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2020-02-26 08:15:12)
标签:

走进首都博物馆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分类: 参观、戏剧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这个展览以北京宋辽金至明清时期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瓷器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发明,它集独特的材质、莹润的釉面、完善的功能、丰富的造型、多彩的装饰于一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艺术魅力令世人折服。宋、辽、金的瓷器在古老的燕京都可寻其踪迹。元、明、清三代,北京宫廷大量需求高级精美瓷器,在景德镇设立皇家制瓷机构,直接促进了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的历史性大发展。这期间,代表着当时世界制瓷业最高水平的景德镇瓷器源源汇聚京城,形成今日北京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宋代形成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相继而起,产品典雅精美、格调清新。辽代瓷器风格粗犷、豪放,表现出了鲜明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金代所辖北方各地瓷窑在原有成就下不断发展,形成独特的釉色、造型及装饰风格。北宋名窑艺术珍品,通过榷场贸易和宋辽使节在辽南京(今北京)集散,宋辽金瓷器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白釉鸡冠壶 辽 此壶是模仿契丹民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保留有游猎生活的形迹。辽代瓷器中这种类型的壶通称为“鸡冠壶”。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白釉刻双凤纹盒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白釉瓜棱罐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缸瓦窑白釉刻莲瓣纹瓶 辽 缸瓦窑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缸瓦窑屯,是辽地瓷器烧造的重要窑场之一。主要烧造白釉、白釉黑花、黑釉瓷及三彩器。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酱釉猴妞盖鸡冠壶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白釉鸡冠壶 辽 此壶为鸡冠壶的一种形式。因形似马镫,也有人称“马镫壶”。辽代瓷器常常表现出适合于契丹游牧民族生活的特征,这些器物便于携带、适于骑马射猎生活需要。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龙泉务窑白釉刻菊莲纹葫芦式执壶 辽 龙泉务窑遗址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是契丹王朝在南京地区的瓷器烧造中心,以烧白瓷为主。龙泉务窑处于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地带,在瓷器造型及制瓷工艺上表现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特征。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耀州窑青釉鋬金洗 金 此洗口沿一侧有月牙形鋬耳,耳下附有环形系,故称鋬沿洗,是金代典型造型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临汝窑青釉胆式瓶 金 金代制瓷工艺的改进,南北文化的交流,形成独特的瓷器的釉色、装饰及造型风格。胆式瓶曲线优美柔和,是金代典型器型。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金 钧窑创烧于北宋末年,以烧造天蓝釉瓷为主,并兼烧青釉瓷,釉色淡雅匀净,烧造品种丰富。此炉外底无釉,墨书“庆寿水路供圣”六字。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黑釉胡人驯狮纹枕 金 金中都城内不仅居住着许多隋唐时期幽州胡商的后裔,还有来自中、西亚各国和地区的使节、商贾、工匠和艺人。此枕所反映的正是昔日中亚艺人驯狮杂技表演的情景。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故事枕 金 磁州窑瓷器素以富有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而著称,尤其是瓷枕画面多取材于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此枕运用传统的水墨技法绘画,枕底有阳线双边楷书“王氏寿明”印款。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辽 此梅瓶造型出现于北宋,成为“净瓶”,为盛酒器,以其挺拔优美的造型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清代多用作陈设器或插花,因瓶口较小仅可查梅枝,成为梅瓶。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耀州窑月白釉刻花卧足钵 金 月白釉是耀州窑创烧的一种独特的釉色品种,始于北宋晚期,流行于金代,以乳白色为基调,白中略闪暗青色,恬静温润,有如冰似玉的效果。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龙泉务窑三彩菩萨像 辽 辽三彩是收唐三彩的影响而产生的,多用黄、绿、白三色釉。次菩萨像头戴花蔓冠,宝缯垂至肩部,上身横批天衣,胸前饰璎珞,下身着大裙,腰间有蝴蝶结。结跏趺坐。通体施黄绿琉璃釉,明亮光润。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黄釉凤首瓶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 北宋 诵经壶做成童子形象,童子束冠,闭目;以双手捧着翻卷的经卷为壶流,经卷中心孔作壶嘴,身后有柄;人体中空为壶腹,头顶部有孔用来注水,底部略呈六棱形。此壶在造型上构思巧妙,制作上胎釉精细,充分体现出制瓷匠师的高超技艺。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凸花莲纹盘 宋 青白釉又称影青,是介于青白之间的一种釉色,青中有白活白中有青,故称青白釉。此盘釉面莹润,釉质澄澈,花纹清晰。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磁州窑白釉划花莲瓣形枕 宋 磁州窑是北宋、金时期著名的民窑,中心窑场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彭城镇。北宋始烧,主要生产素白釉瓷,并有白釉划花、刻花、剔花等装饰,尤以白釉黑花最为出色。花纹洗练生动、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此后各个窑场都有烧造。枕一般有实用器,也有的用作随葬品。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黑釉碗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印花芦雁穿花纹碗 宋 宋代定州以缂丝而闻名,定窑印花瓷器直接来源于缂丝的灵感,将缂(音丝纹样局部移植于瓷器。次碗纹饰是用模具压印而成,显示出定窑印花技艺工整精巧的特点。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鼓钉盒 北宋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提梁壶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刻莲瓣纹“”字款盖罐 北宋 此罐底部刻“官”字款。部分定窑瓷器上刻有铭文,出土及传世定窑题款中还有刻“新官”、“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定州公用”等铭文。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炉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越窑青釉划花托盏 北宋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越窑青釉划花宴乐人物纹注壶 北宋 注壶、温碗与盏、托组成一套酒器,注壶与温碗合称注碗,盏与托合称托盏。注壶放于温碗中用于温酒,盏用于喝酒,这种组合的酒器流行于五代、宋、辽、金时期,一般为注碗一套,托盏两套。青釉温碗、注壶与托盏同出土于韩佚墓中,推测为配套使用。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越窑青釉划花对蝶纹葵口盘 北宋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划花萱草纹碗 宋 定窑与汝窑、官窑、哥窑、钧遥一起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晚唐五代时多仿金银器造型,北宋早中期定窑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胎质坚细洁白,胎壁轻薄,一度被选为宫廷用瓷。北宋后期到金代,以精美的刻花和印花取胜,题材也十分丰富。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耀州窑青釉团花八角盘 宋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县黄堡镇,唐代始烧,北宋时极盛。宋耀州窑以青瓷为主,釉色青如橄榄。装饰以刻花、印花最富有特色,尤以刻花花纹活泼生动,刀法流畅,犀利洒脱。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瓶 辽 此净瓶为佛教用器。源于印度,僧侣游方时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贮水或净手。净瓶一般从肩部注水,从长长的管流中倒出。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及辽代。此净瓶的特别之处在于瓶体所刻“杜家”款。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耀州窑青釉刻莲瓣纹水盂 北宋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耀州窑青釉刻双鹤纹碗 宋 古人以鹤为仙禽,寓意长寿。耀州窑瓷器上常常装饰鹤纹,有吉祥之意。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酱釉盖缸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定窑白釉莲瓣盘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龙泉窑青釉凸龙纹盘 南宋 龙泉窑从宋代始烧,一直到清朝。南宋为龙泉窑烧制的高峰,采用薄胎厚釉的技术,多次上釉,烧出龙泉窑最好的釉色——粉青、翠青、梅子青。此盘心贴两条相向的翼龙,釉色青翠。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左 吉州窑白釉褐彩缠枝蔓草纹罐 南宋 吉州窑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是宋代著名民间瓷窑,剪纸贴花、黑釉木叶纹、玳瑁斑等黑釉器及白釉褐花彩绘为其代表品种。此罐周身绘褐彩缠枝蔓草纹,底有墨书“朱家功夫”瘦金体款。
右 白釉钵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壶 元  元代出现了一些符合蒙古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的瓷器造型,如多穆壶、僧帽壶、高足杯等。多穆壶是流传于蒙、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盛器,藏语称为“勒木”,蒙语中成为“东布壶”,内地称为“多穆壶”,一般用于盛酥油茶,通常应为木或金属制成,瓷壶仿木或金属制品而烧造。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串珠纹玉壶春瓶 元 此瓶撇口,细颈,鼓腹,圈足,通体施青白釉,采用贴花和串珠式装饰手法构成覆钟纹和如意云头纹,并饰“寿比南山和“福如东海的吉祥语。腹下部贴有花卉装饰。串珠式装饰技法在元青白瓷中比较少,故此器是研究元青白瓷装饰题材和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胆式瓶 元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僧帽壶 元 僧帽壶为西藏喇嘛使用的宗教器皿,因壶口酷似僧帽而得名,一般为金属制品。瓷质僧帽壶的烧造最早见于元代景德镇窑。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莲花纹三足炉 元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刻牡丹纹双耳扁壶 元 此壶椭圆形盘口,束颈,扁圆腹,高足。颈两侧分别贴塑龙首曲柱式双耳。口沿及底足处各刻回纹一周,颈部刻折枝莲花,腹部刻划牡丹纹,足刻蕉叶纹和回纹。通体纹饰采用雕、刻、划、塑多种技法装饰。胎体厚重,造型古朴。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 元 此炉仿青铜器造型,腹部刻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饕餮是传说中一种贪吃的兽。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卵白釉凸花缠枝莲纹碗 元 此碗内壁花纹中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是元代军事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卵白釉“王白”款高足杯 元 卵白釉盘碗内壁多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是元代军事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除“枢府”字款外,还有“太禧”、“福禄”、“东卫”等款,而“王白”款极为稀有。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黄釉彩绘月映梅纹碗 元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红釉印花龙纹盘 元 红釉瓷是元景德镇创烧的新品种之一,此盘壁印有首尾相逐的暗龙两条,盘心印流云纹三朵,是景德镇红釉暗花瓷器的佳作。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花蕉叶纹觚(音姑)元 此觚仿商周青铜觚造型,撇口,长颈,折肩,小腹,腹四边出戟,平沙底,矩形孔,内为深挖足。内壁口沿绘卷草纹,外壁颈部饰蕉叶纹,腹部两戟间绘折枝菊纹,足部为覆莲瓣纹。青花色泽浓艳,白胎砂底,无釉处见火石红色,釉色光润,白中闪青。为景德镇窑制品。瓷觚始见于宋,元、明、清各朝均有烧制。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景德镇窑青花菊花牡丹纹托盏 元 此盏内底饰缠枝花卉,盏外壁和托内绘以“花盛叶茂的缠枝牡丹和菊花,寓意富贵吉祥。间以卷草纹、莲瓣纹、蕉叶纹,构图严谨,繁而不乱。胎薄体轻,小巧玲珑。
走进首都博物馆之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