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运算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中期报告
(2011-09-19 16:30:36)
标签:
教育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当前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基本概念、基本运算规则、基本方法掌握不牢固,粗心大意等不足,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所以本课题组以“高中生运算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作为本次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分析来寻找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研究意义:
本课题旨在分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运算的速度慢、运算正确率低的原因,探索能够提高高中学生数学运算速度和运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对数学运算产生兴趣,认识数学运算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及综合素质。
培养估算与模糊判断能力,合理地加强训练也就成了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指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数学运算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成份,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意味着不仅能讲行正确地运算,而且,在运算过程中能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其中,运算是指在运算律的指导下,对具体式子进行变形的演绎过程,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研究范围:中学高中数学教学
研究方向:高中生运算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主要通过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过程及作业设计中如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第一阶段:(2011年4月)
调查了解我校高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查阅有关文献,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类,确立研究主题,制定课题计划,确立课题组成员及准备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1年9月)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2、进行前期的预测工作,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及作业设计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运算的训练。
3、搜集分析学生在运算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成因和解决方法。不断总结,修改方案,总结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4、设计有效的测评试卷.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那部分数学内容容易出错.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2、完成有关论文的撰写、调查问卷等的分析小结,将成果总结、推广。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完成此项工作。
四、我们研究的现状
第一阶段:(2011年4月)
调查了解我校高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查阅有关文献,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类,确立研究主题,制定课题计划,确立课题组成员及准备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学生解答数学题时的心理活动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收集解题所需的信息;(2)对信息进行加工,获得一个答案;(3)把有关这个答案的信息保持下来
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无论是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还是《考试说明》都把它列为诸项数学能力的首位。中学数学是一门以推理、演绎为主的学科,而运算是推理、演绎的重要工具。许多解决数学问题的奇思妙想也都往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运算能力的状况是很不尽人意的。“会而不对”、“半途而废”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同学认为是“粗心”、“马虎”,无关大局,其实,在关键的高考中这样失分太可惜了.
“会根据概念、公式和法则对数、式和方程进行正确的运算和变形;能分析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并能进行近似计算.”这是《考试说明》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准确是运算的最基本的要求,正确地记忆和运用公式及法则,是运算准确的前提,是“运算能力”第一层次的要求.要使运算能合理、简捷,对公式和法则做到能正用、逆用、变用和活用,寻找捷径,迅速获得运算结果,这是“运算能力”第二层次的要求.注意运算与推理的结合,当然运算也是一种推理,这里指的是运算中考虑可能的推理,交互使用运算与推理,通过推理简化运算过程或寻找更为合理的运算程序,这是运算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1年9月)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2、进行前期的预测工作,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及作业设计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运算的训练。
3、搜集分析学生在运算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成因和解决方法。不断总结,修改方案,总结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4、设计有效的测评试卷.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那部分数学内容容易出错.
正确认识运算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关键性作用。解题策略(思路)的确定往往依赖于运算能力。多数数学问题依赖于计算,并且必须通过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我们确定了研究的主要问题
(1)高中生运算能力知识结构;
(2)高中生运算能力性别差异;
(3)高中生运算能力个体差异;
(4)高中生运算能力文理选科差异。
确定了一下研究假设
(3)高中生运算能力个体差异显著;
(4)高中生运算能力文理选科差异显著。
问卷调查的编制
我们选择高2012届理科重点班两个(1)(4),普通班两个(11),(14);文科一个重点班(8)一个普通班(10),针对不同班了解学生对数学运算能力的情况。
该五级计分等级量表参考各有关计算的文献而编
指标 |
题目 |
评价 |
||
好 |
中 |
差 |
||
训练时间与强度 |
1.你的计算速度很快 |
|
|
|
2.你想出思路后即可,不会具体解答 |
|
|
|
|
3.经常动笔计算题目 |
|
|
|
|
非智力因素 |
4.解题时经常看错题目 |
|
|
|
5.解题时经常笔误 |
|
|
|
|
6.计算很繁杂时你会坚持算到最终结果 |
|
|
|
|
7.你坚信能算出正确的结果 |
|
|
|
|
8.你认为计算很枯燥无味 |
|
|
|
|
公式记忆 |
9.你能记住一些常用数据 |
|
|
|
10.你能很快地想出计算的过程 |
|
|
|
|
11.你是通过理解来记忆公式的 |
|
|
|
|
12.你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公式的 |
|
|
|
|
13.你能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
|
|
|
14.你能记住求导公式 |
|
|
|
|
15.你能记住根式运算公式 |
|
|
|
|
16.你能记得住对数运算公式 |
|
|
|
|
17.你能记住立方差公式 |
|
|
|
|
计算方法 |
18.你会用十字相乘法 |
|
|
|
19.你会配方法解题 |
|
|
|
|
20.你会用换元法解题 |
|
|
|
|
21.你会求解方程组 |
|
|
|
|
22.你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
|
|
|
|
23.你会解分式不等式 |
|
|
|
|
数学思想 |
24.你会用整体代换思想解题 |
|
|
|
25.你会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 |
|
|
|
|
26.你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 |
|
|
|
|
27.你会用划归转化思想解题 |
|
|
|
针对调查的情况设计了相应的针对学生对数学运算能力考查得有关测试题
五、
1、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开展情况不尽人意,因我们对教材作为依托,结合历年高考试题中常出现的计算错误,对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可能不够全面,致使研究的不够全面地开展,而且活动开展尚有很大的随意性。
2、对于研究实践活动没有正确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目前我们的考核评价仍然局限于我们自己了解的范围之内,这对于研究实践的客观性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3、开展研究实践活动,我们都是一线教师,对理论的知识准备还不够,再加上学校班额过大,老师工作量比较大,负担过重,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教师明显精力不够,这使研究活动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小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是新事物,实施之路任重道远,面对课题研究的实施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并不会退缩。因为我们有学校领导正确的领导;我们有学校教科研处的大力支持;课题组的老师们致力于研究的火一般的热情。我们坚信只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团结求实的工作作风,我们会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这一块百花园中辛勤的耕耘,换得百花齐放,换来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