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市级德育课题一项,欢迎各位方家指正。
(2011-07-19 11:58:36)
标签:
课题申报表德育课题教育 |
分类: 学生教育 |
立 项 申 请 书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申请人(课题负责人)
第一负责人(签名)
第二负责人(签名)
申
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 报 须 知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每个课题原则上限报1名负责人,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2人。
4、课题论证应尽量充分。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尽量明确。
5、课题所需经费原则上由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负责解决。如确有困难可酌情给予适当资助。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7、申请书按一式三份报送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课题名称 |
新时期农村示范中学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实践 |
|||||||
课 题 负 责 人 |
姓 名 |
性 别 |
年龄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务 |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
||
朱太平 |
男 |
43 |
副校长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0556—8142503 |
|||
徐 |
男 |
29 |
班主任 |
中学一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13955643223 |
|||
课 题 负 责 人 学 术 经 历 |
课题第一负责人朱太平,长期从事德育管理与研究。自1993年以来先后担任野寨中学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副校长等职务,对德育工作颇有研究,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赞誉。先后受邀到太湖朴初中学等多所学校讲学,深受听课老师好评。现参加教育部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冲突的应对》的研究。 课题第二负责人徐维,2005年开始从事教科研工作以来,先后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德育报》、《安徽基础教育》、《安徽教育论坛》、《湖南中学物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庆日报》、《安庆教育》、《数理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20篇。参加了安徽省级重点课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G04079)研究并已结题,相关成果荣获省一等奖。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 名 |
性 别 |
年 龄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务 |
工作单位 |
||
程后生 |
男 |
45 |
政教处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严 |
男 |
46 |
教科室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杨华满 |
男 |
45 |
政教处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陈青林 |
男 |
45 |
政教处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叶 |
女 |
28 |
团委书记 |
中学二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李和新 |
男 |
48 |
年级部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黄光中 |
男 |
41 |
年级部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汪和平 |
男 |
40 |
年级部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宋曰中 |
男 |
43 |
年级部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徐仁和 |
男 |
44 |
年级部副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徐金友 |
男 |
46 |
教研组长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肖宏正 |
男 |
45 |
教研组长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葛国祥 |
男 |
37 |
教研组长 |
中学一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陈三清 |
男 |
42 |
班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王杰成 |
男 |
41 |
班主任 |
中学高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储重阳 |
男 |
36 |
|
中学一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程海杰 |
男 |
37 |
|
中学一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汪 |
男 |
32 |
|
中学一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葛良善 |
男 |
28 |
|
中学二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严晓月 |
女 |
35 |
班主任助理 |
中学一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王 |
男 |
30 |
班主任助理 |
中学二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郭丽霞 |
女 |
26 |
班主任助理 |
中学二级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
|||
课 题 论 证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这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已经开始由副业向主业转变,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本课题主要针对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农村示范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实现策略。因此,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有三个: 一是,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是,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野寨中学特色的高素质德育队伍; 三是,探索新时期农村示范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规律,为类似野寨中学的农村示范中学班主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简单的说,本课题主要是为了锻炼队伍,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为同类学校班主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
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是,新时期农村示范中学班主任角色定位的研究。 二是,新时期农村示范中学班主任角色实践的探索。 具体包括: 1、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 2、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班主任如何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
课
题
论
证 |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
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古今中外有不少教育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代的有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当代的有魏书生、李镇西等。因此,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本课题不是探讨班主任工作的高端理论,而是班主任工作终端实践的操作。 本课题的关键词有三个:新时期、农村示范高中、班主任工作。课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以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出台为背景,以农村示范中学为大环境,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示范中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实现策略,力求给同类学校在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 |
|
课题组阵容强大。分管校长亲自领衔,政教处、教科室、团委鼎力协助,年级部、班主任积极参加,几乎囊括了野寨中学的所有从事德育工作的骨干教师。 课题组成员业务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①课题组主要成员24人中高级职称13人,研究生学历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教坛新星3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班主任1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1人,省级家教先进个人1人;②课题组主要成员24人中基本都有课题研究经历,大多参加了我校特级教师王敬波领衔的省级重点课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其中课题第一负责人朱太平校长现在正在参加教育部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冲突的应对》研究,汪和平老师主持了市级重点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AJKT2007-6号)已经进入结题阶段;③课题组所有成员都是德育工作者,不是从事德育管理的行政人员就是一线班主任或者班主任助理,具有较为丰富的德育管理经验。 课题研究资料充足。①校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并每年在不断丰富之中;②学校为每一位课题组成员订阅了《班主任》、《德育报》等一线期刊;③学校为每一位课题组成员购买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文集》、《做最好的班主任》、《爱心与民主》、《不能跪着教书》等近千元教育书籍,并有进一步购书计划;④为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学校为课题组成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①野寨中学历来重视德育工作,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人民教育》杂志以《为了塑造更美好的心灵》为题,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长篇报道。②野寨中学历来重视教科研,尤其是年初新的领导班子上台以来,明确提出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方针,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完全有保障。 |
研
究
计
划 |
课 题 组 分 工 情 况 |
|
朱太平:负责全面。构建课题框架,组织课题实验,宣传、推广课题成果。
徐 程后生: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宣传与推广,撰写教育论文。
严 杨华满: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宣传与推广,撰写教育论文。 陈青林: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宣传与推广,撰写教育论文。
叶 汪和平: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黄光中: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李和新: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徐仁和: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宋曰中:协助组织并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徐金友: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肖宏正: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葛国祥: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陈三清: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王杰成: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储重阳: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程海杰: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汪 葛良善: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严晓月: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王 郭丽霞:参与课题实验,撰写教育论文。 |
||
主 要 研 究 阶 段 |
阶 段 成 果 形 式 |
|
本课题拟分为三个阶段研究: 第一阶段, 2010年5月—2011年6月,准备申报阶段。 第二阶段,2011年6月—2013年2月,组织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总结推广阶段。 |
第一阶段,论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有4篇论文发表。 1、《百分之一与百分之百》发表于2010年7月6日《德育报》 2、《新时期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其实现策略》发表于《安庆教育》2010年第3期 3、《班主任如何把握与学生交往底线》发表于《安徽基础教育》2010年第4期 4、《如何实现对学生由管理向教育的转变》发表于《安徽基础教育》2011年第1期。 第二阶段,论文。 第三阶段,论文集。 |
|
最 终 完 成 时 间 |
最 终 成 果 形 式 |
|
2013年6月, 课题通过专家评估验收,顺利结题。 |
|
|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 |
||
学校全力支持该课题的研究、实验与推广,提供课题所必须的经费。 同意推荐申报市级课题。
单位盖章 2011年6月28日 |
||
县(市)、区教研室审核意见 |
||
|
||
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