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法律评论 |
国内首例网络攻击案
争议双方:
原告:8848
案件事由:
2005年1月21日下午约18点20分至次日晚21时许,8848网站发现网站的访问量非正常的激增,导致8848网站服务器被迫中止工作。8848怀疑是百度网站采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的手段,借助几千家百度搜索联盟网站的巨大访问量集中攻击8848的服务器,使8848网站无法被正常访问至少长达26小时,导致网上商城的商户无法正常销售、支付和结算收款。
随后8848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百度停止一切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1500万元等。
北京市一中院于9月2日开庭审理,并于12月1日公开宣判。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案发时,在原告的服务器中,曾经出现过来自百度联盟网站大量的非正常访问的情形,造成原告网络服务器的非正常访问现象。但大量非正常的访问,并非直接来自百度的网站,而是来自其联盟网站。
法院曾查明,由于百度搜索框的源代码系html格式文件,与联盟网站之间明码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他人亦可以修改百度搜索框的源代码,原告现有的证据既不能证明被告实施了涉案的攻击行为,也不能排除他人截流、修改百度搜索框源代码的可能性。
鉴于原告现有的证据不具有特定性、排他性、唯一性,不能证明被告实施了涉案攻击行为,受理法院作出驳回原告8848诉讼请求的一审判决。
俊慧点评:
这个案件本来应该是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首先,当事人是百度和8848。一个是中国搜索新秀,且在8月份成为纳市新贵;一个是中国IT元老,但声势日渐衰微。其次,诉讼程序曾发生多次变更。起初,当事人8848向案发地朝阳公安局报案,这也就意味着要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但是,事情并没有这样延续下去。随后,8848起诉到海淀法院,启动民事侵权程序,后来案件的审理又被提到市一中院。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该案件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其三,从事发到判决下发历时一年之久。04年12月事发,05年12月8848的所有诉讼请求被驳回。就民事一审程序来看,该案件应该曾多次延期审理。从时间跨度之久上也可以看出涉案事件的复杂程度。
就案件实体认定来看,因为当事人主张的是侵权之诉,那么,原告8848就需要承担侵权人的指认,侵权行为的现实发生,侵权后果的现实损害,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包括侵权实施人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等多个方面进行严密的举证。
显然,由于该案属于典型的网络案件,在上述几个方面举证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这种现实困难估计也是公安机关拒绝或迟延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因所在。
当事人8848尽管进行了大量的证据收集,但是,由于各种证据都属于间接证据,因此在法院的证据认定过程中,8848的证据就处于劣势。再加上在法庭调查中,百度举证证明“百度搜索框的源代码系html格式文件,与联盟网站之间明码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他人亦可以修改百度搜索框的源代码”。因此,8848的所有证据就这样被推翻了。
客观的讲,本次庭审相当之公正,如果百度没有能证明其他人也可以修改百度搜索框的源代码,那么,百度基本上败诉无疑。
因此,本来惊心动魄的国内首例网络攻击案仅因为8848的举证不能就这样草草收场。而在网络环境的攻击或侵权,受害人要想确认攻击的来源,以及完成其他举证问题都是非常困难的。尽管8848输了这场官司,我们依旧要为8848这种大胆和执着的维权态度表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