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写看《琅琊榜》的感受--晋阳长公主篇
(2016-02-26 20:00:18)
标签:
书评剧评影评 |
晋阳长公主,这是个几乎隐形的人物,在电视剧中只有一个镜头,
就是一个长剑自刎的身影,在书中提到她的次数也不过五六次,
从她开始写各个人物倒并不是要挑战难度,另辟蹊径什么的,
只是某一次网上看到胡歌被说成“妈宝”,会心一笑之余,
忽然想到这位电视剧里几乎没出来过的母亲,也会想唠嗑一样说说她。
对了,对于公主们的辈分,稍微研究了一下,
基本上就是皇帝的女儿是公主,皇帝的姐妹是长公主,皇帝的姑姑们就是大长公主了,
从年龄上分析,林殊与靖王年岁相仿,靖王是皇七子,
上面至少六个已经序齿的哥哥,而林殊家里貌似就他一个独子,
晋阳应当是皇帝的妹妹,莅阳长公主的姐姐,
电视剧中皇帝与梅长苏最后一次会面,转身要走时,
喊了声,你要相信舅舅……这段鬼都不会信的话就不用回顾了,
但想想皇帝的确是林殊亲舅舅,却亲手害死自己的妹夫兼好友林燮、外甥林殊、
间接害死自己妹妹晋阳长公主,想说声“够狠”,
再想想人家逼死据说自己最宠爱的宸妃林乐瑶、弄死自己最出色的长子祁王萧景禹全家,
就觉得妹妹妹夫外甥也不算啥了,难怪皇帝以往除了自称“朕”,
还会自称“寡人”,就这样子从亲到疏弄死这么些人,可不就剩下“孤家寡人”了么。
再回到晋阳长公主,作为皇帝的诸多妹妹之一,
她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书中并未交代她的母妃之类的背景,
但是说到了太皇太后对她特别宠爱,
书中是这么说的:太皇太后去世,蒙挚去探望梅长苏,
说起往昔太皇太后对小殊的溺爱,
“听说晋阳长公主生你的时候,她老人家等不及你满月进宫,就亲自赶到林府去看你呢。”
林殊当时刚出生,太皇太后不管从哪儿算,都是儿子孙子重孙子一大把,
不见得是为了林殊或者林家地位,必是真心爱重晋阳才会如此,
甚至于在太皇太后弥留之际,口中喊得也只有:“晋阳,小殊……”
皇帝当年对这个妹妹应该也是相当看重的,
权看她嫁的人就知道了,林燮,赤焰军元帅,
皇帝的发小,把皇帝拱上皇位的从龙之臣,
另外,他还是皇帝的大舅子,
皇帝和林燮,互相娶了对方的妹妹,
互为对方的大舅哥,
在翻脸之前,这样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在谁看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即使谢玉与卓鼎风那样的复杂关系也不能与这两家人相比,
但是偏偏就发生了这样的杯具……
想想晋阳长公主平日里的日子,
上任皇帝的女儿,现任皇帝的妹妹,
太皇太后最宠爱的孙女,
嫁的夫君是军中元帅,军功卓著,国之柱石,
生的儿子孝顺聪慧,能文能武,文得大儒真传,
武能幼龄上阵杀敌,
对一个为妻为母的女子来说,有这样一个家,
即使不是公主,家中不那么荣华富贵,也是足够满足的吧,
甚至于儿子幼时便与霓凰郡主定亲,青梅竹马感情上佳,
不过几年娶进门来,眼看就能抱到孙子的节奏呢,
这样一个背景强大,地位高贵,生活幸福的女人,
平日里除了在丈夫儿子出征时担担心之外应该再无不顺心之处,
日子过得不知比皇后都要幸福多少倍,皇后还要忙着争宠神马的,
为了表示对皇家的尊重,驸马是只能有公主一个女人的,
除非家中地位尊贵而年长无子的经过皇家同意公主首肯才能纳妾,
而晋阳有了林殊,给林家留下了出色的子嗣,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隐忧了。
不知她是怎样的性格,她与静嫔“相交莫逆,彼此欣赏”,
或许平时也是看上去十分温柔的样子,
可林殊的性子那样活泼调皮,应该也有她的遗传,
于是我想象出一个优雅美丽,笑容温暖,偶尔私下里对儿子使点小坏,
偷笑时眉眼带着慧黠,三十出头的少妇来。
遥想晋阳长公主当年的风采,无论性情如何,该都是骄傲尊贵,肆意潇洒的,
这样的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一生该是无比幸福美满,
偏偏变故就这么发生了,一夜之间,太过出色功高震主的丈夫和儿子突然就这么没了,
世代功勋钟鸣鼎食受尽荣宠之家忽然就成了要诛九族的逆犯,
这世界风云巨变黑白颠倒,皇帝亲自督办的逆案,下的诏书那样斩钉截铁毫无疑义,
作为军人的妻子,军人的母亲,她或许早已习惯在他们出征时,
留在家中焦急地等待,侍奉公婆,照料家族,为他们免除后顾之忧,
想到的最坏的结局不过是丈夫或儿子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那样的话,即使再悲痛心里总还是留着骄傲和自豪的,
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什么逆案,什么抄家灭族,
虽然如此,她还是“安静”的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应该是想着,只要人还在,铁案也有能翻身的时候,
等来的却是噩耗,实际上,就算抄家灭族,
也灭不到她身上,她是天家骨肉,又是女子,
皇帝乐得用她来显示自己的“仁慈”和“恩德”,
顺便还能安抚太皇太后什么的,皇帝是不会主动要她死的,
可她夫死子亡,一边是丈夫儿子婆家家族,
一边是娘家高高皇位上道貌岸然的兄长,
她该怎么做?
也许平日温婉,但这个时刻,晋阳没有选择荣华富贵苟且偷生,
生无可恋的她仗剑闯入皇宫,当众自刎于朝阳殿前,血溅玉阶。
这一幕她刚烈而悲壮,或许心中还会念叨那句皇家争斗中惨死的皇室常说的那句:
望来生不生于帝皇家。
她生于皇家,虽为女子,应该也看得懂朝局时事,注意得到皇权倾轧,
林燮是武将,不如文臣那样关注政局,又自恃与皇帝是铁哥们,
难免太过出头,又有个天才儿子,怕是没想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又战功无数,功高震主,晋阳是个聪慧女子,
又见惯皇室惨剧,深知皇帝阴狠的性情,
或许早有过预见,或许暗中也有过劝诫,
只是谁能预想得到是这样惨烈的结局呢。
或许她还会想以自己一死来唤起皇帝对往昔兄妹之情朋友之义的反思,
只可惜高估了皇帝的怜悯之心,低估了帝皇心术的狠毒,
书上说:“然而太皇太后的重病与晋阳长公主的鲜血并没有阻止住梁帝重新树立自己无上君威的铁腕,
三日后,萧景禹被赐死。同日宸妃自尽。”
这矛盾而美丽的女人,她金殿自刎,我想她即使不知细节,也猜到了两人惨死必与皇帝有关,
她的死或许只是向皇帝表明,她抛弃了尊贵的皇室身份,
在这一刻,她只是林家的媳妇,林燮的妻子,林殊的母亲,
她再身份尊贵,也是林家的一员,宁可成全了自己,追随着丈夫儿子的脚步远去。
这个女人虽然书中着墨不多,却给我留下了淡淡的印象,总觉得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凭着自己脑洞大开写了这么些,想想也挺好笑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