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宣城,一座被遗忘的诗意风景之城,比徽州美百倍,终于上了热搜!

(2020-12-09 13:02:28)
标签:

安徽

宣城

宁国

红杉林

六道湾


https://p3.itc.cn/images01/20201207/90fe4e327e804cc8bd7feb2aa65580b4.jpeg

我是路灯摄影,每天分享旅途好风景。最近,安徽一座千年古城因为超高的颜值冲上了热搜,就连央视都专门做了报道。但它不是徽州,也不是芜湖,却比这两个地方都唯美诗意。

http://p5.itc.cn/images01/20201207/f97bf548a79e4bbb8deeee1c6df93afa.jpeg

12月初,当北方已经进入寒冬,满目萧瑟的时候,安徽宣城2000亩落羽杉却惊艳了整个世界。

沿着浅浅的湾流,2000亩落羽杉密集整齐地生在水中,浅红、火红、橙红、水蓝…

与宽广碧绿的水面相互映衬,装点出了这个冬日最靓丽的画卷。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207/ee43b21c95094de89997ad372fbd9484.jpeg

许多人会感到惊讶,真没想到,宣城会有如此惊艳的美景。毕竟,对于安徽来说,最有名的城市除了省会合肥,古朴的徽州首屈一指。如今,宣城终于是藏不住了,其实,它本来就不该低调。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207/11da7c22cdd2419f9121c238d291afdb.jpeg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交汇处。它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有“南宣北合”一说,和“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对于宣城,许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宣纸了,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它就出自宣城。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207/72f84e94ce424b059ece3711bf097223.jpeg

而宣城还是中国文房四宝的故乡,除了宣纸,宣笔、徽墨也是非常有名。这里自古风光如画、人杰地灵。据有关资料显示,历史上竟然有300多位名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诗篇佳作,其中不乏杜牧、白居易这样的顶级诗人。

宣城很美,这里有沐浴过千年时光的粉墙黛瓦,古朴的村落里,藏着许多人向往的桃源生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赠汪伦》妇孺皆知,而桃花潭就在宣城所辖的泾县青弋江一段。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207/fd614670cc224cd8b01bdddabcbb8637.jpeg

这里有中国最美的自驾线路之一的“宣城皖南川藏线”,还有被誉为“江南天路”的泾县桃岭六道湾。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207/6e259de72438445085256f5276c54061.jpeg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207/84cd6a0e58374b11bded1ba8d7205d55.jpeg

沿线的风光旖旎,森林覆盖不见天日,处处瀑布流水,长年雨雪迷雾。远远望去,桃岭公路这十八弯的山路,就让人想起了怒江72道拐,无比惊险,险趣共生,自驾爱好者却无法抗拒。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207/7f1314fe3ed143a089ae53ce2976a597.jpeg

一座城市,因为水而有了灵气;一座有水的城市,因为桥梁而有了诗意。宣城宁国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桥——仙霞大桥,它具有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如今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207/9d2c4f45ad094bdcba5a90975ada595f.jpeg

仙霞大桥,也是宣城宁国市的首座斜塔斜拉景观桥,它气势恢弘、刚柔相济的“向上之拱”,让人印象深刻。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207/3873c356762c4ca8b6f6258ff037f6ac.jpeg

宣城,一座被遗忘的江南小城,却藏了无数的美景。你还知道宣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关注路灯摄影,我们一起看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