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平时积累
(2024-07-12 21:54:07)分类: 有关徐维 |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过程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
轰轰烈烈的安庆市第二届“三名工程”人员评选工作随着名单的公示已经缓缓落下大幕,我参评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得成功。回顾整个参评过程,越是接近目标越是紧张,这其中的心路历程只有自己知道,现记下来以存档。
一、参评过程,
整个参评经历了县市两级评选,集中在5月份和7月份。
5月10日(周五),当天下午接到潜山市教育局文件《关于推荐人员参加安庆市第二届“三名工程”人员评选的通知》(潜教人〔2024〕71号)。根据文件,安庆市分配给潜山市的推荐指标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指标3人、学科带头人指标12人,名班主任10人,名校长2人,以上均按照1:1.2推荐,也就是说到市里还要刷掉20%。骨干教师50人,是等额推荐,报到市里就批。
根据文件,潜山市教育局分配给潜山二中的指标是:安庆市骨干教师2人、安庆市名班主任候选人1人、安庆市学科带头人候选人1人,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庆市名校长不限。
我作为分管教学的校长,当即拟了一个通知,连同文件,一起发给教科室主任,请她阅处。通知的内容是这样的:
通知:安庆市第二届“三名工程”人员评选工作已经启动,潜山市教育局分配我校指标4人,分别是:安庆市骨干教师2人、安庆市名班主任候选人1人、安庆市学科带头人候选人1人。请符合条件的老师在下周二以前将相应类别的申报表格填好交教科室。(注:如果申报人数多于指标数,学校将组织评审,择优上报。)
下午快六点的时候,朱校长打电话问我评选的事情是怎么安排了,我将通知读给校长听,校长表示认可,同意按此办理。
5月11日(周六),这一天是五一放假以后的调班,属于正常上班。教科室主任在阅读文件以后,将我拟的通知发到了教师群以及教研组长群,请老师们踊跃报名。当天上午,我自己填好学科带头人申报表交到教科室,准备申报安庆市学科带头人。
我申报学科带头人是为了搞特级,我虽然已经是安庆市学科带头人,但是特级教师申报条件明确要求是任现职以来(也就是任高级教师以来)的学科带头人,而我的高级教师是今年元月份才聘的。说直白一点,我想要评特级教师,就必须要评学科带头人。
因为学科带头人需要安庆市骨干教师作为基础条件,潜山二中现有的骨干教师很少,我以为学科带头人没有人报。没有想到,下午教科室向我报告,说学科带头人有一个老师也报了,但是她随即说了一句话,她说申报的这个老师条件比我差,是不是不让这个老师报。
我当即表示,让老师先报,校长不能和老师争。教科室主任反复说,我的条件好,应该报我。无奈,我给教科室主任发了一条信息:请你认真把X老师的材料看看,如果她符合条件,就让她报。她也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不能打击老师的积极性。
5月12日(周日),我仔细阅读文件,文件上说150人以上学校学科带头人可以报两人,我在想,我们潜山二中有140人,是不是可以申请报两个,这样想着想着,忽然心情又变得美好起来。
5月13日(周一),这一天到新安中学参加共进联盟同课异构活动,同去的还有教科室主任。期间,我们对参评情况做了梳理,学科带头人连我一起申报的是两个人,骨干教师申报了6个人。其他的比如名班主任、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都没有人申报。根据材料,我们做了初步安排:学科带头人让老师申报,我自己去争取,能行就行,实在不行就算了。骨干教师有三个人条件弱一点,沟通以后不报。一个人材料相当,了解到其就是为了评职称,建议转报先进教研个人,后来也评上了。既公平,也还和谐。
由于初步安排没有经过校长同意,不能公开,老师们都不知道。当天晚上,申报学科带头人的老师和我打电话,意思也很明确,希望让她申报。我说明了我们的安排,并且发周六下午发给教科室主任的信息截屏发给了她。她很高兴。
5月14日(周二),向朱校长汇报了我们评选的初步安排。朱校长很关心我个人的情况,我明确表示不和老师争,希望自己去争取一个学科带头人指标。朱校长表示支持。后我和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联系,他也表示支持,我的内心稍微平静,同时开始准备材料。
5月15日(周三),教育局分管人事的领导来校,我向他提出了我们学校多报一个学科带头人的想法。领导说的也很实在,说有这方面要求的学校很多,如果要突破,恐怕就不是一个两个。后来这个领导实在说不过,就撂下了一句话:“看别的学校再说。”
5月16日(周四),经过了一夜的辗转反侧,第二天我在送孩子回来的途中,问了野中、潜中等学校申报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得到的回复都是一个,我意识到不能突破指标报学科带头人了。即使教育局接受了我的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也会被刷掉。当即,我决定申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求学科带头人才能报,实际上大多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报。指标也少,全市报30个人,最终选25人,实际上最后只评了22个。我虽然是学科带头人,基本条件符合,然而在特级、正高中,我算差的,能评上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没有办法,为了评特级,我也只能拼一拼了。当即,开始调换表格,申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5月17日(周五),是报送材料的日子。材料是上午11点多送去的,交材料的时候我发现名师工作室只有我一个人报了,还是很高兴的。下午我问人事科相关同志,得知高中组只有我一个,我更加高兴了。没有想到晚上汇总的时候一共是6个人申报,高中组两个人,另一个是特级教师。一下子,我又感到希望渺茫。
5月25日(周六),已经是交材料之后的一个星期,教育局通知考核,学科带头人、名班主任需要业务考核,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不需要业务考核,只需要看材料。我很担心自己过不了,原因很简单,以往都是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1人。我们这一次申报名师工作室的高中组有2人,另一个是特级教师,如果和特级教师比,我肯定不行。
这一天,我都很紧张,尤其到了下午,我预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发信息问人事科相关同志,说应该行,等公示。
5月27日(周一),潜山教育局发布公示,我通过县级评审,至此,告一段落。
中考之后就开始关注安庆市教体局网站,因为上一届没有业务考核,直接公示的。但是实际上,这一届有考核,并且更严,刷的人更多。市里完成评选时在7月份。
7月2日(周二),下午6点多,接到教育局《关于开展安庆市第二届“三名工程”人员业务考核的预通知》,说7月6日(周六)举行业务考核,外地教师要及时回来,至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不要考核未说。
晚上9点多,又补充通知。除了骨干教师之外,参加其他三名类型评选的老师,都要到市里来参加业务考核,具体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通知明确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考核,但是没有说考核什么。
7月3日(周三),因为没有明确怎么考核,是上课,还是演讲、还是答辩不知道,我开始以为最大的可能是演讲或者答辩,因为名师主持人包含的学段、学科太多了。为此,还和另一位名师主持人候选人做了交流。我们甚至猜了演讲的题目——假如我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并且做了准备。
晚上九点多,接到《关于安庆市第二届“三名工程”人员业务考核的通知》。明确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业务考核是上课,无生上课,半小时备课,15分钟上课,物理上课内容是必修1。
7月4日(周四),我按照必修1教材做准备,必修1一共是19节,我的想法是把这19节课都备一下,实际上太忙了,当天晚上还参加了一个高三学生座谈会,第二天到岳西参加会议。
7月5日(周五),到岳西汤池中学参加共进联盟年会,为了争取时间,上午9:00才出发,此前还是备课。没有想到的是野寨的高速路封了。我们上午11点多才到岳西,回来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简单吃完晚饭以后,晚上赶到到住宿。晚上八点多到安庆安庆皖源大酒店的,还办了两件事:一是到吴飞拉面吃了一碗面,原来读书时候经常去吃,后来和妻子到安庆也去吃,这两年因为生小孩子没有去,也算是怀旧。二是到安师院老校区看了看,看到十点多教学楼还是灯火通明,深感现在大学之卷。
7月6日(周六),早上五点起床,再一次做梳理。六点半退房,然后打的到考核地点,安庆十一中。一下车,就遇到了安庆一中的教务主任朱晨兵,在他指引下,在附近吃了早点,一碗稀饭,两个烧麦。也确实没有胃口吃更多了。
根据考场示意图,交了手机以后,7:00以前赶到安庆十一中教学楼2楼,集中抽签,我抽的签是15号。接下来就是到教学楼旁边一栋楼的报告厅等。
上午十点多,我被引导到备课室,这时候才知道课题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经过半小时备课,11:15我离开备课室。没有想到的是,中间安排中餐,一直到中午12:55才上课,1:10结束。总体感觉很好,从问题出发,到问题结束。
上课结束是一点多,我回到酒店取车、开票,然后去了大姑家和五叔家。今年过年没有去,父亲3月份去世以后也还有很多话要和他们说,言谈之中,他们充满了不舍。我心想,如果我能够评上,最终成为特级教师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缅怀。
7月7日、8日、9日(周日、周一、周二),是漫长的等待。各种打听与猜测。
7月10日(周三),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公示,我是五点多在家里上网发现的。当即转发给金结林、郭亚琴、葛满玲。晚,朱校长在工作总结中做了说明,表示不容易。再晚一点,潜山物理群大量发信息表示恭喜,一举成名天下知。
二、参评体会
1、选择了就不能后悔,选择了就要坚持。从开始知道要考核时候的紧张、猜测、打探小心,到后来安心的准备,再到上课时的从容,再到上课以后的忐忑与焦虑,最后指导结果以后的释然。这其中的心路历程只有自己能够体会,为了梦想而追求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越是接近目标就越是紧张,人生只有经历这样的守望才能够变得丰盈起来。
2、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名师工作室评选的条件比较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荣誉,也就是业绩;二是教研。我有几个硬件一般人难以达到,一是我主持省级课题并以优秀结题,二是我出了书,三是有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是近五年发表文章17篇。
3、无生上课要关注导入和板书。不能上得太专业,因为评委当中不一定都是物理专业的,要力求生活化。就像我们教学要因材施教一样。我上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拉单杠是双手并拢上去还还是分开一定角度好,然后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最后回到上课的问题,拉单杠是双手并拢上去还还是分开一定角度好。整节课设计浑然天成,一气呵成。期间,我还做了一个小实验,先从一只手拿凳子,再用两只手,得出合力分力,并且以教师日光灯两根线吊起和一根线吊起进一步分析。生活气息强烈,容易赢得评委的高分。
三、致谢与展望
应该说我是幸运的,在42岁能够评上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接下来我就是朝特级教师努力了。某种程度上说,这次评上,我就已经完成了特级教师的关键条件,评特级就是时间的问题了,人生的道路就更加清晰了。
评选我首先要感谢安庆市教体局、潜山市教育局,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没有公正的评选,以我的处事方式,我是评不上的。
评选我要感谢朱校长。如果不是朱校长的鼓励,我是不会报的。朱校长明确的说,搞特级比当校长好。
评选我要感谢杨宏生科长。杨宏生科长是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我要报学科带头人的时候他说支持,我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还是说支持。给了我精神上的力量。
评选我要感谢我的女儿。女儿在读初二,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执着于特级教师,就是图其致远犯其至难,希望为女儿做一个榜样。
评选我还要感谢我已去的父亲。父亲今年农历二月初十因为肺癌去世,每每我想到放弃的时候,我想到父亲就会坚持下来。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要给父亲以惊喜,觉得这个儿子没有白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下来,我将以特级教师为目标,教好书、育好人,努力成为一名能够影响一方的教育家。(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