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向戏曲学习了什么???

标签:
爱在中国行红楼梦戏曲剧照贴片妆路灯娱乐 |
新版《红楼梦》的造型照亮相后,网上几乎一片骂声,而妆容太“戏曲化”则是网友们意见最集中的一点。不过挨骂不仅仅是因为“戏曲化”,更因为这些妆容在审美上无法被绝大部分观众接受。(路灯08年7月8日拍摄于胡仁山庄庙会,剧目由三门峡豫剧团演出。)
京剧旦角化妆是完美的整体
戏曲妆一般突出红白黑三色,而贴的片子更是有一套规定的“程式”,一般前面都是7个,其中两个一定要压在眉上。贴片子的灵感可能和古时的某些发型有关。而唯一能查到的资料称,贴片子是由乾隆年间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发明的,后来又经过历代演员的改良才形成现在的样式。
贴片子是戏曲特别是京昆最常见的化妆方式,除了一些新编剧,几乎所有传统剧目中旦角演员都会用到。主要是为了修饰脸形,因为以前京昆演员都是男性,由男演员扮演女性角色脸部的轮廓往往需要作一定的修饰。
戏曲化妆 自有体系
数百年来,贴片子的化妆方法一直在戏曲舞台上“安然无恙”,为什么到了电视剧中贴片子就会受到如此恶评呢?戏曲的化妆有自己的一整套体系,贴片子是与演员吊起的眉眼、浓浓的妆容还有美丽的头面(头部的装饰品)相配合的,现在单单是贴片子难免会让人觉得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