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写在执教公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后

(2018-10-30 14:28:59)
分类: 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写在执教公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后

滕州市兖矿鲁南化工厂区学校  王春静

http://s8/mw690/001AE32Zzy7oNQyp3X977&690

http://s10/mw690/001AE32Zzy7oNQznzoRc9&690

http://s11/mw690/001AE32Zzy7oNQzsf108a&690

20181030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在七年级教室执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公开课。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我们总是在课前预设得很好,课上总是难以实现,课后总是满腹遗憾!每次执教完公开课,我总是有这样强烈的感觉。这一次也不例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三单元单元提示中明确指出: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本课的设计理念有三个:一实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二实现课文与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的有效结合;三实现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意识和方法指导。依据设计理念和单元学习任务,我整个教学设计主要设置了六个板块:

一是激趣导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作家冰心在《繁星•春水》中写到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大文豪鲁迅先生的童年,一起学习他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是目标导学: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作品。2、学习默读,学会从标题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入手,感知文意,理清文脉。(重点)3、在品词赏句过程中,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在写景记事中所渗透的情感。(重点、难点)

三是预习检测,包括作家名片、名著导读、生字新词和整体感知四部分,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夯实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抓住关键语段理清文脉感知文意,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做到先学后教,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做准备。

四是精读细悟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主要以课后题及《助学》为主抓手,引导学生学习百草园的生活,围绕“乐园”这一个文眼,按照“赏一处景——听一个故事——玩一次游戏”设置三个探究问题: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2、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见课后题二)

3、请默读78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捕鸟过程的语句并标出相关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五是随堂检测当堂达标:认真完成《助学》之学习测评4——8题。

六是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朗读并背诵279自然段。

2、小作文:仿照第2段描写一处景物。(要求详见课后题四3

3、推荐阅读:《朝花夕拾》之《藤野先生》

整个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三个读写结合点:一是用“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写话;二是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表达对校园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助学》P67-6);三是用一系列动词描写你喜爱的一个游戏或活动。

 也许是高估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效果,也许是预设的内容和环节太多,也许是自己课堂引导不给力,整节课只完成了“精读细悟合作探究”的“赏一处景”部分,而且整个过程显得太急促,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展示时间。

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可能将整个设计分成两个课时来实现,第一课时主要进行预习检测和整体感知环节,第二课时精读细悟品味百草园生活,以第二课时作为公开课执教,效果肯定会更好!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生如此,课堂教学亦如此!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但我觉得遗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反思,用心弥补它,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真正的好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寻语文好课堂,我一直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