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016-08-06 09:35:11)
标签:

班主任

学生观

分类: 教育思考

   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其实,真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错。

【教育案例】教室吵闹就应该骂学生吗?

晚自习,我走在教学楼走廊,忽然听见有忽高忽低的声音。循着声音,我来到了二班的教室,听清楚了声音。原来是 王老师在厉声的骂学生。

“就知道吵,一天到晚就知道吵,我们班级已经被学校通报好几次了。”王老师越骂越生气,恨不得拍桌子。整个教学楼都回荡着王老师的声音。与王老师的激动相对比的是学生的安静,学生都耷拉着头,坐在座位上。由于我是王老师班的授课教师,我就多了一份关注。以我对二班的了解,二班的学生还是很不错的。我在想,是不是王老师误会了?是不是班级刚刚考试结束或者是班干刚刚布置了什么事情,班上有些说话声。带着疑问,我就去了解了一下事件的原委。

真实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二班这段时间晚自习的确很吵,被学校政教处通报好几回了。为什么这么吵呢?学生说,王老师这段时间很少到教室,一到教室发现有学生说话,就大发雷霆。学生对此非常反感。学生认为是老师没有尽责。于是,出现了学生与老师相互埋怨的局面。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了,王老师的父亲这段时间生病住院了,我估计王老师是因为时间上耽误了所以到教室比较少,疏于管理了,所以做法也简单了一些。

仔细想来,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一有问题就去埋怨学生,首先要去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有些事情,其实是不用强调的。例如迟到,如果班主任每天都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纵然一开始有学生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慢慢的减少了。

身教言传,神教大于言传。有很多时候仅仅靠说教是不行的。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不可忽略。“我说多少遍了,还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这是不少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似乎犯了三次以上的错误就不可原谅。

实际上,有些错误更正起来难度确实比较大。以我们成年人为例,很多成年人都有戒烟的经历,但是真正成功的为数不多。往往是戒了又犯,犯了又戒,处在一种反复的戒烟当中。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学生。

有的班主任(老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认为学生不该多次犯错,就是源于他们对学生认识不足。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误,如果能够及时改正的就是好学生,如果不能及时改正的也属于正常,这时候就要体现教师的育人水平了。而不应该动辄打骂,甚至侮辱。

二、犯点小错又何妨:小错误能防大失败,小进步阻碍大成功。

【教育案例】我教女儿认鸡蛋

很少回家的我,今天一定要烧顿饭补偿一下全家。当我带着女儿进厨房准备打开冰箱的时候,母亲一下就急了。说,不要开。我一下懵了,经过一番问答,原来是因为女儿。

小女今年2岁,活泼好动的她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这其中就有她每天吃的鸡蛋。鸡蛋圆滚滚的,像个球,正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因此,每当母亲开始打开冰箱拿鸡蛋的时候,小女都踮起脚、伸出手,用她不太顺溜的语言大声喊:“蛋…蛋…蛋……”她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够玩一玩这个放在冰箱里白色小球。

每次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母亲都是连哄带骗。先是说鸡蛋不能玩,玩了就要碎;后来说鸡蛋是用来吃的,不是玩的;再后来就说,鸡蛋不是球,球在客厅里,我拿给你玩;最后实在不行就吓唬女儿,说玩鸡蛋会有人来捉小孩。自然,每次说教效果都比较差。往往是以女儿的哭闹来收场的。一次次的教训以后,母亲聪明了,从来不在女儿面前拿鸡蛋了。这样就有了前面我准备开冰箱,母亲阻拦的这一幕。

是啊,这么小的孩子一旦拿到鸡蛋,肯定当玩具来玩。其结果自然也是肯定的。但是作为从事教育的我,我很清楚,我们无论怎么说,鸡蛋不能当球玩,玩了就会破的道理孩子是不能接受的。约翰杜威说过,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简单的思考之后,我有了主意,在母亲的谴责声中,在女儿的欢呼声中,我打开了冰箱的门,让女儿自己拿了一个鸡蛋。可能是太高兴了,许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女儿用稚嫩的双手捧着鸡蛋,飞奔出去,一边跑一边喊:“蛋…蛋…蛋……”女儿这样近乎疯狂的高兴,我还是从来没有见过。可能是太高兴了,还要让大地来分享一下。女儿一不小心就摔倒了,鸡蛋和着她的泪水流了出来。我赶紧上去,我问女儿,还要鸡蛋吗?女儿点点头,要。

我将现场简单处理以后,又拿了2个鸡蛋放在茶几上让女儿玩,这次女儿要慎重一些,只是将鸡蛋来回拨弄,一下子弄弄这个,一下子弄弄那个,还不是朝我们张望,嘴里喊捉:“蛋…蛋…蛋……”那样子,全然忘记了刚才的疼痛,完全沉浸在玩鸡蛋的快乐之中,但不一会鸡蛋从茶几上滚下来,还是打碎了1个。剩下了一个,女儿就慎重多了,女儿看着我清理破碎的鸡蛋,忽然间明白了,将剩下了一个鸡蛋转移到了沙发上,在沙发上和她心爱的鸡蛋玩了很长一段时间。看着,女儿快乐的拨弄鸡蛋,我想她现在应该对鸡蛋玩了会碎的道理应该有些了解了。

我们成年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这样说起来的确有道理,但是孩子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理解我们所说的这一切。

其实,让孩子犯一些小错误未必是坏事,有时候小错误能防大失败,小进步阻碍大成功。也许,这世上还有一种成功,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两个小伙,同时从大学毕业,来到同一所学校教书。一位嘴甜腿勤,深得领导喜欢,一直顺风顺水,带完毕业班以后又带复读班,很快成为学校骨干。另一位相形见拙,能力平平,人又老实,在毕业班需要协调老师的时候,他被协调到起始年级,回到了原点。

前一位在学校得到重用,自然是快马加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干出更多了业绩。等到学校人事变动,走上了管理岗位,也算是功德圆满。后一位因为在学校受到冷落,找对象都成了问题,于是想到了出走。而最好出走的方法是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考到北京开始二次革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接下来的事情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到一二了。前一位因为没有背景,又没有赶上好时机,一直在学校中层干部的岗位上跳来跳去,以至于人到中年,有些厌世了。后一位来到北京读研,毕业后考到某国家部委,现在已经是司级干部。

人生就是这样的让人唏嘘不已。前者本来条件很好,发展也顺,但是人生境遇大不如后者。也许他会说:我如果考研,也行。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当时那种情况下,他是不会考研的,因为他还在进步,还在上升。一个人在进步、上升的时候,是很少会反思自己前进的道路,只有当自己陷入了死胡同才会回头重新选择。变道,往往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而危险,总是在高速行驶的时候。

三、学生还是孩子,孩子还在成长,成长需要过程。

1、学生是尚未成年的人。

学生之所以称为学生就是因为他还年幼、还很无知、需要教育。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成年人,不能苛求学生的完美表现,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一个从来没有玩过鸡蛋的孩子见到鸡蛋想去玩玩很正常,如果总是一味的去阻止,反而会加重他的好奇心,相反如果让他自己摔破一个鸡蛋以后,他就再也不会随便玩鸡蛋了。因此,对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的心理特征来正确对待。我们要把学生犯错误当成成长的需要。

2、学生是有潜力的人。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生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教育存在的价值之所在。倘若学生是不可以改变的,那就意味着学生是不可教育的,教育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天天在成长,日日在成熟,人人能成才,个个能成功。因为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潜力很大,我们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应当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

3、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

任何教育都要经过学生全面的过滤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强迫是不行的,单凭教师主观也是不行的,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既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这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能动性。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就是孩子。孩子还不成熟,因此要有足够的爱心,用呵护的态度对待学生。孩子还在成长,成长就会犯错误。因此要有宽容心善待学生错误,把学生犯错误作为教育的机会。孩子还在学习,学习就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把过程看成是成长的需要。孩子还在改变,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人、成才、成功。其实,任何一个有孩子的教师都可以做两个设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如果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了,那么一切问题就会豁然开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