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025-05-03 10:58:11)分类: 教育思考 |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
首先是生源,生源是第一位的。所以要高度重视招生工作,招生招得好,高中三年不需要怎么努力都能够获得成功。
在生源一定的情况下,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人,要把握好关键人群。
一是年级部长。这是重中之中。年级部长就是一线的指挥员、战斗员。他是听得见炮声的人,也是开炮的人。如果年级部长选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二是班主任。开多少会、搞多少活动,还不如换一个班主任,班主任一换,班级面貌马上焕然一新。当然,十个指头有长短,班主任不可能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绝对不能有特别差的,尤其到高三,如果有一个班成绩长期靠后,那其他班就没有压力了,整体节奏就会放慢。
三是骨干教师。各个学科最好都要有那么一两个发狠的老师,带走大家或者说逼着大家搞,一起印卷子,一起上自习。
四是优等生。优等生需要单独分层教学,放在一起教会影响高度。
五是临界生。临界生需要抓,但是和优等生抓不一样,临界生主要还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优等生主要是引领、竞争。
除了关键人群,就是抓好关键环节。
一是考试。考前、考中、考后都要做精做细,确保考试的有效性。考前要提前告知范围,以便组织复习备考,考中要防止作弊,考后要总结表彰, 要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的会议。
二是进度。要确保安庆二模之前完成一轮复习。
三是活动。要有活动,要有听课、教学视导、教研会、召开家长会、请优等生吃饭、专家报告等等,这些活动大的作用没有,能增加多少学生达线是个未知数,但是没有活动会达线人数会下降,师生感觉没有压力、活力。
最后要做好保障工作。
老师的钱要及时发,老师的诉求要及时回应,老师的建议要及时采纳……千万不要和老师对着干。
千万不要以为抓教学就是要搞活动、搞创新,实际上守正比创新更重要。千万不要以为抓教学就是要大量占用时间,压缩假期,实际上关键在于有效时间的利用。也不要以为没有好生源就无法出好成绩,实际上老百姓是很清楚的,只要取得了同等生源的比较优势大家也就认可了。
真正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是老师,是一节又一节课、一次又一次的作业、一回又一回的辅导,而不是领导的讲话、开的会,如果说这些有用,也是这些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归根结底还是要老师。
教师管理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特殊性,要激励老师想把书教好,想出成绩。
归根结底,要团结教师、抓好落实、做好自己。(20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