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王朔的出名是大师的离席

(2007-02-08 15:42:11)

这里贴柯文辉老师的一篇文章,尽管我不全都同意,但因为他写得很好,让大家也看看.因为在我看来,王朔更多地是呈现一种文学立场和话语方式

 

王朔的出名是大师的离席

柯文辉

 

 

嬉皮士精神娶个胡同串子,孕育的精神状态,便是王朔。

我是带着敬意谈论王朔的。王朔的作品,比我制造的文字垃圾高明得多。他代表着文革中与爱绝缘的少年们在特定环境里塑造出来的一大群人,北京第一代无官势可以倚仗的财主,把裤衩换成笔挺的西服,这一过程只有读王朔的小说才能明了。这些形象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历史价值,和专写身边小事、茶杯里风波,图解某些观念的作品相比,生活气息浓厚得多。出于对一些崇高思想和一些人行为的背离,一些想玩世不恭又没有资本、企图改变生活方式又对昨天带一点点眷恋的人,以市井语言的亲切,呼唤着王朔。王朔用自己的聪明、义气,表现了一组人物的生存状态,带给我们的真实,比当时走红的作家们要多许多。王朔小说成名之后写的批评,缺少学术沉淀和应当有的至高点,有轰动效应,显得后劲不足,难以引发人的沉思,雅者不取,俗者不信。我希望在久久沉默之后,他会拿出象样的小说,来报答关心他的读者们。王朔的幽默感,驾驭市井语言的能力,在当时不可多得,我期待着他在保存市民文学长处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生活,不要成为一现的昙花,而是取得真正的艺术生命。喜欢王朔小说的人不少,在精神上帮助他升华的人很少,不难看出在喧闹后的寂寞,会不会伤害他青春的气息呢?凡是拓展过我们眼界的作家,都不该被我们忘记,当艺坛上陈陈相因的东西,以及身体写作、歌星式的煽情,遮挡着真实的时候,但愿王朔不要过早地进入中年,即使有缺点,也是年轻人的、大孩子的缺点。王朔已经造过一面不是很大、很深、但打着时空烙印的镜子,曾经让崇拜高大全和以人所共知的道理教训别人的作家目瞪口呆,这对打破“三突出”的写作模式有过冲击作用。好的冲击波,会给民族带来丰厚的文化遗产,更多的冲击波缺乏原创能力,时髦一阵,随风飘逝。对王朔不应苛求。

一个人的流行和一个人的消失,不仅仅是一位作家的冷暖浮沉,必然是读者趣味关注点变化的结果,今天少年作家们的书成批冲向书架,出版社以五十万、二百万的稿酬来制造轰动效应,这些小明星们成为许多孩子羡慕的对象,他们带给读者的光和热,比起王朔,又高明在何处呢?能容忍这些少年作家的人们,从人性的复杂、艺术的多样出发,也应该比较冷静客观地看待文学上的王朔现象,王朔象我们一样,需要理解和爱,而爱又是帮助作家提升境界的重要的渡船。彼岸是无限的,船在走,彼岸也在发展,没有一劳永逸的结论去对待人和作品。

王朔是大名人,他的出名意味着大师的离席。我的知名度不及王朔的千万分之一,说出一点由衷的话,希望王朔的新作不再轰动,也不受冷遇,而是给予恒温,让他细水长流,如果再形成歌星式的轰动,面对匆匆而过的岁月,会让有头脑的批评家感觉到惆怅乃至悲哀。

自慎者勇,王朔能否超越昨天,猛上几层台阶,不是任何人一厢情愿能办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