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在广州时,一直盘算着去海南看看,因为很近,且海南是我一直想去看看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最大的特区,热带风光、海洋、椰风、热带雨林、黎族风情等在中学时就向往已久……
后来在一个假期,自己孤身一人拎了个包,带了两件衣服和一些盘缠,从广州坐车到了雷州半岛的湛江徐闻县海安镇——这里是由海上通往海南的通道。
我上了船,经过56分钟的航程,巨型客轮越过琼州海峡到达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新港港口。从这里上岸后,立刻被海口美丽的城市风光所迷,当时12月10日,刚刮过台风,还在下细雨,雨飘在脸上很舒服。而当时的北方已经在北风吹雪花飘。而这里还是到处葱绿生机盎然,好一派热带风光。在海上时,在船头已经领略了琼州海峡的大海的蔚蓝。因为刚刮过台风,海浪还很大,船在颠簸,许多乘客晕船而呕吐。也许是我的心情很兴奋,一直没有晕船。海上的风光真是太美妙绝伦了,蔚蓝、广阔、壮美。记得第一次看海是在深圳,那里的海与这里比起来简直差的太远了,不论从视野、海水质量还是沙滩的柔美来讲,深圳的海差了。
后来,中国乃至世界最美丽的海、海湾在海南的说法在我的眼里也被证实。
海口是个休闲而美丽的省会城市——城市绿化率达到近百分之50,这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首屈一指的。海口到处是绿化带、大小公园。海口散落在居民小区、主干道等处的大小公园绿随处可见。海口也是独一无二的滨海省会城市,也是全国空气质量最优的省会城市,海口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其他的污染源很少。海口的常住人口170万,人不多不少,于是没有北京上海广州那样恐怖的交通问题,也没有到处人山人海的烦躁。海口的环境保护走到了全国前列,这为它以后的发展积攒下可贵的资本。
海口是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环境和风光成了王牌。虽然经济没有其他沿海省会城市那么强劲,可人少城市空间大成了独特的优势,就像新西兰、巴塞罗那和夏威夷,城市发展的代价和问题相对少得多。未来15年,海口还是突出环境建设,把人口控制在250万人之内。这时明智的!
当然,海口还有诸多缺点,比如与省外的交通问题制约了海口更快发展。一条琼州海峡带来交通成本增加,坐飞机是很便捷的,可成本太高。坐火车时间则太久。坐汽车要过海,遇到台风则要停等。当然,这些问题是很快要解决的。跨海轮渡铁路在2003年通车后,跨海通道(海底隧道或海上大桥)项目已经前期启动了,到时,困扰海南的交通问题将全部解决。海南会迎来再一次发展高潮。
海口以最快的速度接纳了我。在海口工作几个月后,我决定留在这里。很快我请假回到广州,退掉租房将行李打包托运,把在广州的一切又运到了海口……
在海口这个移民城市,将近一半人来自内地的其他省区。这里像深圳一样,是一个全新的以移民文化为主的生活区。没有排外、没有乡下城里的歧视,大家在爱好和追求上高度自由互不干涉。这里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普通话盛行、海南话(属于闽南语系)、广东话、东北话、湖南话、四川话……都有自己的市场。没有那个话是纯粹的绝对优势。这里的陕西人不少,每年中秋举行的陕西同乡会大聚会,可谓洋洋大观。这时大家开始大说陕西话,谝得热火朝天。海南陕西同乡会记录在册的陕西人有几千人,那没有在册的难以统计。
在海口我一呆就是7年,这里结束了我漂泊的生活,给了我老婆、房子、还有一个完整的家,人生的一切逐渐走上正规和成熟。
我在海口落地生根,有着天意、也有着自己的决心。当时神差鬼使来到从广州来到从来都没见过的海南,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这似乎也是天意。后来在回广州拉行李时,广州的朋友都非常诧异和吃惊,他们不理解我在广州好好的怎么又跑海南去了。可我还是决心走这一步。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在这短短的几年完成了人生的几件重要的大事——结婚、置业、生子。这些在我南下之前,是从来没有好好考虑和奢望过的。在海南的这几年,我几乎每年都要回陕西看看,因为那份故土情结,我感谢海南,更感谢故土,因为这两者的结合给了我的现在,给了我一个明朗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