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陆表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构建的思考
原创
沈运华
导 读
构建陆表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准确、系统地获取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基础数据,掌握区域内自然资源间的规律,是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同时也能为政府管理自然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文章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针对目前陆表自然资源观测体系的构建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统一的观测技术架构等问题,提出陆表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框架:以区域为单元开展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间耦合作用研究;构建系统调查-观测试验-预测模拟-监测评价的“四位一体”观测方法体系;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同步观测和个体-景观-区域多尺度的协同转换观测;构建包括观测站点布设、观测对象和指标体系、观测方法体系、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观测数据存储分享平台所组成的整体顶层技术架构。
收稿日期:2022-05-12;修回日期:2022-06-07
基金项目: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规划与部署项目(DD20208063);新疆典型生态系统综合全参数观测建设(2021xjkk140104)
作者简介:沈运华(1970—),男,江西省分宜县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管理研究。
本文引用信息
沈运华,张秀荣,刘晓煌,张子凡.
陆表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3,
36(2):72-8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