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伟平“独霸”张艺谋或许会害了张艺谋

(2009-12-14 00:12:20)
标签:

张艺谋

张伟平

新画面

三枪

冯小刚

华谊兄弟

影评

文化

一华独秀

娱乐

分类: 明星动态
★★★贺岁电影大战之我见★★★

前传:友情岁月之有话好好说(1990-1996)

张艺谋和他的幕后老板哥们张伟平

 

图文:《芭莎男士》派对-左起王中磊史玉柱王中军冯小刚

华谊兄弟总经理王中磊(左)、总裁王中军(右二)和冯小刚(右一)

 

□一华独秀/文

 

     《三枪拍案惊奇》又将张艺谋推入一场万劫不复的骂战中。一个为电影理想而孜孜以求的“闷葫芦”,愈挫愈勇,从《红高粱》一直被骂到今天的《三枪》,张艺谋一直很少在人前辩解什么,他用老陕那种特有的闷和忍成就了华语娱乐圈一个特有的“骂文化”。这个“骂文化”已经成为时尚,即就是骂张艺谋成了时尚。这个“骂文化”也可解释成为,谁骂了张艺谋谁就高人一等,谁就显得很有文化、很有智商。怪不得那么多人在骂张艺谋,有些所谓的专家、影评人或者文痞干脆上升到对张艺谋人格和人身攻击。

   

    在《三枪》热映之际,顺便扔一块砖砸着了两个骂张艺谋显示高深的影评人,一个是那个叫什么曾什么航的,写了个博文认为《三枪》反映了张艺谋一贯的“性压抑主题”。如果搞标题党也就罢了,可文章通篇的论调,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对导演人身、生理机能和人格的评判和攻击。还别说,这个“性压抑”说还真别致高深,不是一般人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来的。可惜呀,这个曾某人至今未获封性学大师真是屈才了!怪不得看“白云”出书都出到《月子2》了,便连忙赶时髦也写了本“关于男人与野生动物”的书(书名看上去很兽性)到处张贴叫卖。

 

    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叫韩寒的80后作家,给《三枪》打了1分,顺便写了篇影评。虽然言语没有上面那位“兽性”,却是在通篇抱怨老谋子的土里土气,认为《三枪》只适合“土里土气”的县城人看,感情这位文学愤青祖上从未在大城市以下的县级单位生活过,认为县城的人永远土里土气,只配看二人转和小品!中国作协会员韩某人的意思是张艺谋应该把《三枪》拍成一部“钢琴名曲演奏会”或者意大利歌剧或者国粹京剧那才适合他这个非县城人士观看。这位“文坛才俊”还说《三枪》里老赵的徒弟都不会走路,照这厮的逻辑,是不是说演憨豆的那个演员很白痴?不仅不会走路,而且很弱智?是不是T台上的模特都是一帮只会夹着尾巴走路的女人?真不知道中国作协当初是怎么审察这个人的,写个影视评论连场合都搞不清楚!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在骂张艺谋?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张艺谋的背后支持者——新画面老总张伟平。这位商人在《英雄》诞生之前几乎是隐身于张艺谋身后的。他投资了张艺谋绝大部分电影作品,以至于到了现在,他一直“独霸”、“独享”张艺谋。他利用商人敏锐的嗅觉,和对文化的崇拜,以金钱铺路,将张艺谋推上华语电影艺术的殿堂,让张艺谋很好地实现了大电影理想,不但在艺术上获得空前成功,而且在商业上也开创了成功的先河。张艺谋带动华语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获得一个又一个赞誉和奖励,让世界通过电影艺术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张伟平这个幕后推手功不可没。可自从《英雄》开始,张伟平这个幕后推手彻底走到台前,一方面成了张艺谋电影的代言人,而且成了张艺谋的“传话筒”。他不但投资张艺谋的电影,而且利用商业手段为张艺谋的电影开拓票房市场。如今的情况是二张顺序对换,张艺谋虽为导演,看上去却像个幕后工作者,不声不吭;而张伟平似乎成了台上的旦角,好坏都他说了算。说《英雄》如何如何好的是他,最后又承认《英雄》等大片犯形式主义失误的也是他,搞得张艺谋面对媒体时不能畅所欲言。

 

      张伟平全权投资张艺谋电影,如今已经演变成张伟平不仅要替张艺谋推荐演员,而且还“帮”张艺谋“润色”剧本。对于张艺谋拍摄电影过程中一些细节进行干涉,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大家视为“诟病”的爆乳现象,如果没记错的话,张艺谋被媒体逼得没办法的情况下承认这是张伟平的坚持而为,原因是市场票房第一。12日,张艺谋率领《三枪》主演赴上海宣传,面对媒体,张艺谋道出了一个事实: 起初购买美国影片《血迷宫》,“买这个本子的时候,真想就找孙红雷拍这么一个黑色惊悚片。但老板说啦,这在过年的时候,你让大家看到结尾特别压抑,不合适!后来就开始想,要加入喜剧的元素。”张艺谋说。有了喜剧的构想,再加上一向会算市场的制片人张伟平找来了小沈阳,于是《三枪》变成了一部故事黑色惊悚,但风格却很二人转的影片。可见,《三枪》拍成现在的样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张伟平左右的结果。当初张伟平向老谋子举荐小沈阳等二人转演员,张艺谋都很吃惊,可后来还是听了老板的创意,权且当做是自己一次尝试和转型吧!因为老谋子手里是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剧本和创意拿得出手。奥运后,大家都眼睁睁等着张艺谋上菜呢!如果没有后台老板在前面压着,张艺谋甩开顾虑操作《三枪》,肯定也不是现在的样子。

 

     出于商业目的,张伟平的市场运作和炒作方式无可厚非,但当他过多干涉张艺谋的创作并不断唯市场是图时,张艺谋在后台老板面前也只能束手束脚了。而张伟平假以张艺谋的名义不断热炒话题掀起网络骂战达到泛滥时,对张艺谋和电影的艺术性都构成很大的伤害。张伟平出于市场考虑放出去的一些话题和风头不见得就是张艺谋情愿表达的。但张伟平一而再地向媒体强调他和张艺谋的哥们弟兄情谊和默契,让大众看到穿着一条裤子的“二张”。张伟平用豪言壮语和壮举一层层地为张艺谋裹上商业的外衣,那个纯粹的张艺谋渐渐被淹没。与其说是张艺谋不会讲故事了,倒不如说张伟平制造的虚势太过火了,导致产品和宣传口径上的严重脱节,进而造成观众认识的巨大落差,招致一片骂声,张艺谋则成了一个挨骂者!这几年,张艺谋和张伟平在商业电影上取得巨大成功,但似乎却让那个艺术的、对剧本追求完美的张艺谋越来越找不着北了!

 

    与二张模式相似的其实还有华谊兄弟和冯小刚之间的合作。但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的合作模式与二张有着本质区别,也就是人的关系上的区别。张伟平和新画面玩的是张艺谋一个人,更像兄弟俩过日子,张伟平其实才是老大,最终还是张伟平说了算!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合约签得很明白,合作不掺杂那么多的私人感情,市场当然是大头,但冯小刚获得他作为导演更大的自主权和支配权。华谊兄弟从来不去抢冯小刚的风头,该冯小刚出头的,他们决不去指手划脚。二王在话题炒作上始终很低调,一切都让冯小刚去面对。这就是“距离美”,看得清也看得明白!再者,华谊兄弟是个经纪公司,旗下有许多艺人和导演,冯小刚只是一个骨干,在拍电影一事上集思广益,准备充分,而且资金来源面广,参与的人和公司也多,这就为一部口碑不错的电影打下了基础。看看今年的《风声》,是不是华谊集思广益的成功范例?为何冯小刚收获的骂声远远少于张艺谋?这里面固然有观众期望值高低和张艺谋高处不胜寒的因素存在,恐怕也与二人的幕后班底操作手法有关系。张伟平对张艺谋的“独霸”可以省略许多中间环节,但也可能导致衍生出不少问题。张艺谋被骂声围困了好几年,幸亏来了个奥运,没有了张伟平后顾之忧,没有了市场票房考量的包袱,张艺谋只需要尽情发挥他的艺术才华和想象力,把他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终于成就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开闭幕式,谁说张艺谋老了?谁说他没有激情和活力?

 

     一个《三枪》又让张艺谋回到了挨骂的境地,先别忙着说老谋子江郎才尽,只是这个尝试没对上观众的胃口,新的东西是有的,老谋子的功力和优势也随处可见,这就对了。究竟张艺谋何时才能获得大面积的掌声和肯定?如果还这样“二张”下去,恐怕也得到他去世之后!

 

     张艺谋不是传说,也许他周围粘着的东西会慢慢让他变成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