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述职报告

(2024-01-25 15:55:56)
分类: 有关徐维

 

潜山二中 徐维

 

本人徐维,男,汉族,19824月出生,安徽潜山人,中共党员,中学物理高级教师。20228月担任潜山二中副校长,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分工情况

我是2022830日到潜山二中报到,由于潜山二中原副校长朱春生同志20231调到黄铺中学任校长,我的工作分工发生了变化。具体情况是:

20228月—20231月,分管办公室、信息处,协管教科室、总务处、高三年级部。

20231月至今,分管教务处、教科室、办公室、高一年级部现在是高二年级部)。

一年来,我一直在教学一线,20232024学年度担任高二一文一理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现在担任一个高三理班物理教学。

期间,受组织指派,于2022113日到124日在潜山市委党校参加第十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根据工作分工,我这一年多来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三个处室的五个方面工作。三个处室分别是教务处、教科室、办公室。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培养、教研活动、年级部改革以及牵头出台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从结果来看,所有工作均有所突破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

1、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一直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头等大事,在上下班的路上都在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只要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的,我都不遗余力的去做,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发扬斗争精神,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适合二中实际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路径。

一是改变了高考指标的测算方式以前各个班级高考指标分配按照2019年的指标为基准,这个指标已经实行了2020202120222023四年,现在已经不符合实际,尤其是一本招生数大幅上升。现在改为以近三年学校高考情况作为指标测算依据。

改变了作息时间表。以前的作息表老师诟病较多,下午要么上课太早,最早的130上课,要么下课太迟,最迟的5:55下课。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时间太少,没有时间限时训练。现在将每节课45分钟改成40分钟,一天8节课,就多出了40分钟,学生中午可以搞限时训练

改变了加班表。以前的加班表加11节课,周六是8节课,周日是3节课,加班表按照学科数的比例来排,语文数学最多,其他学科要少一点,信息技术也有,有点当成福利的味道。现在周末加班表排12节,周六8节课,周日上午4节课,全部排高考学科。

四是加强考试管理。我们丰富了成绩分析的内容,以前的成绩分析比较笼统,没有明确标注各班达线人数,现在加上一个栏目,汇总各班级一本、二本的达线人数,一目了然。此外,我们还设置考作弊举报箱对于举报我们分成三种情况处理,情节较轻的,班主任处理,写检查存档;情节严重的,教务处做零分处理;情节恶劣的,学校给予处分。所有的被举报的学生,我们都召开了被举报学生座谈会,说明设置举报箱的意义,强调以后不能作弊,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批的作用。

五是优化课堂教学。要求老师上课开展三个一:提问一个学生、找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面批一个学生。为了推动此项工作,要求包办行政人员推门听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将情况反馈给老师,让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情,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加强临界生教育。在高三下学期开设了两个类别的三个培优班。除了常规的一文一理两个针对临界生的培优班,今年增设一个小型培优班,其实就是拔尖班,力争在高分上有所突破。

六是开展励志教育。每次月考以后都搞光荣榜,我们还以校长名义邀请考试成绩前60名的学生在食堂吃饭。安庆二模考试之前,搞倒计时牌,拉横幅,造声势;安庆市示范中学联考以后,组织学生到天柱山拉练,高考之前召开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其中成人仪式是首次举办。

七是加强自身建设。自己编印了《教学工作周报》,及时总结本周工作,布置下周工作,形成了教学教研的良好沟通机制,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高考潜山二中一本达线78人,较去年一本达线40人翻了一番;二本达线258人,较去年220人增加了38人,是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2、教研工作有声有色

我本人是安徽省首届江淮好班主任、安庆市第四届学科带头人,出版专著2本,发表文章90多篇,主持省市级课题4项,是教研专家。因此,我将“示范引领、全面提升”作为教研工作思路。

一是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年多来,我本人作为主持人申报了1项市级课题并获准立项、成功开题;在CN刊号发表文章4篇,其中国家级期刊1篇。组织组织教师申报市级课题1项,发表文章12篇,获奖论文10篇,均是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其中课题加分为潜山二中2022年度教育系统目标考核第一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是创办知行讲堂引领教师成长。“知行讲堂”是教师培养的一个创新举措,通过不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教育专家、优秀校友等来讲堂开展讲学、交流、报告等活动,从而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以“知行讲堂”为名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点在知行楼,二是希望老师们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创办以来,举办8期,极大的开阔了教师视野、提升了教师素养。

三是构建教师培养体系。建了以青蓝工程、成长工程、名师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培养体系。青蓝工程是培养年青教师。成长工程是培养骨干教师的。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安庆市培养“名教师、名班主任、 名校长”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通过指路子、搭台子,给教师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为教师职称晋升、市级名师评选提供方便,为评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做好准备。主要内容包括:支持教师申报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支持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优质课比赛和业务竞赛,支持教师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支持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出版专著,支持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名师工程师以培养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市级学科带头人、省教坛新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省市级名师目标的。以名师评选为契机,以业绩提升为突破,以教研考核为抓手,紧扣名师评选所需的教学能力、荣誉表彰、论文课题等关键指标,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同行赞许、享有盛誉”的省市级名师。青蓝工程、成长工程、名师工程都有结构化的考量,互相之间构成贯通性的联系,引导并且推动教师“人往高处走”。

一年多来,培养安庆市教坛新星2名、潜山市教坛新星13名,潜山市学科带头人3名、潜山市骨干教师3人,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比赛等级奖以上教师10名,其中市级一等奖以上4人,4位教师在安庆市教研活动交流。

四是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各个学校都很重视,都有青蓝工程,都举办中青年教师解题大赛、业务竞赛,与其他学校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潜山二中的青蓝工程注重考核,我组织制定了《潜山二中青蓝工程考核实施细则》,并坚定不移的实施考核2023首次实行了青蓝工程考核并评选出4位老师授予“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在教师节期间予以表彰在教师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3、行政管理锐意改革

一是主导完成了年级部改革工作。今年我主导推进年级部改革,对原有年级部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我看来,级部改进是从管理上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最有效的方法,我是怀着一颗希望、向上的心在做这件事。从初期调研、研讨、起草方案、修改方案、出台文件、确定年级部人选、发文、签订目标责任书,再到后期年级部成立以后的人事协调、关系理清,每一件事我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做好,为二中发展增添一份力。2023年秋季学期新的年级部开始工作,从结果来看,年级部极大的激发了管理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主导出台了潜山二中“十四五”规划。规划引领发展,一所学校的发展不能没有规划,虽然十四五从2021年已经开始,但是不妨碍我们确定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利用两个月时间,经过调研、论证,完成了潜山二中十四五规划的起草,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当前,潜山二中正在以十四五规划为统领,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担任潜山二中副校长以来,时常在警醒自己,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尤其是潜山二中,在我认为潜山二中没有享受与自身向匹配的荣耀,迫切需要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一直很努力,企图有所作为,唯恐辜负了领导、辜负了自己、也害了学校。也许成效不一定是最好的,也许方法不一定是最得当的,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一直很努力,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影响学校发展,时刻以工作为先,以学校利益为重,希望潜山二中越来越好,希望城区的一些高分学生能够留在二中,我相信,只要二中发展好了,城区高分的学生就不好舍近求远到乡镇高中读书。

应该说,这一年多来我很努力,成效也很明显。但是也很辛苦,过得很累,但是想到自己的努力对于学校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感到自己的付出也值得。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是斗争精神不够。

如果说我工作的前20年需要思考如何当好一名教师,那么我接下来的20年需要思考并践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当一名好校长。作为教师我已经有20年教龄了,作为校长还是从零开始,需要学习的还很多。经过一年的校长岗位锻炼形成了两点基本认识:一是,坚持工作为先,我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句话:工作是最好的表现。后来在教工大会上的表态发言也是围绕工作来的,做一个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人。二是先做人、后做事,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接下来,我将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奋力开创潜山二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