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诗词格律(二)七绝七律

标签:
文化诗词歌赋 |
分类: 诗词歌赋 |
说说诗词格律(二)七绝七律
前篇《说说诗词格律一》中所述,只是简单的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律诗的基本规律,让大家有个基本概念,是对于零基础格律诗者而言的。当我们把七绝、七律的基本规律告诉大家后,我们要由浅入深的和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是近体诗的格和律以及用韵四声等等相关知识。好了,我们言归正转,再去看看七绝和七律。
2.
我们举个例子:唐张继一首七绝
开始的时候我说是第几个字,如第一句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等等,这样对于我们都有一定的意识了,那么我们现在要把语言精炼一下。反正就是五个字的或是七个字一句而已,我就就叫它为偶数位置上的字好了。因为我们说过了五绝,其规律和七绝是一样的,只再于多了两个字,偶数位增加了一位,就有“二四六分明”。由上边诗句中我们清楚的看出这样的规律:
(2)、一联中的两句,是相对的。
如此:
月落(仄)乌啼(平)霜满(仄)天
江枫(平)渔火(仄)对愁(平)眠
(仄)(平)(仄)
(平)(仄)(平)
那么第二联呢?第二联也是相对的:
如此:
姑苏(平)城外(仄)寒山(平)寺
(平)(仄)(平)
我们接下来看看第一联的最后一句和第二联的第一句:
如此:
江枫(平)渔火(仄)对愁(平)眠
(平)(仄)(平)
由此可以明白的一件事是:它也与五绝是一样一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拿出来两个词:“相对”和“相粘”。
即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对。
那么我们看看七律,毛主席的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
这样一看,平仄的规律就很明显了
(1)每句中总是两平夹一仄或两仄夹一平,这叫相间;
(2)每联总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平,下联必为仄平仄;或上联为仄平仄,下联必为平仄平。这叫相对。
(3)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同,这叫相粘。
那么整首诗的平仄便可依次类推。
当然,所谓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不论,要避免“孤平”(一句中只有一字为平)、三连平、三连仄(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等诗病。当然,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要大体上掌握一下格律就可以了,有了好句子,出律也是可以的。偶尔一句出律可以,但每句都不合格律,只能说明作者对格律一窍不通。
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将七律的头两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七绝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五绝的格律。
这里还有平仄、用韵、对仗等等的相求,这里就不多说了,以后有时间我们再探讨。
零基础诗词格律的朋友总以为格律很复杂,其实不尽如此。其实学格律诗并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要用心,你有兴趣,你喜欢,不是太难。但,这里的知识是很多的,我们上边只是简单的说明一下律诗的基本格律。要想写好一首律诗真是不一件简单的事。接下来再以后的章节中我们要进一步的探讨。
我们还是要强调以下几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