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戏的鼓师:一人一鼓一钹控全局

(2013-03-26 06:28:06)
标签:

杂谈

文化

情感

分类: 藏族风情

     鼓和钹,我们看来简简单单的两件打击乐器,在藏戏表演中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演员在鼓钹声中转变情绪、剧情在鼓钹声中起伏,王子、公主、佣人、群众的鼓钹乐也各不相同。一场藏戏大大小小的情感便都在鼓师一手掌控中了。  藏戏的鼓师:一人一鼓一钹控全局
西藏藏剧团鼓师扎西旺杰
    很多人觉得过去演出传统的藏戏时,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实在太简单。这种看法,有对的方面,也有欠妥的方面。古往今来,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音乐的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节奏,其次是旋律与和声。传统藏戏的音乐伴奏,千百年来从其雏形发展到近代,只沿袭使用这两件打击乐器,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每出藏戏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等种种复杂情绪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实在不简单。传统藏戏只用一鼓一钹伴奏,是藏族人民不喜欢乐器伴奏?还是本民族没有能为藏戏伴奏的民族管弦乐呢?都不是。古文化灿烂的西藏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无论自身形成的民族民间乐器,还是从其他民族与毗邻国度传到雪域高原“安家落户”的乐器,计有拉弦、弹拨、吹管和打击等数十种之多,并不比国内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乐器少。

    传统藏戏特有的一鼓一钹伴奏,是在公元八世纪藏戏雏形产生之前就有了,经过其后一千多年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鼓点节奏。这些鼓点节奏,类似大型管弦乐曲中用来表现各种复杂情绪的伴奏织体,蕴藏着丰富多彩而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除了在唱腔和舞蹈中使用外,同时还起着描写环境以及衔接唱、念和统一节奏的作用。

    我援藏时,认识了在藏剧团工作了如今算来已30年的鼓师扎西旺杰,他敦敦实实的身材,嘴角上翘起的两撮胡须,在鼓声喧嚣时,总是随着节奏散发着无尽的活力。他从1983年就开始跟着恩师——藏戏老艺术家降村学习鼓钹演奏,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扎西旺杰这一辈子都会记住。

  扎西旺杰说是老师让他明白,全剧全由鼓师手中的那一鼓一钹控制,鼓师就是整个节目的指挥者。

  正是有了那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多年的演出生涯让扎西旺杰深深沉醉在鼓钹声之中。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每到一处演出时(一般都是室外),扎西旺杰就集聚起力量在鼓钹上敲打三通,那是藏戏表演前聚集观众的特种音符,附近的村民就立刻带着干粮和藏毯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每当这时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就充满了扎西旺杰全身,在接下来的藏戏伴奏中,他总是不知不觉地入戏。他相信只要自己融入了感情,敲打出的鼓钹声就一定会有生命和情感,这样演员也能很快入戏,观众才能受到感染。

  作为藏剧团惟一一名资深鼓师,也正是有了这份责任感,扎西旺杰在多年的演出中从未缺席过,他笑称鼓钹声已经成了自己的驱痛药了。扎西旺杰说有一次他生病了,本想请假休息,但是考虑到鼓师的缺席会让演出停滞,他仍然坚持随团演出。谁知一坐上鼓凳、敲打起鼓钹,扎西旺杰就立马来了激情,一场大戏表演下来病全好了。

    藏戏的鼓钹和鼓师很有特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