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学生谈话的“721”法则

(2021-03-13 10:07:45)
分类: 教育思考

与学生谈话的“721”法则

徐维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246309

与学生谈话的“721”法则

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一段段视频,介绍的是谈单的“721”法则,说的是如何谈成一笔生意。所谓7是指谈单的70%时间用来聊生活、聊工作,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客户;所谓2是指谈单的20%时间用来谈方案、谈案例,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展示案例;所谓1是指10%的时间用来答疑解惑,以消除顾客的顾虑以及抗拒。

看到这个法则的时候,我瞬间就在我心中引起了共鸣,继而保存下来。“721”法则虽然是针对谈单的,但是我觉得对于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同意凑效。

我们有的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效果不佳,在于没有把握好谈话的节奏,开场过于直白。一见面就直奔主题,有的班主任一见面就责问学生“你这次为什么考得这么差”,还有的反问学生“你知道我找你什么事吗?”,更有的见面就一顿霹雳巴拉的教训。这样的开场白,还有哪个学生愿意和你说呢?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希望这场谈话早点结束,至于谈话效果那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有的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效果不佳,在于没有把握好谈话的内容,内容过于集中。谈话死死瞄准主题,就事论事。有的班主任总是纠缠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什么这么差,不断的去揭学生的伤疤。其实,考不好,学生是知道的,学生的伤心程度并不亚于老师。如果老师老师讲,反而给学生一种错觉:“你老师找我提升成绩,是不是为我着想?可能是为你自己的名誉吧?”

我们有的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效果不佳,在于没有把握好谈话的主体,自己谈的过多。谈话没有考虑到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如果学生不理解、不接受那再多的谈话也没有用。所以谈话必须有“谈”的互动过程,应该有答疑解惑,统一思想的过程。

想到这些,我觉得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该也有三个阶段:一是闲聊,了解学生;二是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和学生协商。应该是第一个阶段花的时间最多,占70%左右,主要是拉近和学生距离,取得学生信任;第二个阶段花的时间较少,占20%左右,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一定要花一定的时间,最少也要有10%,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己问题以及老师所给意见、建议的想法,以消除学生的顾虑和抗拒。

简单地说,与学生谈话,不是简单的训话,更不是班主任自我态度的一种恶意表达,唯一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而谈话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应该是简单的使用,需要有备而来。这其中,取得学生的信任最为关键。学生信任,嬉笑怒骂皆教育。取得学生信任,无疑需要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谈话中来。“721”法则较好的体现了这些观点,值得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借鉴和参与学生谈话的“721”法则 考。(2021/3/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