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眼看彦群
题图:在西安时,和文彦群(右)在其办公室留照,已有10年了。如今文氏已贵为中学办公室主任,更是闻名文学圈内的“铁杆贾迷”,藏书丰厚,著文立说笔耕不辍,有数十篇佳作发表于报刊,前不久出散文集《情谊如酒》,属西安新一代文学青年系列丛书之一,受到有关方面重视,并于书问世后开研讨会。文氏如今有房有妻有子,为人随和大方,喜书画棋牌抽烟麻将美女,谈笑有鸿儒,往来不拒白丁,多为西安乃至全国各地爱好文学之痴,亦不乏其他行业达人,日子平实而怡然自得……
□罗朴华
和彦群交往这么多年,他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在证明:人不可貌相。
现任西安市第90中办公室主任职务的文彦群和我一样,生长在沟峁纵横的黄土高原农家。干馍冷面吃大的他至今还操着一口家乡话,每次拨个电话过去,听他嘻嘻哈哈,熟悉而独特的声音自然也成了一种愉快的调剂。
18年前同上高中的彦群和我同级不同班。我在所谓的重点班,他在普通班。学校的这种班级分治并没有妨碍我和彦群“越界”成为“臭味”相投的朋友。基于共同的爱好,我们俩在班级相连的楼道上握手了,那一刻现在想起来很清晰很震撼——彦群明显矮我不少,头发留得很长,后边的头发盖住了领子,像刷子一样把领子沿刷得明光发亮。他的胡子留得比较讲究,鼻子下是一拱桥型,下巴有一小撮,一根香烟在双唇间晃来晃去。我当时的想法是,这家伙怎么看都像个不良青年。那时正在流行郭富城和郑伊健,可我觉得他跟那还沾不上边,他应该把胡子剃掉,因为我从来不留胡子。后来一个和彦群熟的同学进一步给我提醒,说彦群笔法很厉害,文章很强书法很牛,我这才觉得自己误会了他的形象。
从此,文彦群开始了对我长达18年的影响。彦群饭量很大,吃饭排山倒海,不论什么五谷杂粮,吃得很有滋味;胃口好身体也壮实,看上去很稳当。彦群为人爽快,酒桌上意气风发,牌场上不偷奸耍滑;谁有个难处困处,他都会尽力相帮,所以人缘一直很好。彦群生性幽默,由于涉猎甚广,性格开朗,极好插科打诨之能事。不过他的幽默并非油腔滑调,不着边际,否则他不会成为办公室主任,更不会娶到现在这个贤惠的老婆。彦群不修边幅,多少年了总感觉还是那么本色,直到他当了教师娶了老婆,袜子衬衣很干净,头发胡子很顺溜;彦群事业在上升,人也在“天翻地覆”。前年回西安见到他,我的第一感觉是——他的老婆肯定贤惠能持家,因为男人是老婆的作品;他的工作肯定也干得不错,因为他如今西装革履,香烟的牌子也上了档次,接下来看到的事实也证实了我的判断。彦群曾经有过揪心的烦恼——出身贫寒却要在城里扎根的烦恼;貌不惊人,年届而立却迟迟不能获得爱情的烦恼;身为长子,早早担起振兴家业的烦恼……
18年过去了,再见彦群,他已经除却了这些烦恼。他已经成为学校里的中层领导,在繁杂的办公室事务中游刃有余。他老婆本分贤惠,孩子调皮可爱。他供弟弟读大学,为至今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尽责尽孝,一家人其乐融融。彦群一个月的收入并不高,可这并不影响他的情趣和斗志,闲了抽抽烟喝喝酒,打打麻将吹吹牛,练练书法写写文章,谈谈女人发发牢骚。在这样一个充满烦躁压力的社会氛围下,能这样生活,需要本事,更需要毅力。
18年来,彦群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死心塌地的热爱——至少在我看来,他做得有意义、有价值。在如今的西安文学圈里,彦群已经占有了他独特的位置,这个位子并非如雷贯耳的名气,也非作品齐身的荣耀。他已经用执着和虔诚在圈内渐渐树立起了一份难得的感动和赞许。对于那些名声大噪的文学大腕来说,他似乎还很渺小、很普通。但“贾平凹收藏者”、“铁杆贾迷”等称谓已经为西安文学圈内不少人所熟知。电视台的专访、报纸媒体的关注——彦群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文学信徒逐渐走向圈内大众视野。
一个人对文学的追求一般都是从对作家和文学家的崇拜开始的。记得在上高中时,彦群就在释放他对文学的狂热。早期的贾平凹作品集都被他用牙缝里挤出来的生活费一一收藏,其实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打造一个“贾平凹收藏者”的美名,他的行为纯粹是基于一种纯洁美好的追求。他在拮据的生活中把一本本书和一篇篇从报刊上剪下来的文章一一收藏积累起来,一有时间(包括在上不喜欢的课的时候),就拿出来欣赏、品味、模仿……这时的彦群,内心充实,生活也变得丰富,其个中的乐趣和蕴含的力量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深刻。
多年来,彦群几乎收藏到了关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切作品、专访和相关资料。于是,西安圈内不少著名作家一致认为,文彦群就是一部贾平凹活字典和资料库。在著名作家贾平凹本人见到文彦群后都无不感动和感叹,因为彦群所收藏的不少资料都是贾平凹本人手头所没有的。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收藏家”,老贾被深为感动。“收藏贾平凹”,使彦群被西安多家媒体和圈内人所关注,几家电视台和报纸曾对彦群的事迹做了关注和报道。而一些媒体在做关于贾平凹的报道,需要素材时往往会想到文彦群,因为他是“贾平凹资料库”。渐渐地,文彦群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爱好和智慧找到了一个准确的位置。在贾平凹先生和文彦群的几次会面中,老贾的感激和赞已经足以诠释彦群这份执着的价值。除了贾平凹外,西安圈内其他作家也对彦群颇为关注,甚至如今都成了朋友。
像当初挑夜战拼高考一样,彦群在认真地笔耕文学。勤快善学让他的文笔在潜滋暗长,让他的文学功底越积越厚实。从随笔到杂谈,从现代诗到旧体诗,他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飞跃。如今的彦群已有数十篇文章见诸报刊杂志,他在写别人,同时也被别人写来发在报刊上。他发表的文章数量并不是很多,但篇篇有思想、显功力、见进步。他的文风质朴而清新,平实中透着玲珑。曲折的经历、广阔的天地和执着的精神成了彦群不断挑战自我成就梦想的巨大推力。
彦群的圈子和视野日渐宽阔,诸多作家的赞许证明了彦群在文学道路上闯出了价值。在平淡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他的理想,并在不少人的误会中孜孜以求。彦群几乎不计成本的做法曾遭到周围一些人的质疑,带不来收入和外快,且劳心伤财的做法到底值不值?现在看看,值与不值已经一目了然。
每天,隔着千山万水,打开电脑阅读彦群的博客,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作为在高中一起战斗过的陈年老友,我很欣慰,彦群在坚韧中进步,并且收获颇丰!他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在收藏别人的痕迹,也在升华自己的价值。平淡的生活,有了事可做,且乐此不疲,鞠躬尽瘁,有多少人会羡慕。彦群在用踏实的步子大写着坚持的巨大意义。没有几个人不会做,但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这就是彦群牛出来的精神。我做不到彦群所做的,毕竟我们不是一个脑袋,但我能欣赏他所做的,并以此来提醒自己,督促自己,以小搏大,这是我的本事。
加油,彦群!谢谢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