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夹着春草的泥土
/覆盖了他的尸体之后 /他所遗留给世界的 /是无数的星布在荒原上的/可怜的土堆中的一个……(艾青。)
艾青这首诗仿佛为此刻而写,当年的地震中心现在已建成了遗址,而在遗址的旁边就是涅槃后的新唐山,我国第一个震后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新住宅鳞次栉比,风格各异。不同的商业集群镶嵌在新城区里,到处是高楼大厦,商业广场。
一只凤凰落到了这块热土上,一座美丽而神奇的凤凰城——唐山。注定了,属于传说中的绚丽多彩;注定了,属于借取火焰光芒的不断新生。在埋有太阳石的地带,经过大地震的涅磐,唐山,以现实证实着飘渺的神话。

唐山大地震遗址:不要遗忘 才能前行
#我为长城添块砖#【美丽中国梦 河北长城行(四)】
过去对唐山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唐山大地震,几位唐山籍的朋友也都很直爽、真诚、勤奋,整体对于唐山有好感、有期待!本次随着#我为长城添块砖#公益活动走进唐山,最后一站选择到大地震遗址祭奠缅怀逝者,是我们此次行程中最具有纪念意义、最直指灵魂的神圣仪式!


重建心灵,决不能靠遗忘。对失去至爱的选择性失忆,只能获得暂时安慰。所以,为了记住那24万多鲜活的生命,唐山政府与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努力,筹建了唐山大地震遗址,石碑上镌刻上每一个在地震中逝去人的名字。这是另一种含义上的“慎终追远”。




在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水区的设计中,通过水面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表达逝者与现实人之间的距离。并运用一片巨大的水池,与天空及中间的人造空间形成一个强烈的主题,即大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树林的设计则是用树表现生命和一种纪念意义。
原唐山机车车辆厂”(老厂,唐山人称它南厂),据说这里是曾经的震中。
倒塌的车间。



那些裸露的生锈钢筋,倒塌的混凝土框架……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场灾难,此时此刻心情沉重,悲痛莫名。那些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又激发我们向上生长的力量,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力量,在劫后余生后唐山得到了重生,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我们绕着遗址走了一圈,看到大楼倒塌的景象,想象着当年唐山遭受大劫难的惨景。仅仅是一瞬间,诺大的工业重镇被夷为平地,20多万生灵丧失生命!
面对强烈的自然灾害,人类显得这样无能为力。但是,今日唐山人并没有屈服命运,为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地震的再次祸害,他们在建筑上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内浇外挂”“内浇外砌”“砖混构造柱”等结构的住宅楼便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长约300多米镌刻有祭文和24万罹难者姓名的纪念墙。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每个人都要追逐自己的梦想,应付自己的琐碎,没有谁可以一直为他人的命运悲伤。但别忘了,他人的命运,也是你我的命运。

可能天灾人祸太多,你我的内心已被磨得不再那么敏感。我们常常感到自顾不暇。可是,每一个触手可摸的重大危险,都已非自扫门前雪可以解决。唯有为每一个悲惨命运大声呐喊,在你面临危险时,才会有更多的人为你呐喊。
而这,需要每个人观照内心,生出同情,生起怜悯,体认我们共同的生存处境。逝者已付出生命,每个幸存者,当拒绝遗忘,直到每个死难者的名字都被镌刻在墓碑上,每一处建筑都让人住得心里踏实;直到这个世界,慢慢变好……


三十七年前,我们栖身的大地仿佛要在一夜之间将全人类所有的苦难浓缩在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带着它的伤痛,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三十七年后,我们看到这座城市在灰烬与血泊中崛起。
劫后新生的唐山人如同火中诞生的凤凰,今天振奋精神,正与快乐同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