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分数线各地不同平等减轻学生负担 |
分类: 随笔 |
周晓榕
由于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同,引起了不少异议。前几年,甚至有三女生欲就此事状告教育部,理由是,根据《宪法》规定:“公民应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三女生高考成绩为500分左右,在她们所在省市不能报考大学本科,如在有些省市则能报考大学本科。
当然,不但《宪法》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受教育者”第三十六条中也有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既然平等,那么也应该包括高考录取分数线。
如果要保证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平等,必须首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第二十六条中所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的平等。而目前我国各省市的教育并没有实现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平等,由于这个不平等的存在,目前就不能实现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平等。
下面笔者试着来分析一下前者是如何地不平等,并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和寻求对策。
首先探讨以上规定的“(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不平等的情况。
“组织机构”问题:目前的学校大都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而有的乡村中学组织机构就不甚完善。
“章程”问题:如果各学校都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各种章程办学,受教育者就在章程问题上平等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有些中小学无视教育部的有关章程,自行规定的章程五花八门:比如有的学校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补课;随意增加日授课时间,每天上课时间有的多达13——14小时、只休息5——7个小时,一个月只休息2——3天;在课程安排上,有的学校或老师随意取消美术音乐劳动体育课等等,这种做法违背了国家教委1994年11月10日《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第三条中的:“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教育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搞突击教学,不提前结束课程”的规定。其次,有的学校给教学班和教师下达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指标,并以次排列学校、教师和班级的名次,以此作为评价他们工作好坏、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有的还以此对教师进行每学年一次的“末位淘汰法”,被淘汰的教师不得跟班,再教原来的年级。教师压力很大,为了不被淘汰,各科教师之间进行时间争夺战,对学生大量压作业。这种做法不但累了教师,更是苦了学生,学生被作业和时间争夺战压扁了,完全失去了自己能安排的空间和时间;有的学校、教师还按学生考分高低分班排名次并张榜公布;有的学校还以此对科技班的学生实行每学年一次的“滚动式重新分班”,致使学生整日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拼命学习而全然难以顾及其他,身心都受到很大的摧残。有的班级课下十分钟绝大部分同学都趴在课桌上睡觉,一趴一大片哪,那景象真令人心疼和震惊。以上做法违背了国家教委1994年11月10日《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第三条中的“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和教师,不得给学校、学校也不得给教学班和教师下达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的指标;不得以此排列学校、教师、班级的名次,也不得以此作为评价他们工作好坏、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的规定。以上对章程的随意修改,是造成各地高考分数线差距很大的主要原因。因为学习时间多了,总体成绩是会提高的。但学生中的尖子生被磨掉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了。而我们的建设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不是书呆子。再说,竞争应该是在等同的时间里进行,就像百米赛跑,偷跑是犯规,要被取消竞赛资格的。如果偷跑得没有被取消资格,而且没有被禁止,那么,计时就不能同时开始了。
校方单方面随意增加课时,也侵犯了学生休息的合法权利,伤害了学生德尊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法规。
以上种种做法,实施的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要解决该问题,是不是关键在于全民整体素质尤其是各级教育决策者素质的提高。而这种提高是需要一定的努力和时间的。
然后,我们来探讨各省市“(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不平等的情况。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全民整体素质的差异等原因,各地在符合以上条件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距离的缩小,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以上情况的存在造成各省市高考分数的严重不平衡,从而导致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很大差异。
可见,鉴于各省市在学习时间多和少等诸方面的不平等,是无法做到在学习成绩面前的平等的。因此,近时期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还是难以同等。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各省市的差异,是目前我国教育现状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在一些执行得较好的地区得以延续,才能保证高校能录取到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才能照顾到边缘落后地区今后的发展。欲实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基本一致,主要途径是在我国所有的地区都实施素质教育,都能按照教育部的章程办学,才能达到实现公民应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的正当要求。
应该说,三女生的行为很勇敢,如果能因此引发教育界一场大讨论,也将是一件好事。这场讨论将是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的真正宣战,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思想的深刻革命,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解放学生的重大措施,是把我们的教育改革引向深入的举措。
但愿我国有些地区的教育能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从而使我国尽快、尽量实现在高考录取分数线面前人人平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