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辈人说,梧州是个火地,人容易热气(北方人称上火)。其理由有点扯淡。一说梧州地理是三江交汇,像个火字。其实这“火”字左边一点如果是指西江南岸的八宝塘,右边一点是江北的潘塘,这火字太难看了。二说梧州有座山叫火山,却只是个名字而已,自古至今从未喷过火。但梧州人容易热气却是不争事实,否认不了。
我的小时候直到青年时期,几乎每星期都得饮母亲煲的凉茶,生怕我热气。什么灯盞菜,七星蔃,鱼腥草,茅根竹蔗等等,轮番地饮。以至我一度以为自己的身体孱弱,与常饮凉茶有关。
梧州街边除了河粉店多,就是凉茶店多。其中,最出名的,是龙珠茶,就开在现在东信大厦这地方。店面又窄又浅,但却有一句相当霸气的招牌广告语——独沽一味。这茶的好处非浪得虚名的,什么头疼脑热,疔疮舌苦之类热之症状,一杯两杯就能搞定。那时可以说无人不知龙珠茶。后来“龙珠茶——独沽一味”成了梧州特有的歇后语,我辈中人,没有不明白的。龙珠茶味苦,苦得不同凡响。小时候被大人迫着去饮龙珠茶,那是闭目服毒般的英勇。如果自己主动去饮,那就应了一句成语,自讨苦吃。那黑如墨色的汤是用什么东西熬出来的,至今都不知道,也相信大部分人不知道。改革开放后,这茶好像忽地就消失了,什么原因我也没有去打听过。
还有一款名凉茶叫银花精,店面却开在大中路。梧州不但热气重,湿气也重。人惹湿气最明显的症状是大便拉不清,俗称“痾湿热屎”,此时得饮银花精了。顾名思义银花精的主要材料就是银花,再加茵陈,那苦是妖异的难喝。小时候被母亲拉着去饮银花精,如果不答应两分钱加一小勺蜜糖,我是绝不喝的。很奇怪的是,现在想喝却无处可寻了。
再有一档名凉茶,开在南环路入南中菜市的路口。店主人称“凉茶西施”,可想而知她的漂亮。我也去瞄过,的确白皮靓柳。但年纪小,也无什么旖旎的想法。凉茶因‘’西施‘’而名满小城,“西施”也因凉茶而人人围观。凉茶是否真有效力,倒无太多关注了。后来听说凉茶西施疯了,不知是真是假。当然梧州著名的凉茶店远不止这三个,说多了烦,就不一一赘述了。
现在的凉茶店也装饰得颇有气象,招牌都说祖传、百年之类。价钱以元为单位,三五元一杯算是便宜的。我见过十元一杯的,因为年老,觉得不宜饮太多凉茶,就没试过。早些天看一篇介绍梧州旅游的文章,说到了凉茶。文中以位于骑楼城的大碗凉茶作为梧州凉茶的代表。我看过也试喝过,店面的简朴,充斥着生草药的气味,的确有少少回到从前的感觉。但那劲儿跟当年龙珠茶比起来,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用流行的网络语言说,只算冒个泡儿。然而它相对便宜,店面位置绝佳,于是生意兴隆,口碑相当不错。
我卖过凉茶。90年代中期,我与外甥女合作租了西江电影院旁边的书报亭,做凉茶店。当然辛苦的是外甥女,一早煲好凉茶,中午开档。凉茶的草药配方也是她搜罗的,我只不过得空过去帮帮忙。特别是晚饭后,反正散步,便去临时替换下。遇到熟人我也不会尴尬。为了生计,做的也不是很丢面皮的事。半年后关张了,原因很简单,外甥女太辛苦。最重要的是赚钱不多,请不起马仔。我观察过,帮衬饮凉茶的大多是做苦力的农民工。那时五角钱一杯凉茶,在饮品中算最便宜的了,还多少有点药效。稍时髦的年青人,都到对面的士多店买饮料,何况盒装的罐装的凉茶也有。他们宁可饮那些可能有添加剂的凉茶,也不饮现煲现卖的,让人很无奈。
梧州这个火地造就梧州凉茶,有一点我至今都想不明白。梧州与桂林同饮一江水,但在桂林生活却少有这样的热气症状。而且越往北,则越明显。有一年我出差到乌鲁木齐住了一个多月,天天吃烧烤烘焙的东西,什么事也没有。然而一回到梧州,第二天热气就报复似的袭来。便秘口苦、痘痘痔疮,不得不天天饮凉茶几乎一个月方得好转。到底是什么原因,也许真值得地理学家好好地考究一番。
2020.07.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