去,汽车上桥非常吃力,自五十年代起直至八十年代,一直在桥两侧垫土,使桥的坡度越来越小。加之,近些年河水污染,河床淤积,现在“长桥映月”美景已经不再。中秋之夜登桥赏月其名:永通桥这三孔石桥就是八里桥。过去桥的坡度特别高,河水清辙见底,可与卢沟桥毗美。每到八月十五晚上,城内许多百姓会登桥赏月,每个桥洞下面分别有一轮月亮映在河水里。
坐听桥头水逝去,渐看皓月初银河。(清戴璇)
地址:通州八里桥
3、二水汇流。潮白河与温榆河交界的地方,据说沙地却是刀劈似的直立。
飞梁架水响梢东,转运漕艘此处通。(清乾隆)
地址:现北关闸桥北,潮白河与温榆河交界的地方
4、波分凤沼。地址:现西海子葫芦湖,凤沼泻出通惠渠,就制舟楫代运车。通惠河水是从有凤沼之称的太液池分流而来的,这道风景区东起葫芦头(今西海子公园葫芦湖),西止于西陂(今天桥湾西北),闸内水清还有鱼虾,一到伏天,人们可以在水中捉鱼虾,摸螃蟹,还可以乘画舫观赏两岸的美景。过去岸边都是一排排民房,据说在50年代的时候,换了一个打鱼的当抬闸人,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在一次发水时,提闸提晚了,水没过了闸板把闸冲坏,“波分凤沼”的美景就不见了。昔日凤沼今日“葫芦”当年的“波分凤沼”就在如今西海子公园内假山附近,部分河道已经被葫芦湖替代,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景。以前西海子公园大多了,且与东边的燃灯佛舍利塔同在一园。晨曦透过塔檐和树影绿荫婆娑,绕梁的羽燕为古塔更增添了几分悠远和神秘感。现在大部份地方被民房和居民楼占据了,塔重修了庙宇,西海子公园也小的象一个大院落,而通州最有名的古塔,虽然经过重修与三教庙融为一体,更显得玲珑剔透庄重肃穆,但却失去了固有的巍峨雄建和古朴。
凤沼泻出通惠渠,就制舟楫代运车。(作者不详)
地址:现西海子葫芦湖
5、万舟骈集。古运河漕运码头处。
漕艇贾舶如云集,万国鹈航满潞川。(清尹漱)
地址:通州东关南面
6、柳荫龙舟。运河边上的一座码头。
御舟连泊附清漪,垂柳阴阴翠作围。(明王宣)
地址:城北五里温榆河拐弯处
7、平野孤峰。地址:通州、三河交界处。如今新建一座跨运河八孔石桥。新建大光楼 。郊关极目垣无歧,忽起层峦镇地维。(清黄扶风)相传登大光楼(俗称坝楼)极目东望,山影隐现于栏杆前,一峰独秀者即是孤山,如遇雨霁天晴,山巅塔影也隐约可见。蓟县诸山时隐时现,如烟如雾,如列青色屏风于孤山之后,衬之天际多变的白云。观之令人流连忘返。
郊关极目垣无歧,忽起层峦镇地维。(清黄扶风)
地址:通州、三河交界处
8、高台茐树。在朝阳区将台乡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