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华独秀/文
已经进行了11天的亚运会,在金牌拿得不好意思的情况下,被很多人用遥控器一晃而过,转向其它台去看电视剧去了。亚运没了中国,肯定像个跛脚的马,但如今因为有了中国,却像独角戏,在金牌奖牌总数上不再有悬念,尤其是GDP不断冒尖的情况下,尤其是中国随便一个大城市都可以办亚运的情况下,外国随便一个运动员都把中国《义勇军进行曲》唱得滚瓜烂熟!这或许是亚运因为有中国参与的意外收获。独孤求败,让作为观众的中国人,看隔几分钟就奏一次国歌,反而觉得很不好意思。
刚看了刘翔在广州亚运赛场上一骑绝尘的胜利。
许多人很兴奋,解说员很兴奋,扛摄像机的和提问的记者很兴奋,兴奋得忘了给身边的史冬鹏多些镜头。我不怀疑刘翔的能力,尤其在亚运赛场上,他只要发挥正常就可再奏一次国歌,而此时我最想看的是另一个中国选手史冬鹏,赛前被视为刘翔“死敌”的史冬鹏。我想看他整个过程的表现和赛完后的表情,可央视的直播镜头没满足我这个想法和愿望,我敢说很多人都这么想。虽然史冬鹏紧随刘翔和刘翔一起双宿双飞,可后来的万千宠爱还是给了刘翔。而网上专题中的大标题,只谈刘翔,却鲜有史冬鹏,关于史冬鹏的写真文字,在内文一带而过,你还得仔细寻找!
如果说几年前我们为刘翔发狂发疯都不为过,毕竟他是全亚洲的尤物,千百年来,真正的摘掉了在田径短距离赛跑中“黄皮肤不行”的帽子。刘翔给全亚洲出了一口恶气,我们有理由把这个宠儿捧在手心里!在经历了北京奥运的意外后,失落和低落侵袭过每个关注刘翔的人,一番口舌之争和大反思后,大家似乎明白了刘翔只不过是个人的道理,其实就应该这样冷静。在没有刘翔的日子,许多人把目光转向史冬鹏,聊以自慰,但嘴上在为史冬鹏加油,心里想的却是刘翔,心猿意马;刘翔重上战场后,直播镜头却很快忘了史冬鹏。
突然想起新华社记者杨明“唯金牌论”挑起的口水战,竞技场越来越功利了吗?刘翔一个人还在承载那很脆弱的全国人的梦想吗?也难为他了!他就像个面临高考的孩子,被望子成龙的家人要喝五六前呼后拥地捧着,幸亏他抗压能力尚好,溺爱的泥石流还是没能击溃他,13秒09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刘翔早都过了“高考”,上了“大学”,亚运之后,他最需要的就是一次世锦赛或者奥运会的冠军来证明他在经历北京奥运折翅之后,依然具有王者风范,而且非常厚实坚挺,这是压力和挫折的煅造之作,更加锐利无比。
同时,我们很希望还有史冬鹏,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刘翔在中国出现,即便不像刘翔那样锋利,起码有一大批好钢材值得去锤炼。刘翔时代很快会过去,下一个会是谁?这才是“宠爱”刘翔的言外之意。不妨把镜头越过刘翔,照向那蕴藏的惊喜,给他们以鼓励,也给大众以信心。
看广州亚运,最不好意思看的是金牌榜,最想看的是哪个我们从来都弱的项目出现了惊喜和奇迹,还有,看到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被哪个国家给冷走,往往在这时,反而有种拍手的冲动。而对于女排、女足等纠结百转的比赛,也让我们深深尝到一味宠爱的苦涩。
酸甜苦辣的中国体育,就像我们自己,五味杂陈,感谢新华社记者杨明的突然提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