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后记
(2025-07-18 15:39:00)分类: 有关徐维 |
后 记
曾几何时,我听过一场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中,这位优秀教师讲到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刻,踏实他到教室开班会,于忘记了自己三岁的孩子还在澡盆里洗澡,等到他回去的时候孩子已经在澡盆里睡着了。
听这场报告的时候,我为这位老师捏了一把汗,假如孩子睡着了溺水了怎么好?又或者孩子从澡盆里爬起来胡乱按到了哪个电器触电了又如何是好?就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把一个三岁的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也是让人不放心啊。
我不知道是这位老师有意夸张,还是事实原本如此,不管怎么样,我都不认可这能够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先进事迹,而是一个惊魂未定的凶险现场。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还怎么去照顾别人的孩子呢?后来,我一直静静的观察这位老师,这位老师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般优秀和幸福,孩子高考失利,自己在教师职业生涯最后一次竞聘班主任也没有成功,英雄落幕,令人唏嘘。
每每想到这个老师,我的内心就隐隐作痛,也给我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教师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教师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从我2004年开始教书,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一方面努力的追求个人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小心的经营家庭、教育子女。20多年来,应该说我取得了一些成效,成为了一名一般意义上的名师,还意外的因为招考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回首走过的路,我有三点很深的体会。
一是,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立体的、完整的人,不仅要工作,还要经营好家庭,教育好子女。
二是,即便是工作,也不能仅仅关注考试成绩,还要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学生的情感,要教育、教学、教研同步推进。
三是,行政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教师没有必要把行政人员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
或许这些认识是来源于实践接近于事物本质,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加上我原本就有写作的习惯,2020年第二本书出版之后,我就开始筹划出版一本书,帮助老师们澄清思想认识、丰富工作方法。
我坚持每周写一篇教育教学文章,将自己一周以来好的、不好的典型做法记录下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将自己的这一周感受最深的人或事记录下来,探寻背后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不知不觉几年下来积累了200多篇,编辑书稿的时候围绕教育、教学、教研、家庭、子女这些主题来编。考虑到当前不少教师因为没有当过行政干部,对学校行政工作存在误解,就在书中单独写了一个第三篇——行政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这本书可以作为广大教师成长的指导用书,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体会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在我自己看来,如果当成有人这么和我说,我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这本书也可以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参考用书,书中提供的观点和方法都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写书的过程,在我的心中一直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老师们能够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优秀的教师也许是有限的,但是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幸福不仅来源于自身自己的获得,也来源自身的认识。在我看来,任何事情只要认识到位、方法得当,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老师要活的明白、活的通透。
写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记录的过程,是对个人言行不断反思的过程,是自己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为此,要感谢每一个能够与我有过共同经历的人,尤其是我的学生、我的同事和我的家人,是你们才有了我教育的写作的动力和教育的智慧。
徐维
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