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张作甫
我想问问,在座的父母,有几个和自己的儿女,在教育当中谈过“性”这个话题?可能没有、几乎没有。也许,你会红着脸面回避这个话题。
如今的年轻人,不仅仅只是靠感觉去谈爱情“性”游戏,甚至寻找的是一种刺激、享受、感觉、体验其中的乐趣等等,而根本不懂的,也不知道所要付出的是什么,承担的是什么。就像有个学生这样说过,自己在学校里谈了个女朋友,可等他们分手后,等他们毕业后,才知道这个他的女朋友和他的多个同学朋友都有过“性”关系。那么,痛的是谁?
如今的社会,如今的年轻人,有几个没有交过三五个男(女)朋友?可能多数都是这样,而当面对分手的时候,彼此离去的时候,伤的是谁?那么,究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的变化吗?其实不然,而是人为。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思想观念的大大进取,让很多一些看不习惯的东西变成了习惯的东西,看不习惯的东西变成自己也想去体验和试试的东西。以此推下去,也就成了必然的和发展的东西。当然,在少数人的眼里,可能会成为一些恶心、甚至反对,而被人们说成是思想老旧,封建观念。这一点,也会慢慢的被年轻人取代,而会变成一个由“性”倡导的前提发展。
我们并不是要说对“性”的限制或者不求取,而是如何认真的对待这个话题,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懂的什么是可取和不可取,什么是该负责和永久想要的感情、生活、责任。而,这一点不仅仅是年轻人自己所得来的或者看到的,而真正的,还是在于父母、以及老师们的教育。可,这样的教育,始终是目前最尴尬的话题。这就像,宁可两人独自在房间偷欢,而不会摆在桌面上讨论。父母何尝又不是面对儿女的这种尴尬?
如今的年轻人,所谓看眼前比较重,而不去想长远。可当人们真正的要结婚时,才发现自己对感情的认识,可以说已经不存在,而且非常的谈,所谓结婚是不是就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而这个任务的完成,以及婚后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危机,而是相互之间的背叛。
西方国家对“性”是非常的开放,甚至可以说很让人看不习惯。但是,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这一点,而对西方国家的婚姻了解的有多少?而为什么西方国家的人一旦结婚后,双方的感情都那么的稳定,甚至很恩爱?
教育,教育这个话题谁都不陌生。可是,我们的父母教育的是什么?除了课本还是课本,出了成绩还是成绩,还有什么新鲜的话题?有这样一句话,与其迫切的望子成龙,还不如和谐的望子成人。而,做人这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只是知道,而做不到。
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用语言,更不是用暴力、打骂。而是父母的一举一动。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儿女的发展,好的家庭好的儿女,坏的家庭只有伤害儿女。父母对儿女的教育,可谓是非常的关键,这也不仅仅是学习与成绩,前途与发展。而是一点一滴,包括生活、相处、感情、性等等。
而前段时间的一个广告,几岁的儿子说:妈妈,我要娶你。还有这样的一个事,儿子对妈妈说,我要和你睡觉,为什么我爸爸可以,我就不可以。这其实并不可笑,而可笑的是,看出我们对儿女的教育,看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悲哀!
父母不好意思,儿女不敢倾诉,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尴尬场面,语言的交流始终也是父母的难言之取。但是,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而是父母的人之上、辈之高的架子和责任。但是,父母在把握场合和自身的学习上,就不是那么的重视。感觉自己就是父母,就是什么都懂,不愿意在儿女的面前谦虚和低头。其实,这就是导致父母与儿女的沟通存在的问题。
而儿女们,除了在生活当中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之外,还需要一个能和自己做朋友的父母,真正的朋友,无所不谈的朋友。可,哪位父母能做到?当然,这之间就会出现一些很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会演变成儿女们所渴望和想去体验的事实。以及找别人去诉说、找别人去实践、和同龄人一起去体验和感受埋在心里的一些不懂的问题,就在体验和实践中得到一些答案。但,其实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用交流和语言能得到答案的。
社会在发展,父母的思维在很多方面是赶不上儿女们崇尚前进的步伐,在很多包括衣着、打扮、发型、言谈等,都会产生一些分歧,而导致儿女不愿意和父母接触。一代更新一代,新的东西终究会取代一些老的东西,而面对父母的,是不是也要时刻充实着自己,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是为自己的儿女。因为儿女的一点一滴,都会从自己的父母影响中得到遗传,甚至发展。
父母不注重自身的学习,永远不会和儿女有共同的交流语言。父母不做儿女的忠实听众和朋友,永远都不会掌握自己的儿女想的是什么。其实,父母在教育儿女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也要赶上这个年轻人的世界,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教育方式和了解自己的儿女。
前一篇:致全国所有学生的一封信
后一篇:倡议学生无性,推行“纯戒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