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颜纳新北京市健身器材运动器材育儿 |
分类: 一地鸡毛 |
http://s8/middle/56c565fbx9392b5118887&690&690
现如今全国各地各个小区都安装了一些运动器材,旨在为人们提供运动设施,初衷那肯定是相当地好,但是,说实话,自打有了孩子,我看见那些设施就总有不安的感觉,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天,那些器材可都是硬邦邦的铁做的,万一有孩子玩不小心受了伤,那恐怕就不会是小伤了吧?
果然,之前,在55姥姥家时,有位老人看到55当时正在那些器材上爬上爬下,就嘱咐我千万要带好孩子,她孙前几天就不小心把手夹进了其中一个臂力练习器的连接处,整整缝了十几针,孩子哭得都要断气了似的,作孽啊。
之于网上,这方面的报导就太多了。举不胜举。百度一下,成千上万条这方面的内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呢:有人疾呼:八岁孩子从小区健身器上摔下,谁该负责;有人诘问,四岁孩子,在小区健身器材上受伤,费用高达十六万,谁来埋单?可以说,很多市民,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对这些有人生没人管的铁制健身器材那真是怨生载道,担心多多呢。
以前,看到这些报道,我也就是跟着忧虑一下,议论几嗓子,但不曾想,事情终于还是发生在了我自己身上,上周日,带55在隔壁小区的儿童游乐区玩,那里除了一组儿童塑料滑梯外,还有很多铁制的成人健身器材,55和往常一样,玩了一会儿滑梯,便去那些健身器材上“一显身手了”,说实话,这些器材,他从两岁就开始玩,那真也是玩的很溜道了,旁边一个奶奶带一快五岁的孩子,没他玩得溜,那奶奶,看着55玩,说:“天,你太厉害了,都可以去表演了。”——他就是这么一匹“老马”了。结果,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当他在其中一个“拉背器”上爬上爬下,翻来翻去时,突然脚底一滑,身子闪了下,眼角便中蹭在了铁杠上,他当时就疼得想哭没哭的样子,他抬起头,问我破了没,我看了看,说,很疼吧?但是没破。——当时确实没发现破,但三五分钟后,血却慢慢地从眼角渗出来,不严重,但真的出血了。我吓坏了,搂着他看了半天,感觉没特别严重也就做罢了。孩子也就是孩子,肯定很疼,可是,他还是要在那玩,还是玩得很乐。只是等我回家上网一查我还真是后怕呢,你看,幸好只是伤了眼角,而不是眼睛内里;另外,网上说,很多铁制的健身器材长年累月地暴露在外,绣迹斑斑,万一受伤,其实很容易感染破伤风的。天,当时真看的我头皮发麻,脚底生寒呢。
你看看。就是这些铁制的运动器材说是“为民”,但其实,因为疏于管理和维修,在“为民”的同时,又给居民,特别是孩子带来多少安全上的隐患啊?
55受伤后,我就想,既然是“为民”,既然这些器材都是要安置在人群中,人群中当然就有孩子,那为什么有关单位就不能考虑周全些,在设计这些器材时,使用更安全更靠谱的材质呢?
为此,我又专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结果,查到这么一篇:
“广大居民在家门口的大众健身器材上热火朝天地锻炼,已经成了都市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但不少喜欢健身的人士并不清楚自己适合哪种健身器材,也不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更有甚者,许多儿童使用一些为成人设计的器材,造成了安全隐患。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健身器材的设计专家丁春雷和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的颜纳新。
看了以后,我对其中颜纳新的说法,颇有意见,什么叫“未满12周岁的儿童在使用健身器材时必须有监护人陪同,否则出现意外责任自负”,试问,谁家十一二岁,都上初中的孩子出门,大人还一步不离地跟着呢?孩子常常缺乏预见性,他不听大人的叮咛,玩了伤了,难道就是大人和孩子自己的责任吗?颜纳新的这种说法,明摆着是一种不负推脱的责任的说法!
至于设计专家丁春雷说的:“发达国家在安装户外健身器时,一般都会参照儿童的使用规格,另做一套与成人健身器功能相同的产品,以保证安全。”我觉得就更让人内心不平了,既然我们国家不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为什么还急着学人家呢?结果学了头学不到脚,好心办坏事,反给居民增添了不少烦恼和隐忧。
总之,实在觉得,有关部门有关人士着实应该把小区健身器材安全性这个事儿重视起来,把“为民”落到实处,若“为民”就真正“为民”,不要“为民”的同时,却又埋下了如此严重的安全隐患的种子!更不要让这些所谓的“为民”设施成了“伤民”的考虎。日日与虎同行,怕怕怕!
孩子他就是孩子,受伤之后,还是要玩,还是玩着乐着。
http://s13/middle/56c565fbx9392b511bc3c&69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