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人造耕地破解燃煤电厂碳中和技术难题

(2025-05-16 13:26:35)

原文链接】用人造耕地破解燃煤电厂碳中和技术难题

——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

原创 陈有鑑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5年05月16日 10:15 北京

导  

文章分析研究近40年CCS技术进展史,指出燃煤电厂碳中和的关键在于资源化利用烟气余热与CO2。通过系统研究地质时期大气CO2浓度演化规律,发现近6亿年以来地球大气CO2浓度波动变化的驱动力在于植物光合作用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强化移除大气CO2之负反馈机制(CDR)。基于此,提出资源化利用烟气“水热碳”创造“农业碳汇”的解决方案(CCAS),即师法自然CDR负反馈机制,通过人造耕地与植物工厂等气候工程手段(GE),把对气候变化“不利”的电厂烟气水分、余热、CO2等环境条件转化为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资源,把烟气CO2转化为NPP有机碳。该方案是一种既能应对气候变化又能促进经济增长且环境友好之“低成本GE技术”,亦是“新质生产力”概念的范畴。

本文引用信息

陈有鑑.用人造耕地破解燃煤电厂碳中和技术难题——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5,38(4):41-52.




章节目录

CONTENTS

1 近40年CCS技术进展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2 近40亿年大气CO2迁移转化与循环过程

3 近6亿年大气CO2浓度波动变化规律

4 探索“农业碳汇”路径资源化利用烟气CO2

5 用人造耕地破解燃煤电厂碳中和技术难题

6 守正创新有中国特色碳中和理论

7 结果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