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迷——论文署名顺序

(2009-12-10 11:11:18)
标签:

杂谈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分裂,是华人物理学界一段著名的公案。两位曾经最亲密的合作者,最终却反目成仇,内情究竟如何?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这几天,据说与李政道有30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12月7日的《瞭望东方周刊》说,杨、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

    方舟子先生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方舟子先生又查了他们从1952年到1962年,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国际惯例”,就让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对于杨李两人获诺奖的成果,国内能看懂的人不会超过十位数,至于两人对论文的贡献大小,知道的人会更少。有趣的是,现在国人对杨振宁的评价时有意或无意在贬低,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回国搞两弹一星,反而加入了美国国籍;二是年过80之后回国养老,而且取年轻少妇为妻,有违中华传统美德。我以为,杨先生在“宇称不守恒”上的贡献是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其个人生活上的事情与他人没什么关系,在评论杨李关系时要保持客观,不要被媒体误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