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寨中学创建文明校园主要做法

(2016-12-13 17:48:50)
标签:

野寨中学

创建文明校园的做法

分类: 公文讲话

野寨中学除《安庆市中小学文明校园评价细则》规定的内容以外,重点加强以下三项工作:

一、开展体验式品格教育。

根据当前的教育实际和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框架,以品格教育作为主要实施渠道,以知行统一为目标,在结合上做文章,将品格教育与规范学生日常言行相结合,与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与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力求教育实效。

一是,以“微行动”来落实“大德育”。为了落实品格教育,学校推出了两个微德育活动,“光盘行动”和“不留麻烦给别人”,对学生就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吃多少,打多少,打多少,吃多少,将所打的饭菜全部吃光,厉行节约,然后将餐桌打扫干净,不留麻烦给别人。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现场管理,记录各个班级光盘人数,每月统计公布,作为班级考核的一项内容。

二是,以“小书信”来完成“大交流”。 每当读到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这首诗时,令许多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游子自然而然地牵挂起自己的亲人,回味临行前亲人的嘱托所包含的深情厚意。为了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让初次离家来野中读书的学生时刻重温父母的嘱咐,在高一新生家长会上倡议家长与学生之间以书信相互交流,许多家长踊跃捐搞,从这些信的字里行间中可以体悟到家长对学生的深深关爱与期盼。于是我们将这些信件收集起来加以汇编成家教读本教材《爱的叮咛》这本书,供全体同学和家长阅读领悟——如何让家成为他们 共同成长的乐园。后又以“感恩有你,感谢有信”为主题,让学生写信给家长,学校将这些信汇集编印了家教系列读本教材之二《花之心语》。

三是,以“小卡片”来浓缩“大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的中心。《孝经》是儒家讨论孝道的一部专书,全书共有十八章。为便于诵读和记忆,野寨中学将这十八章微缩成《孝经微编》一篇,把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涵摄在了孝道当中。并制成小卡片印发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回溯到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经典之中,去寻找人生的智慧。

四是,以“小活动”来促进“大成长”。 野寨中学诞生于1943年抗日烽火之中。时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由皖鄂两省十三县知名人士发起倡议,募资而建,取“景仰忠烈”之意,始名“景忠中学”。学校办学背景具有鲜明的抗战救国特征。在开学典礼上,老师给新生讲述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76师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历史,并带领学生齐背《孝经•微编》,音韵协和,悦耳动听。全体师生庄严宣誓:抗日救亡,先烈流芳;强盛中华,我当自强;忠孝为先,品格至上;景忠成人,奋勇担当。一时间景忠园里口号声声,经久不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1、坚持和规范升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学校专门在学生会设立一个部门,取名为国旗班,负责升降国旗。除星期天和雨天外,一般每日全校集会升挂国旗。星期一、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举行标准的、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严格按照“出旗、升旗、奏、唱国歌和国旗下讲话”等程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从内容、时间、要求到主讲人都作了统筹具体的安排,除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担任主讲外,还请社会各界德高望重,热心教育的同志参与。

2、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学校坚持每周六晚利用学校闭路电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播放的影片都是学校相关部门精心挑选出来的适合高中生观看的影片,至今已经播放爱国主义影片数百部,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接受革命教育。

3、注重挖掘并展现学校历史。我校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有着独特的办学背景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时值193710月,国民党176师为抗击日寇,不远万里,出师南宁,转战苏沪皖鄂,历时六年,大小百战,歼敌数千。然而自身也损失惨重,牺牲官兵3018人。为表彰抗日将士的爱国行为,经范苑声先生提议,皖鄂两省十三县知名人士选天柱山麓野人寨修建陵墓,以慰英灵。国民党贵系政首白崇禧将军为公墓题写碑名。同时,根据护陵需要,也为培养烈士遗孤和地方优秀青年,又在陵园建校,取敬仰忠烈之义,定校名为景忠中学。六十年已往矣,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然而名山忠骨,彰尔坚贞;留存浩气,永式斯人。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来这里上入校的第一课。“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铿锵有力的誓词在墓园里久久回响。

4、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农村的学生走出大山,感受现代文明。学校利用暑假的时间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农村的孩子走出山区,走向都市,感知文明,感受时尚。去北京——“走进清华的梦想之旅,去上海——感受前沿的科技之旅,去南京——铭记历史的爱国主义之旅……

三、创建优美的物态环境

2006年兴建博物馆,内设范苑声文物馆、乌以风纪念馆、校史展示三块。学校博物馆收藏有范苑声先生生前收藏、书法作品、大批国民党要人为范苑声生前身后题字数十件,以及乌以风先生书稿、藏书等珍贵文物资料。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题写馆名;2011年修缮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恢复忠烈祠内陈设的将士牌位,举行大型祭拜仪式,祭扫仪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徽公共频道报道了整个祭扫仪式;2013年复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此举得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为纪念塔题写了“抗战英烈永垂不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题写塔名“陆军一七六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

在加强主体建筑的同时,也注重建筑文化的刻画,让掩映于山谷翠微之间的朱楼画栋都能透析出人文之美。庄重典雅的教学大楼,依山面水的建筑群落,小巧玲珑的曲拱石桥,精巧怡人的楼台亭阁,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我们在造型风格布局乃至色彩的选择上都要着意思考;点缀于校园不同区段的文化广场和各式园林小品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师生们三五成群,徜徉其间,或畅谈、或小憩……古色古香的教育设施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