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童话《不不园》的解读(3)

(2008-04-19 09:30:11)
标签:

文学

文学评论

儿童文学

文化

 

《不不园》作品分析

 

    1、生活真实的再现。在本作品中,幼儿的生活被描绘得真实可信,作品中的幼儿形象,不是成年人头脑中的幼儿,简直就同现实生活中的幼儿一样。这与她做过幼儿园的保育员关系很大,是她工作生活体验的再现。当然仅仅有保育员的生活体验并不一定保证创作出这样好的作品出来,这与她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是紧密相关的。关键是中川李枝子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观察,她的视角完全是从幼儿的立场出发,用幼儿的心性去与阿茂等孩子一起去淘气、吵架、幻想和冒险的。

    2、现实与幻想的关系处理得自然地融为一体。立足于幼儿心性的视角出发,作品中的描写现实与幻想便发生得自然和谐。如“捕鲸鱼”中描写了星星班的男孩子们用积木搭了一只船,给船取了一个“大象狮子号”这样漂亮的名字,船上有船长、大副和五个水手,他们决定到海里去捕鲸鱼,做了许多准备之后,他们出海了。经过激烈的搏斗,他们终于捉到一条大鲸鱼,在返航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场暴风雨。水手们在岸上接受女孩子们欢迎的花朵,阿茂还给他们拍了许多照片。鲸鱼知道幼儿园的游泳池没有大海大,就让船长帮助它解开绳子,重新游回到大海中去。

    “捕鲸鱼”其实就是描写幼儿园里玩的一场游戏。作者以一个全身心投入游戏之中的幼儿心理体验来书写的。如果有别于此,在描写时只会以超然物外的视角去写。就是说总是以观察者的角度去描写,只能对场景进行直描。而作者因为“投入”这场游戏之中,不再以成人超然物外的视角去写作,使读者阅读时不再感到这是一场游戏,而是真正发生的事情!如文中在描写鲸鱼被取上后生气地从脊背上喷出一大股海水,将水手们的衣服都弄湿了,他们就用毯子顶在头上。又如他们在返航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细长的陆地等等。从客观上来讲,以成人视角去写,可以写得很现实,但却失去了童趣、童真!而作者以幼儿视角去描写,准确把握住幼儿把幻想混同于现实的自我中心的这一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幼儿一旦投入游戏就不再有游戏的意识,而是认为游戏中的一切就是真实的!那种以成人视角去写游戏,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体验,只能违背幼儿的心理真实。

    幻想与现实的“无界”性是《不不园》的高超之处。通读《不不园》全篇,感觉到现实与幻想是自然地融为一体的。现实情景与幻想情景有机交融、真假难辨,荒诞美的审美效应,恰恰适应了幼儿审美中任意结合的思维方式。在研究和分析童话作品时,我们经常要分析作品中的幻想“通道”和幻想与现实的出入口。但在这个作品中我们却不好人为地对现实与幻想进行“分界”。这也显现作者的写作技法上与众不同,由于她对幼儿心理有准确到位的把握,幼儿在现实与幻想空间之间是来去自由的,无须跨越某个“通道”的,虽然成年人很清查地感觉到这个捕鲸鱼的事只是一个幻想,是游戏,但对幼儿来说却是真实的。即在幼儿的心里那是真的!

    3、创作视角解析。幼儿文学作品的读者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作品的立足点、视角只能从幼儿的心性出发。脱离这一前提的作品是无法赢得幼儿读者的喜欢的。在《不不园》中,作品中的主人公阿茂是幼儿,与作品的读者对象是同龄人,有“亲缘性”,主人公与孩子们“零距离”。更容易同幼儿“共鸣”。幼儿时期的孩子在阅读时,或者在听大人讲故事时,他们往往会把自己与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等同起来,在心理上,故事中的人物经历不知不觉地就变成幼儿自己的经历了。如果成人化视角去写作,必然会影响甚至阻断孩子在阅读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幻想,不能进入同化的阅读境界,从而失去作品的真实性。而中川李枝子以阿茂的幻化之身投入其中,小读者“身临其境”使作品具有了高度的幼儿心理真实,实现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在作品“大狼”中的大狼即使在肚子饿得发慌时也不吃脏孩子,怕吃了肚子疼,这一童话角度的选择和作品构思是多么的新鲜别致。在对大狼的描写上,如大狼他慌慌张张、跑来跑去,又是拿肥皂刷子,又是提水,顾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这个大狼完全被作了幼儿化处理了,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4、作品中的教育性问题。《不不园》中的故事是幼儿现实生活的虚幻化,是用幻想拟写真实的生活。作品中的教育元素还不少,如通过故事教育幼儿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要勇敢、讲究卫生等等。教育性是任何一个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具有的,是不可彻底回避的,关键要处理得得当,教育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是在不破坏孩子快乐的心境下进行。在“稚子”和“不不园”的故事中就流露出教训的意味,中川李枝子塑造的主人公阿茂喜欢淘气、富有冒险精神,他自由奔放,乐天幽默,充满活力的形象还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的。作品不是机械生硬地加入这些内容的,而是在幼儿们十分愿意接受的童趣、奇趣和新鲜别致的儿童游戏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其中的,将教育揉进一个个毫无说教意味的小故事之中,阿茂每次对自己的缺点、错误的认识都非成人批评的结果,而是生活改变了他。这样作品中的教育作用也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起到应有的作用。无论在“心理”方面,还是“行为”方面,幼儿在阅读或听大人讲述后都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这就是《不不园》这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在教育上的价值。

    而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中的快乐元素正被“正规”教育所挤压,成人思维强加在其中的因素是主要的,一些幼儿园将“小学教育”提前化,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科班了。许多有识人士在呼吁:将快乐还给幼儿!只是这样的声音还很微弱。所以《不不园》这样的优秀作品的推广阅读,至今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受到很高的评价,的确是因为其独具的魅力令人折服的。与其他日本童话相比,在幽默和童趣方面是具有开拓性的,是日本童话最具世界性的部分。《不不园》作为低幼童话的东方典范是名副其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