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回流”复读:坚持梦想还是浪费资源?

(2007-03-02 07:04:14)
分类: 职业生涯规划与生涯教育
他们经历了"十年寒窗",考上了大学甚至名牌大学,却因为学校或者专业等原因,离开大学校园而回到高中教室,过起了"朝6晚10"的向高考冲刺的复读生活。他们就是从大学退学的"回流"学生。
    
    "回流"事出有因

  "我是一名2005年毕业的高三学生,当年考取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当我踏进学校时,我傻了,学校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在学校住了3天就回家了。一年以后,我考上了一所更好的大学。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告诉各位复读的同学,坚持你的目标,永不放弃,你会成功的。"百度"复读贴吧"里一个复读生写的一段话,反映了部分"回流"学生的心态。

  当前大学生"回流"有四种类型:

  一是非名校不上,虽有高分仍要复读。辽宁沈阳市铁西区华英高考补习中心李爽(化名)当年高考就以几分之差与南开大学失之交臂,为了考取心仪的学校,她选择了复读,最终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学。

  二是被录取院校或专业不理想,甘心复读。"我在高考填报专业时选择的是'服从分配',没想到真的因为成绩的关系被调剂到一个我并不喜欢的专业,在勉强读了一个月后我决定回来'拼'一把。"经复读后考取了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张扬(化名)说。

  三是因频频不及格被所在大学劝退,被动复读。2005年底,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一举劝退78名因沉迷于上网、看小说而导致多门学科不及格的大学生。由于学校承诺,如果学生重考该校,将保留其已经通过的科目的成绩,这些学生也大多选择了复读。

  四是无力承担被录取院校或专业的高额学费,无奈复读。据了解,近两年"回流"的大一学生呈增多之势,其中很大比例学生是力争在第二年考取学费较低的院校(专业)。据了解,近两年"回流"的大一学生中很大比例是被本科第三批次(如高校二级学院或民办院校等)录取的学生,这些学校每年学费在2万元左右,为此,很多学生不得不复读,力争在第二年高考中提高一个批次,考取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的院校(专业)。

  沈阳市铁西区华英高考补习中心副校长王葆芝介绍,该中心自2003年成立起,每年都能接收到数名"回流"大学生,加上高考分数超过本科线但"有学不上"的学生超过百人。以此为参照,沈阳市数十家高考补习中心,考上大学不去就读或读了不久就"回流"的应有上千人。

    复读各有利弊

  放着大学生活不过,偏要背起沉重的书包重来一回"朝6晚10",究竟该如何看待大学生"回流"复读这种奇特的教育现象?

  "大学生复读是一种明智之举,我赞同!"哈尔滨市南岗中学校长吴力田表示,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已经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就业前景有了客观感受和判断,此时做出的复读决定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利益权衡下的理性之举。这些学生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强,而且当初能够考上大学,就证明他们具有很扎实的基础,如果指导得当,胜算很大。与其在一个自己不满意的专业或学校耽误大好时光,不如复读一年选择一个好学校或专业,更有利于就业。

  吉林省教育界人士则指出,大学生脱离高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重新进入学习状态非常困难,相对于应届高考生来说,困难大得多、风险大得多,而且没有高中的约束,他们很容易半途而废。同时,大学生复读将在高考、就业等方面给应届毕业生造成压力,逐年累积,形成恶性循环。对于高校,招生指标是有限的,考上却不去念或中途退学白白占用了招生指标,造成部分教育资源浪费。

  沈阳市铁西区华英高考补习中心教师任兆和建议,对于已经考上不错学校但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首先应尽可能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而且现在大多数学校允许报考双学位,学生可利用大学里较为充裕的时间再进修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学位;而对于因病等原因在考试中发挥失常或填报志愿失误的学生,如果确认自己有潜力和实力,也不妨来年再冲刺一回。

    反思教育体制

  教育专家认为,教育部门应从大学生"回流"复读中得到启示。

  一是从高中开始设立填报志愿乃至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只知埋头苦读,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专业、什么职业;学生家长由于信息来源有限,就算知道某所大学不错,但对其专业设置往往知之甚少;而在填报志愿时,老师由于怕担责任又不敢为学生"把关"。这些因素导致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无所适从,只能在升入大学后才慢慢适应所学专业,或者选择"回流"复读。

  二是加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对就业率低、实用性差的专业应坚决取缔。一些学生因专业"就业不好"就匆忙复读固然有失偏颇,然而这恰恰说明一些高校的某些专业已不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据了解,不少高校特别是综合性高校或多或少有一些学科设置陈旧,社会需求不大,就业率低。这些专业往往理论知识准备不足,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普遍缺乏必要的实验实训基地,使其在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结构上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是对部分高校二级学院和民办院校应重新审查其办学资格,规范其办学模式,提高其教学质量。个别二级学院打着普通高校甚至重点高校分院的牌子,管理体制不健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没有规范办学场所和图书馆、实验室等完善的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普遍薄弱,录取时不计学生分数,只顾收取高额学费,使得学生入学后才知其真面目。只有真正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层次,重视教育服务,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成,才能避免更多的大学生"回流"复读。(王莹曹霁阳马扬)

    2007年03月01日  来源:半月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