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华独秀
一华独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647,809
  • 关注人气:25,7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囧》用荒诞故事解读微妙性心理:偷不如偷不着

(2015-09-30 00:23:55)
标签:

港囧

徐峥

赵薇

影评

娱乐

分类: 影视评论
《港囧》用荒诞故事解读微妙性心理:偷不如偷不着


□一华独秀/文

      和其他喜剧片一样,《港囧》正面临着好看与不好看,好笑与不好笑,有意思与没意思的观影体验争论。大凡一个档期内,争议最大的那部影片,必然高票房。今天我们不谈好看与否,不谈票房如何,就谈另一个话题:性话题。

        这部片也可以说是一部性教育课程,主人公徐来在重重压力下试图将性幻想变成现实,来释放自己的危机,结果事与愿违。

       《港囧》里涉及性的词汇不少,比如“小蝌蚪”、“约炮”“摸了5个月硅胶”、“早泄”、“取精”等等。通过一家人为怀孕生子而上演的歇斯底里的矛盾冲突,以及徐峥徐来为完成与初恋的美好之吻铤而走险的搞笑历程,其实是在讲一个中年男人的性心理。由于一家人求子心切的压抑,促使徐峥对初恋杨伊(杜鹃)那曾经未竟的美好之吻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这就是强压下对不良心理的一种自我转移。此所谓压力越大反弹越凶,徐来对初恋念念不忘的心理越来越强烈,正是建立在家庭内部不爽的压力之上。而徐来对老婆蔡菠的关心视而不见,也与家庭矛盾和压力有关。

      于是徐来走上了偷情之旅——在初恋哪里完成美好之吻,来放置他这个不知何处安放的焦躁心灵。

       不过经过一系列荒诞的经历,当徐来费尽周折真正与初恋杜鹃零距离时,这个初恋已经不是以前的初恋,真实的她已经不再冰清玉洁,而是一个在性方面开放的画家,阅男无数。当美好破碎,现实的打击终于让徐来清醒过来,没有让错误有实质性进展。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徐来”,这是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后在网上的留言。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性心理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有过。有的人铤而走险去付诸实施,有的人则将风景永埋心间,不越雷池一步。

       “偷不如偷不着”,徐来在实施偷情计划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落差,就是这样一个感受。它将许多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用影像物化出来,引起共鸣是必然的。而电影最终在导向上完成了让观众如何正确对待处理它,否则,一味强调人性而无正确导向,估计电影不会过审或者要被进行情节的咔嚓。

      《港囧》中的偷情问题是千千万万家庭都面临的实际问题。偷不如偷不则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落差的体验——一些美好的东西往前一步是深渊,退后一步是风景。尤其是在处理婚姻危机、面对家外诱惑时,需要当事人自省与判断。是退是进,结果大不同,后果更相迥。

      徐来通过将偷付诸实施,才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婚姻,更理顺了家庭关系,教育了执拗的家人。这并不是说偷是必须去付诸行动,而恰恰是行于偷而止于偷。观众观《港囧》的感受之妙处,正是在于这场“偷还不如偷不着”。

       《港囧》的结局并不是最好结局,还可以有多种处理。但是毕竟是电影,有导向问题,所以只能是老婆战胜了初恋,并教育了初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