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单位请假到现场看球的,假由是长了痔疮…
伴着冷风呼啸而至的冰雨和枯黄的草皮使这场“东北德比”更具北方特色,在赛前,我一直认为这场比赛拿到三分是顺理成章的,可我猜中了结果却并没有对过程做充分的估量。
整个上半场呈现出的态势,竟然让我对这支熟悉的队伍,这个熟悉的主场产生了一种陌生感。无论场面,或是早早便响起的“下课”声,都与记忆中的主场完全不一样。这种感觉是极其突兀的。
从乙级到超级的漫长时间,已经让这支球队形成了一套最为成型且成熟的打法,如果说殷指是奠基人,那么陈金刚则继承了殷指的衣钵,加以深刻洞悉并且发扬光大,而高洪波则对这些进行了一次执拗的乾坤大挪移…
这样一群被殷指一手带起的孩子,摆脱了青涩与慌乱,又经过陈金刚的指引与雕琢,已经懂得怎样才能用熟悉的方式最快达到高潮。而在高指导到来后,他要求这帮孩子要换一种姿势,于是在上半场,我们看到了一种无论队员、球迷都感到极其别扭的形态。
小杜在左路禁区角附近原本是一条可以欢快游弋,翻江倒海的鱼,不过在这场比赛中的上半场,他的位置靠向了中路。小杜在前,甘做绿叶的笑非在后,这原本是亚泰最为合理的左路组合,而在小杜靠向中路后,攻守兼备的笑非却成为了上半场进攻的最大亮点,或许高指是想把小杜这张好牌打造成“前场自由人”,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的能量。
亚泰的进攻体系原本是有纵身和立体式的,于是在以往的比赛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具有渗透性的传球和轮番的阶梯式攻击波。这会源源不绝地给对手施加压力。但在高指指挥的上半场,亚泰的进攻模式给人的感觉是平面的,即边路起球+45度斜吊,中路摆渡再后排插上,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辽宁队可以通过一次次模板式的简单反击构成威胁并收获成果。
下半场高指的换人是极具新意的,埃尔维斯上,王栋下,埃大半时间出现在了右边路,埃在边路的灵感和效应是这场比赛中的一大发现。此时小杜仍在中路,只是位置更加靠前,于是我们看到他“前场自由人”潜力的爆发,从左路、中路、到右路,更大的空间让他纵情发挥,笑非也扮演回了他更适应的角色,扳平比分的进球小杜在中路连过数人吊射得手。反超的第二球小杜同样在中路助攻埃插上得手。
格里菲斯正如我赛前预料的那样爆发了,进球后的他是那样的张狂,我一点也不恨他,这个灵活的大家伙真让我感到惋惜,辽宁队中场的支援很少但是一个进球一个过掉所有人后的轻推门柱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相比之下新签的外援18号彼得洛维奇有点相形见绌!彼得洛维奇意外的获得了首发的位置,但他的表现给人一种仍然处于试训状态的感觉,跑起来有点颠颠的他害怕失误,不敢突破,仅有几次的拿球更多的是蜻蜓点水可有可无的过度!他的到来让王栋的位置很尴尬,我现在最怕见到彼得洛维奇难堪大任,王栋在新位置逐渐迷失的情况,这样鸡飞蛋打,得不偿失!彼得洛维奇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没有马里安给人带来的惊艳,没有伊利耶给人带来的折服,没有萨比奇给人带来的安心……也许他需要时间,至少这不是俱乐部斟酌良久才签下的外援应该有的表现!
这场比赛的两大胜因一是小杜的爆发二是高洪波习惯性的自我颠覆!和厦门的比赛极其相似高洪波总是在下半场才否定自己开始变阵!重压之下的高洪波的两面性展露无疑,一方面他既想坚定自己的442又不得不在效果不佳战绩狼狈的情况下向其他阵型妥协,高洪波需要再勇敢一点,下半场的亚泰至少恢复了以前的五成功力,进攻显的很流畅,杜震宇一个人就盘活了前场,而且这样的阵型艾尔维斯更适合留在场上!给高指导一计锦囊:在上半场保证0:0或只落后一球的情况下,可以玩你的442,但在下半场请变回我们的361!!
止住连败颓势,高洪波完成了自我救赎,四月甜蜜赛程开了一个好头!中超现在已进入诸侯混战,一超多霸的时代,亚泰与榜眼也仅仅相差一分而已,我们落后的不远,我们醒的不算太迟!
比赛赢了,风住了,雪停了,亚泰的春天也该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