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女啃老,父母社会都有责任

(2011-01-22 00:30:18)
标签:

啃老

啃老族

社会

家庭

养老

子女

孝道

风尚

教育

成长

文化

分类: 学生时代

江苏拟立法禁止啃老是对8090后的惩罚

 

 



 

□一华独秀/文

 

  今天看到关于啃老的话题,确实有些话想说说!

    对于啃老,要一分为二地看,要尊重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要正视中国国情和现实。可以说,尽孝道是中国人的老传统,啃老何尝不是呢?

      在中国,做了父母意味着一辈子辛苦,1/3人生属于自己,1/3人生属于子女和老人,1/3人生属于孙子孙女和操心。最后剩一口气要入土了,还在为子女操尽最后一份心。数千年轮回,代代相传,不论贫富贵贱,都在书写着一部家庭纲常史,啃老就是其中一部分。

    父母辛苦一生,不管财富多寡,心里都有个念头——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穷其一生、付出一生!从攒钱盖房,给子女结婚的传统来看,啃老是一种习惯,是千千万万父母认为理所当然的习惯。这种习惯与历史渊源有深刻的联系,不能一句话厘清错与对,就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用人际关系、人情来办事一样,屁大个事,先想到找熟人托关系。许多父母甘愿被啃,不但子女啃,而且还甘愿让孙子辈啃。比如我的儿子才3岁,我和老婆讲起以后的事,在愿景中已经有给孩子未来输出资本搭桥铺路的意愿,旁边许多同事和同龄人都言不由衷地讲,最起码,房子将来肯定给孩子留着。或者,有条件的,已经着手买了第二套房子,房产证上直接写上尚未懂事的子女的名字,他们的想法是,现在房子都这么贵,将来会更贵,还不如先买套给孩子攒着,看来这样的“被啃老”也是现实给逼的。

     上次在河南有对彩票中奖的夫妇,在向记者谈到如何使用奖金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先给孩子存一笔钱,或以定期存款的方式,或以基金等投资的方式。这是子女“被啃老”的典型,其实也很普遍。作为被啃的父母来说,他们心甘情愿,也感到踏实和幸福。当然,也有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父母谈到子女的未来,信誓旦旦地说,把他(她)供到大学毕业后就随他(她)去,不会在施援手,是吗!?其实大都是空话,到时候若子女真的遇到了难处,恐怕父母比谁都急,这样的思维和传统,也是造就啃老风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年轻父母的潜台词已经很清楚:就这样么一个孩子,辛苦来辛苦去还不都是为了他(她)?你瞧,又一代子女提前被准备啃老了!

     啃老的情况有多种,上面所谈的“被动啃老”是一种。父母本来就很富裕,财富过剩,自然就要让子女去啃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一种;当然,子女好吃懒做,无能力单挑生活面对现实,不想太苦却必须啃老的现象在现在很普遍。对于被啃的父母来讲,他们心里想的更多的不是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归结为社会现实太残酷,而子女太嫩一时没办法峰回路转,所以必须倾囊相助;自己都一把老骨头了,花多花少无所谓了,孩子的路还长,而且是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希望,是他们的希望,不能让希望受损,所以这也助长了啃老族更加依赖老父老母的风气。

     但我们在现实中还看到很多这样的子女,不靠父母一分施舍和帮助,即便是苦到极致,也藏在心里,靠一己之力出人头地。这样的子女俯拾皆是,有不少出生在富裕家庭甚至豪门;但同时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是无靠可依,横竖死活都要靠自己的子女。他们不是不想啃老,是没一点啃的余地,没有条件啃老,更没有机会啃老,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子女,是中国最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

    我是属于想啃老而没得啃的子女。从拿到大学毕业证的那一天起,我就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至今也是!上完大学花费,其中有一部分是父亲打欠条东借西借凑的。我上大学时,时家里经济正是紧张的时候,钱不可能光花在我一个人身上。    

    其实很想啃老,看到别人父母都那么“阔绰”,总是很羡慕。由于自己没底子,没条件可啃,所以,婚姻问题迟迟不敢解决,应该是很晚婚型,属于计划生育政策应该重奖的类型。当结婚买房装修置业的时候,一大笔的开支,突然而来的一大笔开支急得我都要跳海了,虽然自己有一些积蓄,但还很不够,父母仍是无能为力,他们也间接表达过自责。说实话,我当时一急还真有过那种埋怨父母的罪恶想法,不过很快一闪而过,到最后还是自己逼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一切。

    现在,我也做了父亲。自己一直无条件啃老,所以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像自己曾经那么受委屈,比如他去年上幼儿园了,我自然给他找了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收费高点也觉得值了。虽然也盘算着把他培养成一个自立自强、不啃老的男子汉,可这只是目标和远景。你这样想了,不见得就能百分之百的实现,其实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和祖祖辈辈千千万万个父母一样,做好了“为子女而努力奋斗”的准备!如果说这是一种误区,那为何一代又一代在重复着这个误区?我想90%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去受。从这个层面上讲,啃老之罪何尝不是父母自己培养出来的呢?

    不要简单地对啃老现象施以棍棒。在我们的国度里,在这样的时代里,它是必然存在,社会、家庭、父母、风气和教育都有责任,不要把罪责一股脑全推给正在啃老的子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