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长廊彩绘中最容易被大众认出人物的就是《西游记》故事的画面,因为孙悟空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西游记》的故事也是老少皆宜,基本都耳熟能详。
▲千里眼顺风耳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石猴出世惊动了玉帝天庭,玉帝派千里眼顺风耳出南天门观察,弄明白了因由而放任其自生自灭。
▲这是颐和园所拍画面
▲应该是源于此画面
玉皇大帝接到龙王和阎罗的奏本:三百年前花果山天产石猴在下界修炼成仙。它不但抢走了龙宫的定海神针金箍棒,还到阴间强销死籍,恳请调遣神兵,收降此妖。玉帝正欲遣兵,太白金星提出了招安的主张。玉帝深表赞同,当即招安猴王。猴王随太白金星到天庭,被玉帝封为“弼马温”,后得知此官位没有品级,返回花果山去了。
回花果山后在众猴的朝拜下,做起了“齐天大圣”。玉帝闻知,当即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哪吒三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即刻兴师捉拿妖猴。一场恶战之后,天兵天将非但未能拿住猴王,哪吒的臂膊反被猴王一棒打中。负痛逃走。猴王在后面喊道:“快回去对玉帝说,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让我替他养马?我要做齐天大圣,若他不依,我就打进灵霄宝殿,让他的龙位坐不成!”
▲悟空战败哪吒
▲大闹蟠桃会
玉帝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第二次招安孙悟空,封他为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并让他去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听说吃了这里的仙桃,不但能与天地同寿,而且可以成仙得道,就放开肚子吃起来。王母娘娘为了宴请四方众仙,要在瑶池开一个蟠桃盛会,她派了七仙女去桃园摘取仙桃。仙女们来到蟠桃园,想不到满园的蟠桃树上,青的多,红的少,摘了半天,也只摘了小半篮。众仙女正在议论,不想却把树梢上睡觉的孙悟空惊动了。悟空听说王母要办蟠桃会,却没有请他“齐天大圣”,不由得心中火起。他使了个“定身法”,七仙女被定在园中不能动弹,自己却一个筋斗,朝瑶池闯去。来到瑶池,悟空拔下两根毫毛,吹一口仙气,变作许许多多的小瞌睡虫儿,不一会儿,准备宴会的人全都东倒西歪地睡着了。悟空一阵狂饮痛吃。酒足饭饱后又拔下毫毛,变作一个口袋,把好吃的东西装满,想带回去给小猴子们尝尝。
▲盗仙丹
大圣喝了个半醉,摇摇晃晃地走错了路,却撞到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把葫芦里金丹都倒出来,象吃炒豆儿一样吃了个精光,酒醒后自知闯下大祸,再次逃回花果山。
▲八卦炉
玉帝闻知后暴怒,倾天宫之兵将,二次围剿花果山,捉拿猴王。猴王因被金刚镯打中头,被二郎神率领六圣擒拿。押上天庭,斩妖台各种刑罚都无法伤到猴王分毫,于是太上老君将猴王带回兜率宫,放进八卦炉里炼丹,猴王因躲在巽位,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炼就火眼金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