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摄影时尚历史艺术 |
分类: 品味风尚 |
时尚摄影,曾经只是曲高寡合的沙龙照,通过光影真实还原着设计师们的褶皱匠心,又或是极尽奢华的布景与摆拍,通过杂志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可望的上流奢华,甚至加入些视觉“幻法”让人惊呼、满足猎奇魔幻的心态。究竟何时,自由精神才真正注入时尚摄影中呢?或许得归功于一位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Norman Parkinson了。
这位从1940年代开始就与英国版《VOGUE》合作,并持续60年佳作倍出的时装摄影大师,善于在街头慧眼发现具有风格潜力的女孩。
如今美国版《VOGUE》创意总监Grace Coddington,当年还在当服务员时,正是Parkinson所提携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时尚生涯。
模特Nena Thurman(也是电影明星Uma Thurman的母亲)当年在斯德哥尔摩街头,亦是被这位摄影大师与他妻子所偶遇,一个年轻纯真从未接触过摄影、甚至从未听过VOGUE的女孩,第一次试拍后,照片被刊登上了《VOGUE》。
可以说,唯有大师级的气度和能力,才能真正发掘女孩潜藏的气质,而不是要求模特摆出自己所需要的姿势。他并将她们从摄影棚带到户外阳光下,找到绝佳的摄影地点、服装和光线,让模特成为场景中的真正主角,鼓励她们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给予她们充分的表现空间,从而捕捉出许多经典瞬间留影。或许正是如此,让画中人发自内心的跳跃、微笑起来,照片中才能真正释放出柔情和甜美。
即使是朴素衣物、宁静风光,在Parkinson的镜头下也会有种视觉冲击力,准确说应该是种生活中的动力。从二战蔓延到英国,直至战争结束,他的取景更是摆脱了往昔的时尚浮华,更加对准了火车站、街头一些充满匆匆身影的地方。后来,他为《VOGUE》创作的专题“Rus
in
Urbe”,可以说是重塑杂志在战后的品牌形象。一种随处可见的优雅,在这时远远比沙龙中的作态更能博得战后女人欢心,即使在物资紧缺年代,也维系着女人从未停止的寻美姿态。
别以为这些充满生活张力的照片,仅仅靠瞬间捕捉即能获得。Norman
Parkinson是一位善于掌控全局的领军人物,拍摄时,一切都会安排得井井有条,画面中一切都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想象一下,一幅画面中,模特的裙摆与鸟儿一起摆动起来,女人走过的轮廓、背影与日光照射在建筑物上的阴影构成一幅完美的线条几何图形,这些在当时需要多大的耐心呢?
进入彩色年代,他的作品中色彩也是浓烈温暖,同时融入不少异国风光,带来的是一种更加强烈的吸引力。模特与色彩融合的相当恰当,就像是Mario
Testino所说:“在他的照片里,你能看到世界各地的风情,这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相信,他就过着他照片里的那种生活。”能达到这样的影响力,一部分来自于Parkinson狂热旅行的启发,而根源其实来源他骨子一种矛盾的情结,出身务农、热爱乡村生活,却总爱想象着自己身处在一座豪华宫殿、一片旷野,一种偏离生活外的情景追求。
将优雅定格于街头,可以说是Norman
Parkinson对时装摄影的拓宽贡献。与此同时,他也是受名流明星追捧的热门摄影师。电影黄金年代中的两位赫本都选择了他的视觉,留下自己更为真实的一面。从1970年代到80年代,他多次受邀为英国皇室拍摄。
优雅,极具戏剧性,但又不失生活动感,一个个由Norman Pakinson缔造的时尚瞬间,直到今天影响着当今的摄影大师们。
——————————————————————————————————————
潮痴 chat_chic 的微信订阅号开通了!除了收录一些博文,还会开始每天不定时推送美图、潮搭。喜欢的朋友,扫下二维码,或者搜索潮痴
chat_chic 就能找到哦 。 大家多多捧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