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伯高墓

(2012-03-09 09:21:13)
标签:

杂谈

 

 

   冒着毛毛细雨,我和毛激流寻寻觅觅找到了位于零陵商业城西北司马塘北面山坡上民居中间的的龙伯高墓。
   龙伯高墓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荒凉。墓上方有“四川犍为龙氏族务理事会祭祖仪式”的字样,多少显得有些无奈与哀戚。仿佛被北面四层新建高楼所压,墓,封土已不多,几乎看不出坟堆的样子,而两块墓碑,一块已坼,碑身风化、斑驳,隐约还能辨认碑上文字:“判永州事零陵钱塘杨继时顿首”,此碑立于明朝万历年间,碑高1.9米,宽0.8米;另一块立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有“永州府儒学浏阳刘源淏后裔田重立”字样,碑高1.7米,宽0.6米。两碑文均为楷书。
   墓前,是一座房子的基础,看得出是改建未遂的。基础旁边,有政府立的文物保护碑,碑后是龙伯高的简介。
   据有关资料记载,龙伯高是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共同先祖,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有褒扬。公元88年龙伯高卒葬零陵西门司马塘。历代屡有修缮损毁。清同治十二年(1873)曾重建龙氏祠,附近还有龙伯高纪念祠和塑像。民国年间,龙墓开始走向破落,范围不断被蚕食。1949年,龙氏祠被拆毁。“文革”时,龙墓未能幸免,进一步遭到破坏,封土堆一半被附近居民围墙圈围,另一半成了菜园,墓前4米也建起了民房,再后来建设新村,龙伯高墓隐身于民居之间,仅留狭小入口,再后来,仅存的墓冢也被民居压住。
   我和毛激流询问的时候,一位女士还喋喋不休地说此墓影响了他亲戚的建房,现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不能让活人为死人让路。
   据说,造成龙伯高墓现状有很多原因,尤其是墓后那栋四层楼房,是合法建筑,文物部门也没办法。我觉得,凡事都可以协商解决。龙伯高后裔遍及全国各地,数以万计,如果他们愿意出钱,由零陵区政府出面协调,应该不难,无非多花几个钱而已,但务必要理性、友好解决。
   龙伯高墓是目前永州已知的最早古墓,应该大力保护,最好开发成旅游景点。我建议在墓前建设一个小亭,把封土垒高,把两块古碑安置好,坟堆两侧种植一些柏树,可以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的好场所。

  在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今日,彰显伯高风范,保护名人墓葬遗迹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http://s1/middle/56e0143etbac5386de4b0&690

http://s10/middle/56e0143etbac539e4f9e9&690

http://s10/middle/56e0143etbac53b785839&690

http://s11/middle/56e0143et7913b94544aa&690

http://s12/middle/56e0143etbac53e1f932b&690

http://s4/middle/56e0143etbac53f739eb3&690

http://s13/middle/56e0143etbac5404c731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鸟窝行动
后一篇:潇湘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