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围城》其实就是一群硬汉的哭戏

(2009-12-16 22:28:04)
标签:

十月围城

三枪

李宇春

谢霆锋

甄子丹

影评

一华独秀

贺岁片

文化

娱乐

分类: 明星动态

 ★★★贺岁电影大战之我见★★★

 

 

□一华独秀/文

 

 

     看了《十月围城》,意犹未尽之时有了以下想法。

     这是部商业片,更是部主旋律片,就像另一部《建国大业》——不是吗?爱国救国的崇高主题,仁人志士的舍生忘死,各层民众为自由民主而战的积极态度,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前奏,国父孙中山……整个片子主题导向阳光,催人奋进,尊重史实,还原历史,寓教于乐。请给《十月围城》主旋律片的待遇,像《建国大业》那样礼遇之,免费推荐给各界民众去观赏。

    以后主旋律商业片也可以像《十月围城》那样去拍,兼具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十月围城》和《三枪拍案惊奇》在结构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是两部类型截然不同的影片,但都是“两段式”结构。《十月围城》前一个小时是剧情片,后一个小时是武打片;《三枪拍案惊奇》前45分钟是喜剧片,后45分钟是悬疑惊悚片。虽然结构上割裂,但没有影响完整性。

 

    《十月围城》其实是一群硬汉的哭戏。片中十多个主要角色,尤其是正面角色,来自不同阶层,为了同一个目标——保护孙中山,而走到一起,秉持推翻帝制救国救民、追求民主自由的信念,深明大义,个个精英,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为中华之崛起而前赴后继。按常规思维,个个应该视死如归,面对一切困难面不改色,铁面无情,硬死不流一滴泪,天塌下来不动容。可影片创造性地还原每个义士最人性化的一面——革命未成多艰险,男儿有泪更要弹。《十月围城》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两场哭戏,这些哭戏贯穿全剧始终。商人王学圻哭了,哭出了一个商人的良知和失去儿子的悲恸;“少爷”王柏杰哭了,哭出了一个革命者的义无反顾和对死去车夫的同情;车夫谢霆锋哭了,哭出了他对主人的忠诚和对爱妻的眷恋;赌徒甄子丹哭了,哭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可贵和内心深处一直未冥灭的慈父情怀;戏班班主任达华哭了,哭出了对革命的无尚支持和对爱女的殷切期望;“乞丐”公子黎明哭了,哭出了对爱情的义无反顾和不甘沉沦的惊人质变;少林和尚巴特尔哭了,哭出了一个行者的豪爽和对信仰的告慰;“革命党”梁家辉哭了,而且哭了不止一次,哭出了一个革命者的执着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为三民主义而奔走的“孙中山”张涵予也哭了,哭出了对革命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牺牲的仁人志士的悲恸哀悼……

    每个硬汉都流泪了,如此集中的男人哭戏还是首次见到。哭戏是《十月围城》除了武打外最大的看点,虽然多了些,但多而不滥情,因为每个人的哭戏都有很好的铺垫,都有不同的背景,都由不同的表情和行为来表达;每个男人都在哭,哭出了义薄云天的气势,哭出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气氛,虽悲戚冲天却又催人奋进,给人精神上深深的安慰。

    哭哭啼啼本来是女人的强项,《十月围城》却把男人描绘成泪腺发达的主角,非但没有不伦不类,反而成为美化角色、表达人物内心、提升剧情感染力最为成功的技巧,实在是一大创举。把这么多男人的哭戏能处理得相对合情合理,实是导演和编剧功力的体现。

    《十月围城》势必会成就这个贺岁档最正面也是最热门的话题,一群硬汉用泪水成就的精彩,将会获得口碑和票房双重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