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练习题及答案(判断)

(2014-09-15 13:39:46)
标签:

教育

三.判断题

1.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文化)×

2.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是其次取得重要艺术地位的。(最早)×

3.书法是最纯粹的中国本土艺术。(

4.转注不是汉字的成字方式。(是)×

5.指事是属于“六书”的一种。(

6.会意是汉字的基础。(象形)×

7.汉字是“物象之本”。(

8.《说文解字》作者是刘向(许慎)×

9.人的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中表现出来,其他民族写字是没有这种境界的。(

10.毛笔是汉字书写能成为艺术的又一关键因素。(

11.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审美内涵上西方绘画艺术是一脉相承的(有别于)×

12.中国书画艺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气韵生动。(

13.西方古典绘画艺术追求造型的科学准确,色彩写实逼真。(

14.楔形文字至今仍在两河流域使用(已经失传)×

15.篆书保持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16.大篆也称秦篆。(小篆)×

17.横稍向右上倾斜是楷体与隶书的区别之一。(

18.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写法。(

19.先有文字,然后才有书法史的开端。(

20.甲骨文中已经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

21.甲骨文在盘庚武丁时期的风格是书风柔弱(雄浑)×

22.帝乙帝辛时期甲骨文书风雄浑(严整)×

23.《大盂鼎》笔画疏朗廋笔校对。(厚重,肥笔)×

24.隶书兴盛于汉代。(

25.秦隶书完全摒弃了篆书意味。(×

26.隶书到西汉时期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完善成熟的一种字体。(东汉)×

27.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刻。(

28.《礼器碑》是西汉隶书的杰出代表。(东汉)×

29.章草即“隶书之捷”。(

30.盛唐时期是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魏晋南北朝)×

31.隋唐是楷书的中兴时代。(

32.《多宝塔》是颜真卿晚年作品。(早期)×

33.唐代草书以晚唐狂草最能标榜气势。(中唐)×

34.杨凝式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35.宋人书法在楷书上不及唐人,然以行书胜之。(行草)×

36.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37.元代是书法取法晋唐、复古为革新的时代。(

38.赵孟頫,字鲁直。(黄庭坚)×

39.明代帖学盛行(√)

40.祝枝山以小楷、篆书成就最高。(狂草)×

41.康熙喜赵、乾隆好董(好董、喜赵)×

42.清朝中期以后,碑学衰落、帖学盛行。(帖学、碑学)×

43.清代碑学发轫于考据学(金石学)×

44.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5.中国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使用毛笔。(

46.历史上形成了大制笔中心。(三)×

47.硬毫蓄墨量饱满。(软毫)×

48.开笔应用开水将新笔笔毫慢慢泡开。(温水)×

49.毛笔用毕后一般应平置(笔尖朝下悬挂)×

50.三国时期才有松烟烧制成的墨。(汉魏)×

51.甲骨文的线条往往体现出一种艰涩崎岖的意味×

52.小篆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征。×

53.隶书的用笔提按,转折丰富。

54.唐朝是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

55.生宣的制作过程加入明矾。(熟宣)×

56.砚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57.甲骨文的形体已经严格定型。(尚未)×

58.礼器多以为主。(鼎)(×

59.《散氏盘》以变幻莫测,神奇诡秘的风格著称。

60.小篆之称是相对大篆而言的。

61.西汉刻石传世很少,仅见二十余种。(十余)×

62.《礼器》肃括、《史晨》清超。(清超、肃括)×

63.《张迁碑》是元代发现的。(明代)×

64.宋代于草书卓有大家者唯王庭坚一人。

65.笔画少空白多的部分称“实”。(虚)×

66.篆书大多字形偏长,应以纵势贯穿来布局。

67.闲章常铃于作品的前面。

68.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是其次去的重要艺术地位的。×

69.毛笔的书写姿势分坐、立。蹲三种。

70.相对于六国使用古文,秦国则通用隶书。

71.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

72.潘天寿最擅长的书体是楷书。(行草)×

72.甲骨文中已经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

73.隶书的主要特点是由篆书的圆曲变为方直。(

74.行书之体常意多于法,最能表达人的情感。(草书)×

75.《翰林要诀》是明代的书法理论著作。×

76.甲骨文尚形成基本写作章法。(已经)×

77.《祭侄文稿》用笔古朴浑厚,以侧锋为主,偶出圆笔。(中锋)(×

78.中锋的点画特征是,两边齐平,圆浑饱满。

79.《临池心解》称:“避,回避也”。()

80.李邕是行书豪放派的主要创作者之一。

81.悬腕是手腕及肘部都悬空,也叫悬肘。×

82.郑虔与白居易为诗酒友。(杜甫、李白)×

83.清明中期以后,碑学衰弱,帖学盛行。(帖学、碑学)×

84.墨是用植物油或松树枝烧出的烟末调入胶和香料制成的。

85.临习金文故作颤抖以取艰涩之意。(切忌)×

86.汉兴而有草书。(

87.青铜器铭文中的“阳文”为“识”。(

88.人的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中表现出来,其他民族写字是没有这种境界的。(

89.在结字中,笔画一般是小让大,右让左。(左让右)×

90.陈基《贤郎帖》藏于台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91.王铎草书的一大特色是“飞腾跳掷”的笔势。(

92.《书断》列孙绰书法为第三等。(第四)×

93.湛然,俗姓吴,被后世尊称为天台宗九祖。×

94.《曹全碑》、《张迁碑》均为功德碑。(

95.《雁塔圣教序》是智永老年时所书。(褚遂良)×

96.甲骨文的笔画大多平直瘦硬,挺拔峻锐。(

97.郗愔是王献之妻弟。

98.生宣适合书写较为精到,字形较小的字体。×

99.也分为生熟两类。

100.西汉碑刻书体属于古隶为主,波挑含蓄。

101.《苕溪诗帖所书为米芾自撰诗

102.楷书书写时,行笔均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侧想破。

103.草书、行书、楷书皆脱胎于隶草,但草书最迟。×

104.在写法上,《阴符经》略近《雁塔圣教序》。(

105. 地上作书,书写大字宜用蹲着的姿势。

106.《李白忆旧游诗卷》现藏于法国卢浮宫。(日本东京)×

107. 郑虔草书成就怀素媲美高于张旭。(张旭、怀素)×

108.金文跨越的时间很长,从殷商直至春秋。

109.宋四家唯蔡不擅行书。×

110.在字中,笔画排列要疏密相间,巧妙安排。

111.单款指只写上款。(下款)×

112. 隶书的诞生晚于小篆。

113.款文的字一般以小于正文为好。

114.柯九思绘画以“”著称擅画。(神似)×

115.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作。

116.张旭草书在书写上采取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

117.半熟宣是用熟宣传加工而成。(生宣)×

118.楷书的收笔方式有藏锋和露锋两种。(

119. 左右有直,而右。(左收而右展)×

120.苕溪诗帖》反映了米芾青年时期书法的典型面貌。(中年)×

121.张廷壁是明代书法家。(

122. 笔锋开张也。

123.篆书的小篆化和篆书的隶篆化是先后发生的。(基本上是同步发生的)×

124. 宋朝佛教盛行,楷书抄经成为职业。(唐朝)×

125.《熹平石经》被康有为推为逸品。(石门颂)×

126.邓石以隶法作篆,突破千百年来隶篆的藩篱

127.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作。

128. 明受,仙居人,国清寺僧。(三学寺)×

129. 东汉早期,早在墓葬里放置镇墓陶纹瓶的风俗 (中后期)×

130. 篆书的线条少提按顿挫,方折笔。(少)×

131.真正以行书入碑,并以行书名世的是赵孟頫。(李邕)×

132.王羲之的行书有一种湿润疏朗的风韵。

133. 隋唐是楷书的成熟期(两晋)×

134.不同的作品幅式其章法也要求不同。(

135.《吴兴赋》书法为赵孟頫所写,内容由他人所撰。(自己)×

136.款的下部一般与正文底部齐平。(不宜)×

137. 在字中,笔画排列要疏密相间,巧妙安排。

138.一般来说,处于中宫位置的笔画应紧凑,不可松散。

139.书法创作用墨以墨汁较为方便,练习则以墨锭研磨为好。×

140. “世、山”两字三竖成上合下开之势。×

141.大多数书法作品在在笔法上都有鲜明的方笔圆笔区别。

 

 

笔画细则显得轻,笔画粗则显得重。

一个字中须部分笔画取收势,部分去放势,造成对比。

字画少而重,画少而轻,上重下轻。

横和竖往往是一个字的主笔。

 

黄庭坚草书单字结构奇险,一改圆转流畅的草书笔调。(

“彭”字应左收右放。

吴昌硕认为学王羲之书法,从柳法入手是捷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