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1AvEW8zy785pxh2e216&690
《山东文学》2016年8月刊(下) 目录
特别推荐/
主持人·高艳国
004
红泥淖/北陵王
015
读写碎语(创作谈)/北陵王
016
天马行空的“红泥淖”(推荐语)/黄恩鹏
天下美文/
主持人·耿立
017 旧光阴/王宏哲
022
看着您一天天苍老/王剑
027
与子书/王丽娟
031
香山雪情/杨爽
032
古罗马穿越/海之粒
036
焦虑/李轩红
039
如何做文字里光荣的农夫?(评论)/马兵
书林漫话/
主持人·张期鹏
040
那些年代的颜色记忆/苗长水
042
“了解鲁迅、研究鲁迅的第一本著作”/李树德
044
从《桑恒昌怀亲诗》到《桑恒昌怀亲诗选》/孙永庆
045
北京《散文诗报》创刊号/姜红伟
齐鲁诗会/
主持人·孙方杰
047
母亲书/爱松
052
练习者(创作谈)/爱松
053
从睡熟的花蕊中唤醒/田暖
056
跟着河水一起流逝/孙念
059
一次午宴的再认识/散皮
061
被风吹疼的心/笑嫣语
062
山东吕剧/沈顺万
063
两个小力量/叶逢平
064
晚霞/夏杰
065
爱人说/康学森
066
我为什么闭门不出/舒中
067
百家诗/解廷民
闫学义
路洪图
舒
琦
张
迎
069
似水流年与心灵的朝圣(评论)/房伟
散文诗丛/
青岛散文诗群展
主持人·栾承舟
070
耿林莽
方
舟
韩嘉川
何敬君
王泽群
栾承舟
张
毅
刘俊科
王亚平
章闻哲
郭文阁
刘赞科
赵大海
王忠友
陈
亮
郭召磊
郭长玉
鲁本胜
王小玲
王明伦
曲全胜
庞学杰
邱雨秋
潘江业
王慧娟
090
浪涌滩头看潮生(评论)/栾纪曾
文学地理/
青岛城阳区作品展
主持人·秋窗
093
管保请
刘好军
维
娜
李本讯
静
文
居
然
孙桂莲
孙
鹏
沈云倩
宋刚涛
肖任飞
邵
青
任
斌
史淑艳
孙丕欣
任
强
黄
凯
孙
燕
刘晓燕
崔子衿
胡善华
李建国
暮雨潇潇
潘江业
内刊选粹/
主持人·曹瑞欣
108
铁路女人的情怀(诗歌)/北方
108
爱情鱼(诗歌)/李源
109
樱花不是你(诗歌)/海玉
109
故乡山河(诗歌)/赵明超
110
静夜读聊斋(散文)/刘立
太白文苑/
主持人·张建鲁
111
孙继泉
姜元刚
路建锋
曹
磊
焦庆福
仲维柯
张召芹
李
舍
毕季青
翟丽杰
苏
敏
姚雅君
旧光阴
王宏哲
站成一株玉米
那时候太阳的余晖正渐渐退去,有一阵风吹过来,有一阵薄薄的雾气从地里边升起来,散开来,弥漫在我身边的这一片土地里,弥漫在我目力所及的远处的田野里,水一样浸泡着我,浸泡着我刚刚及膝的玉米。我从地里直起了身,我一手拄着锄头,一手抹着头上脸上的汗水,顺便回头看一看身后那些刚刚被我打理过的玉米。这些淘气的可爱的小家伙啊,此刻像是一个个懂事而又听话的乖孩子,齐齐整整地站在那一抹余晖里,那一层薄雾中,轻摇着枝叶注视着我,好像是在等待着我做一个爱抚的动作,说几句表扬的话。
站在那个傍晚的玉米地里,那些绿汪汪,油光光的玉米苗让我忘记了腰腿的酸疼,忘记了满身疲惫,心里泛起一阵阵柔情蜜意。我想起来麦子刚刚收完的那几天,面对着那一片刚刚收获完麦子的白地,我坚决的拒绝了王六把他的拖拉机开进我的地。倒不是我舍不得付给他耕种费,我心里盘算着的是,地是我的,种下的玉米不管欠收还是丰收,我都可以毫无顾忌的对人说这一地玉米百分之百是我种下的。这样到了成熟的时候,我把它们拉回家,磨成面,吃的时候我也会感觉顺理成章,心安理得;用拖拉机也许是把力气省下了,但无论怎么说,地是拖拉机犁的,种子是拖拉机播下的,而只有地是你的,这就像老婆是你的而事情是别人替你干的,你还怎么能大言不惭的说那孩子是你自己的?
我脑子里这样想着,根本就没有顾忌王六的不快和他吐向我的酸言酸语。我转身跑回家,扛来一把铁锨和镢头,我决定从地的东头翻起。那时候土是松土,几乎用不了多少力气我就会翻出一大片;偶尔遇到土硬的部分,我会操起镢头挖上一阵,然后再用铁锨把那些新土翻个个,铲铲平。我一门心思的干着这些,我的汗水时不时的会落下来,我偶尔的一句自言自语会时不时的冒出来。我的汗水落进那些新土里马上就看不见了,我的那些话语说出口后马上就找不到了。但我知道,我的那些汗水一定是被我新翻的泥土吸收进肚子了,我的话语一定是被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听进耳朵,装进心里了。我在这一片地里已经耕种了有些年头了,我知道它的性格,它也一定早就了解了我的驴脾气。
等到那一块地彻底翻完,我跑了不下三个村子去寻找适合我播种的玉米种。我把那些种子抓在手心里放到阳光下看成色,放到鼻子下闻气味,然后再放到嘴里咬一咬。最终被选中的那些种子被我兴冲冲地背回来,我不急着把它们种下去而是把它们背回家,让它们在我家安安稳稳的过一夜,舒舒服服的睡一觉,这样它们就记住了我家的路,熟悉了我家的烟火味,习惯了我的汗臭味;如果凑巧,它还会认识我家那只总是贪睡的大黑猫,认识我家那条总是若是生非的老黄狗。等到秋天的时候这些种子长成的玉米肯定会沿着记忆里的那条路走回来,循着我们家的烟火味走回来;而那只老黄狗,也一定因为知道了那些玉米和自己是一家子,而不至于在玉米进门的时候汪汪叫;那只大黑猫呢,就算瞌睡再多,也会在老鼠对那些回家的玉米虎视眈眈的时候叫上一声,或者瞪一瞪眼眼睛,呲一呲牙。
下种的时候,我一定是选择在早上。那时候,天刚蒙蒙亮,鸟儿们刚睡醒,露水还没退净,空气里漂浮着一股子凉丝丝,甜滋滋的味道,让我浑身轻松,心情舒畅,我背着那些玉米种从街巷走出来,我沿着我走过多少遍的那条土路朝我的地里走,我的步子买得轻快而又急促。等到我停下脚的时候,我的那片地已经到了。我慢慢地解开口袋,把那些种子爱抚了再爱抚,叨叨了再叨叨,我像是送他们去远行的亲人,有那么多话要说,有那么多话想说。而那些种子呢,柔滑地,温顺地呆在袋子里,似乎并没有嫌弃我太麻烦,太罗嗦。直到它们脱离了我的手心,钻进了泥土,好像是,从我嘴里说出的那些话,拥挤在我肚子里的那些想法,也跟着它们一块钻进了土里,一块会慢慢的生根,发芽。
此后的日子,我会给那一块地施些肥,我还会接上水泵给那块地实实在在的浇上一场水,好让那些种子在吃饱喝足之后精力充沛的长,心情愉快的长。等到玉米苗子长出来的时候,免不了会有一些野草也会凑热闹的长出来,厚着脸皮混着分一些肥,喝一些水。这时,我会毫不留情的挥起锄头,锲而不舍的把它们连根铲除掉。至于那些捣乱的虫子,我也不想像其他人那样喷洒些农药,我担心那些农药会把我的玉米也呛着了,熏晕了。我有的是时间和耐心,我会像捉虱子一样,把它们从玉米的根底下,叶子上找出来,除干净,让我的那些玉米健康的长,茁壮的长。
现在,它们终于安全的长到了我的膝盖高,我知道,用不了多少时日,它们一定会长到齐腰高,头顶高,那时候,我的那些种子已经长成了熟玉米,老玉米,个个怀里抱着又粗又大的棒子,挣破了那层包裹着的壳,露出一排排整整齐齐黄黄亮亮的玉米粒,像是一个人开心大笑时露出的牙齿,咧着嘴对我笑,对我村庄里的土屋笑。而我呢,在它们中间转来转去,一会看看这个,一会摸摸那个,像是遇到了我从外面回来的一群老朋友,一边热情地和它们打着招呼,一边思谋者怎样把它们请回家,又在家里的某一处,让它们安顿下来,陪着我一起度日月。
我在那个傍晚的玉米地里站着,我四周是我那些正在生长的玉米苗;我耳朵里是它们拔节的声音,我眼跟前是它们渐渐模糊的身影。夜色越来越浓,露水越来越重,我静静地在那里站着,我总感觉自己的脚在往土里陷,再往四处长。我不知道,站在高处或者站在远处往这里看,是不是我也像一株长得有些奇怪的玉米;又或者,对于夜空那轮刚刚升起的月亮来说,我,以及我住在村庄里的那些乡亲,没准本身就是被谁种在大地上的一料庄稼呢。
关住一院阳光
那时候,我的新房子刚刚修好,新的瓦灰蓝灰蓝的,似乎还残留着砖瓦窑里煤火的味道,窑工汗水的味道;而四面墙也被我用新泥巴抹得白光光地,衬托得那些刚刚刷好油漆的门窗亮闪闪,油汪汪地,让那些路过的人谁看了都会眼红上一阵儿,夸奖上一阵儿。我的房子不一定看到了那些人羡慕的眼神,赞美的话语,但我却结结实实的看见了,听到了,我站在我的房子前大声的和那些人说着话,客气的请彵们歇一些脚,抽一根烟。结果,他们夸完我的房子总会接着再夸我,说我是个有主意又勤快的年轻人,说就凭这一点,我一定会讨到一位非常不错的好女人,一定会滋滋润润地,在村里像模像样的过一生。
我笑着听那些人说着那些动听的话,我在想着我该怎样把这些话学给我的房子听。在那个上午,我知道是我那座新盖的房子为我长了脸,是我和我的那座房子沾了光。在这之前的好多日子里,我跑了不知道多少路,请教了不知道多少人才选定了这一块地方;为了挖好地基,我总共用坏了两把铁锨三把镢头。王五嘲笑我一个人就想盖一座房子,简直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赵六则好心的跑来要帮着我干,而且信誓旦旦地赌咒说他纯粹是眼看着我一个人盖房太着急,太心慌,因此,他只想着赶快帮我把房子盖好,而保证不向我要一分钱。我对王五的嘲笑没理睬,也谢绝了赵六的好意。我有的是时间,我也相信潜伏在我体内的那些子没太动用的力气。它们闲长在我的身体里,我用了一般还会再长出来,不用了也不见得会省下来,多出来,说不定还会无事生非干出一些坏事情,蠢事情,让我成了一个歹人,一个蠢货,从此落下个坏名声,挺不起腰,也抬不起头的过一生。
更主要的是,我的房子是给我盖的,我一个人从地基把它盖起来,它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节就都有了我的汗水,我的呼息,我的想法,这样以来我的房子肯定会具有我的性格,我的气味,会和我一心一意的过一生。最主要的是,多少年后,我的在外面远行的后人们会通过房子的气味找到我,我家的那些走失的牲口,迷路的麻雀,以及在我的屋顶上吹远的风,飘走的云,也会顺着这气味找回来______我不知不觉的给这座房子注入了我的基因,我像是房子一个会移动的影子,而房子则更像是一个固化了的我。
我只是没有回应王五的嘲笑,我只是拒绝了赵六的好意,我并没有把我心里的主意吐露给他们一丁点儿。在他们嘲笑和不解的眼神中,我站在我新盖好的房子前,解开衣襟,手插着腰,眯着眼睛把那座房子看了又看,把房子前后的空地看了又看。没有人知道,我又在盘算着一个新计划,谋划着一件大事情。我打算费些时间在房子前后打上一圈厚厚的土围墙,最好上面到时候能生出一些草,长得高不高不要紧,它们都能够告诉我哪一天刮的是东南风,哪一天刮的是西北风;在窗前的那一片空地上,我会挖上一口井,再架上一个辘轳,这样我不用出院子就能打上一桶清水,我自己喝,或者喂给我的牛马喝。若是别人愿意来打水我也会大大方方的把他们请进来,愿意打多少就打多少,绝不会给一点儿坏眼色,说一句难听的话。他们喝了我的水也许会说上两句好听话,也许一句话都不会说,但我的那些水却实实在在的在他们的胃里,在他们的身体里,谁也不能不承认,谁也不能说瞎话。
东面的墙角,我会种上一些大蒜呀韭菜呀什么的,如果心情好,我会考虑再种上一两株向日葵,等它们长起来,尤其是葵花盘子长成的时候,我不用出屋子就能知道日头是还在东边呢,还是已经偏了西;西面墙角我早已经想好了,我想栽上一棵苹果树,相隔着再栽上一棵白杨树。春天的时候,苹果树会开上一树粉白的花,吸引着一些蝴蝶呀,蜜蜂呀的嗡嗡地飞过来,传得远远近近都是花儿的香;秋天的时候,苹果成熟了,我提着一个竹篮子摘苹果,谁要是从我门前经过看见了,可以随便要几个吃。白杨树也许得好几年才能长起来,我不会显得有多着急,我还年轻,我有足够的时间看着它长粗长高,直到长成一棵名副其实的大树,那时候可就热闹了,夏天的时候,它繁密的叶子会投下一片迷人的阴凉,遮盖着我的房子,即便是到了冬天树叶子全落光了,可是春天在树杈上安家的那一窝鸟儿肯定还会在,它们一早上鸣叫着结伴飞出去,到了傍晚再叽叽喳喳的说笑着飞回来,它们为什么事情这么高兴我猜不透,但它们的喜事一定也会给我带来一些好心情,甚至一些好运气。
我站在我的房子前构思着这些好事情,我决定从明天起就动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运来泥土,又跑遍全村借全各种各样必不可少的工具。动手前我买了二斤肉,破天荒的还打了一瓶酒。王五说我好像是发疯了,赵六眼窝浅的婆娘笑我大手大脚,说我是不是破罐子破摔的不准备过了。我懒得搭理他们,其实就算我说了他们也未必懂。我吃饱喝足后悄悄地干着活,那时候我相信全村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我想要干什么,没有一个人能看透我隐藏在心里的秘密。
从秋天开始动手,我一直干完了一整个冬天。等到春天的时候,树叶绿了,花儿开了,我的院墙也修起来了,菜也种下了,树也载下了。那天真是个少有的好天气,阳光密密扎扎的洒下来,风儿轻轻的吹过来,我新种上的蔬菜刚刚露出一点儿新芽芽,我刚栽上的杨树也吐出了一点儿嫩绿来。阳光照着它们,照着我的院子,暖融融的,亮汪汪地,甚至还有点儿吵吵嚷嚷。我相信,那是那些阳光在说话,是我的房子在说话,是我种下的蔬菜,栽下的杨树在说话。他们或许在说那天的好天气,或许在讨论着一件我无法知晓的好消息,它们一个个喜笑颜开,眉飞色舞,让我感觉有种说不出来的自在,说不出来的舒坦。
我在院子里久久的站着,我忽然想起我终会老去,我的房子终会老去,我的院墙,我院墙里的杨树终会老去。但那些阳光肯定不会老,那些留在我院子里的空气肯定不会老,我得想办法把它们留下来,攒起来。我想起了我刚刚安上的院门,我急忙走过去把门关起来。我想我是把那天我院子里的春光关住了,把那天我院子里那些阳光的话,房子的话,蔬菜的话以及白杨树的话关住了。若干年后,等到我的儿女们都长大了,我自己也长老了,再走进这个院子,我们应该还会看见那天的阳光,应该还能听得见满院子兴高采烈的话。
檐下的麻雀
我刚一在那间新修的房子里安上家,那一窝麻雀就赶紧在屋檐下筑巢了。我忙着把一些旧东西往房子里边搬,忙着和赶来凑热闹的人扯一些闲事,聊一些闲天,而那些麻雀则欢天喜地地衔回一两丝干草,一半颗粮食,顺带着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语,谈一些我不明白的事情,叽叽喳喳地,丝毫也不顾忌我是不是高兴了,是不是皱了一下眉头,甩了一个脸个色。
麻雀们一定没有听说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它们寄身于我的屋檐下,却一点儿也不用理会我的眉高眼低。而我呢,也并不觉得自己就比那些麻雀聪明多少,高贵多少。我磕磕绊绊地在村子里溜达了十几二十年,最大的理想无外乎是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再在那间房子里娶回一个不太难看的女人,让她为我生养上一群儿女,然后守着他们,眼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成人,眼看着自己一天天老去,老成一个佝偻的影子,老成村人们不经意间闲谈时的一个话题。我的这一生注定了平淡无奇。为了这一个简单的目的,我不知道消耗了多少力气,用掉了多少挖空心思才想来的好主意,这才勉强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房子,而那些麻雀,几乎没用多少心思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面对它们,我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好自豪的、得意的。
——人总以为自己远比一只麻雀要强得多,可能是因为人并不了解麻雀,不知道麻雀们脑子里究竟藏着多少精明的鬼主意。
我心悦诚服地接受了那一窝麻雀,就象接受了我屋顶上的那一方天空,我屋子四周的那一堆子空气。我在这里建起了房子,修起了围墙,在这个被称之为家的地方,地上的一株野草,一只蚂蚁,一只老鼠,甚至于空气里漂浮着的一粒尘埃自然应该都是这个家的一部分,是我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日子的一部分。它们将和我朝夕相处,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影响到我的心情,我的决定,甚至我在某一时段的运气。我急急火火地朝外走,一不小心被脚下的草蔓不轻不重地绊了一跤,正因为这一跤我放弃了那一次出行,结果正好让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找到了我;那只老鼠总是趁我不备的时候对我本来就紧紧巴巴的一点儿粮食痛下黑手,我发誓要找到它算清总账,结果东找西找,却意外找见了一件丢失很久的贵重东西;那一粒尘埃不知道在空气里等待了多久,我刚一出门它就钻进了我的鼻孔,害得我打了几个喷嚏,流了几滴眼泪,一整天都显得没精打采——我和它们在一起,我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会留下它们的影子,它们的印记。很久以来,我自以为我在按我的想法过我的日子,其实不知不觉地,它们已强硬地参与了进来,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注意。我不可能逃避它们,也没有打算逃避它们,世界这么大,我生活的柳树村这么大,而我偏偏遇见的是它们而不是别的,谁能说这不是机缘,不是造化,不是冥冥之中某种我们无法知晓的某个神灵的旨意?
麻雀们显然知道了我的想法,又或者它们早就悟到了这个道理。它们从不拿我当外人,从不跟我有丝毫的谦让和客气。一大早我还赖在炕上做美梦,它们就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吵开了;我坐在门前想心事,我在院子里踅摸着到那里去找一点儿零活,捞一点儿外快,它们在我的头顶飞来飞去,偶尔还在我的肩头落下一片绒毛,一滴鸟粪;我晾在院子里的粮食,甚至我放在案板上的一碗热饭,一个馒头,它们连个招呼也不用打,猛不丁地飞过去,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全然不顾我虚张声势的轰赶和恼羞成怒的谩骂。当然,我也不是特别小气的人,心情好的时候,我会在地上撒一把粮食,请它们和我散养的那几只鸡一起享用;个别时候,碗里有了好吃好喝,实在吃得撑了,我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它们飞到碗沿叨上一嘴,香上一口。
——好东西人吃了往往只会多长些肥肉,麻雀吃了说不定就会热闹一片天空。
久而久之,我的生活也成了那一窝麻雀的生活,我的优乐也成了那一窝麻雀的优乐。逢到好的年景,那一窝麻雀保准叫得比任何时候都动听,兴奋得不停地飞出飞进,狠不得把这个喜讯告诉全村的人;遇到我倒霉的时候,它们则一个个垂头丧气,连叫声也显得有气无力。而我呢,当然也把麻雀们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比如有一只麻雀某一天和邻家的麻雀发生了厮打,没用几下它就把那只麻雀收拾得服服帖帖,我激动得奖励了它一把麦子,隔天见了邻家的男主人还特意把头颅高高地扬起;再比如那只老麻雀孵仔的时候,有一条蛇老是虎视眈眈,为了不致发生意外,我硬是站在檐下苦守了两天两夜,弄得差点儿连一料庄稼都耽误了。最让我羞愧的是那只壮年的公麻雀,某一天它飞到别家院子上空玩耍,禁不住那家一只年轻的母麻雀的诱惑,它居然当着一伙麻雀的面干出了见不得人的丑事情——
我记住了那一窝麻雀的事情,那一窝麻雀应该也目睹了我在那些年里所经历的全部事情。我眼看着一只只小麻雀长成大麻雀,大麻雀长成老麻雀,眼看着它们的家族一天天人丁兴旺,发展壮大,而我自己依然一个人在村子里面晃来晃去,在院子里面进进出出。在那些麻雀们的眼里,也许我除过多了一些不太显眼的年龄,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看起来并无多大变化。但我知道,我的一些脚印留在了村庄里,我的一些想法丢在了院子里。一只麻雀飞过,一群麻雀飞过,一些事情飘远了,一些时光走远了。而我,常常在没事可干的时候望一望天空,望一望那些忙忙碌碌的麻雀,想一想自己抓住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直到今天,我已经离开了村庄多少年,我的门锁可能已经锈迹斑斑,我的院子里也许已经野草遍地,一阵风吹过,村庄上空的炊烟扭扭歪歪,而我的房子却疲惫的挺立着,像一个信念,一个诺言,无声地站在村庄里,站在村庄的天空下,等待着,守望着,也许是因为我,也许是,因为那一窝当年的麻雀。而我也终于明白了,那一窝麻雀寄居在我的屋檐下,我一年一年的四处奔波,无非也是在寻找一处安宁的寄身之所。
扬
花
那时候,亮汪汪的阳光挤满了院子,清亮亮的空气流满了院子,阵阵清风慢悠悠的吹进了院子,带来一股子潮润润的味道,甜丝丝的味道;一只麻雀喳喳的叫着,从这一根树枝跃向那一根树枝,又从那一根树枝跃向这一根树枝,不知道有什么开心的事;那只贪睡的黄狗耷拉着耳朵闭着眼,一定是在做着啥好梦,而那只老母鸡却似乎总也闲不住,一会儿在这儿刨一刨,一会儿在哪儿刨一刨,偶尔叽叽咕咕的叫上几声,好像是在抒情又好像是在抱怨------
那时候,爷在炕上躺着,我在院子闲耍。
爷在炕上喊我,爷说他想到院子坐一坐,看看一看。我回到屋子去看爷,爷已经从炕上爬起来靠在了被子上。爷迟早都戴着那顶黑色的瓜皮帽,脸消瘦,面皮上红色的,青色的血管细线一样的交错着,延伸着,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爷的胳膊,爷的大腿,细细瘦瘦地,上面的皮肤松不塌塌地粗糙而多皱,像是几节枯朽的树枝包裹着一层肉色的外衣。我在夜里挨着爷这样的身体,确乎常常会闻到枯枝的味道,衰朽的味道,这使我常常费劲了脑汁使劲的想,究竟是怎样的岁月把人活成了这个模样,酿出这种味道。我想不清楚,就问爷,爷咔咔的咳嗽着,把眼睛紧紧地闭上,又慢慢地睁开,拧过头看着我,眼里的光就变得水洗了一样,显得柔软而又清凉。我就不再问,静静地躺着看着爷,也让爷的目光稳稳地落在我脸上。爷看着我,久久的看着我,看着看着往往会伸出那只干涩的手抚摸我,抚摸我的头,我的脸,我的脊背。我就一动不动的让爷摸,我感觉爷那只手好像不是从他的身体上伸出来的,而是从一个看不见的角落伸出来的,从遥远的地方伸出来的,带着露水,带着尘土和一些细小的草屑,像是要告诉我一些信息,告诉我一些奇妙的秘密。爷那个时候好像只会说一句话,爷说,我的亲孙子呀,我娃乖。
我跑到炕跟前,我把爷的鞋子在地上摆放好。我一手扶着爷的腰,一手扶着爷的胳膊把爷从炕上往炕沿挪。爷喘着气,红着脸,双脚触地后就摸索着靸上了鞋。我弯下腰要给爷把鞋勾上,爷摆摆手说不用了,扶着我的肩膀急不可耐的就朝屋外走。屋外的阳光似乎认识爷,在等着爷,爷刚一在院中的小凳上坐下来,那些阳光就暖暖的扑上来,围上来,在爷的脸上身上撒着欢。爷打了个喷嚏,爷好像是在和院里子的阳光打招呼,和院子里的风打招呼,爷说日头真好,风真好。
爷在炕上已经躺了好多年了。爷在躺倒炕上前已经不能下地了。不能再干农活的爷就在村里走一走,转一转,有时是下一下棋,有时是打一打牌,更多的时候是和一些与自己一样年岁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说一些老话,叙一些旧事,然后在夕阳的映照下慢悠悠的从街巷往家里走。走在夕阳里的爷步子沉重而滞缓,好像是双脚被什么给牵拽着,好像是身上的力气被被什么给掏空了,只有影子,在身后拖得很长,很长。
现在,爷终于坐在了院子里,坐在了阳光下,爷身上的毛孔似乎都打开了,爷显得浑身松弛而又舒坦无比。爷耸动着鼻翼,爷问我有没有闻到什么气味。我说闻到了,闻到了一丝甜甜的气味。爷脸上就绽开了少有的笑,爷抬高了目光,彷佛他的视线越过了围墙,越过了村庄,抵达了村庄外的田野,爷说那是麦子的气味,是麦子扬花的气味;麦子扬花之后就该灌浆了,用不了多少时日,麦子就熟了,到时候,黄鹂鸟会叫起来,村庄会忙起来。
爷慢慢悠悠的说着这些话,有一滴泪就从爷的眼角留下来。我不知道爷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掉眼泪,歪着脑袋看爷,就看见爷摇了摇头,轻轻的笑笑了笑,爷说麦子一茬一茬的黄,人也一茬一茬的老;爷老了,爷也该老了。我看着爷,阳光里的爷像是一个谜,让我猜不透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麦子黄了的那一天,爷在炕上又喊我,爷说麦子熟了,爷想吃一口新麦。我就欢天喜地的跑出院子,跑到地里揪了一大把麦穗拿回来交给爷。爷把那些麦穗放到眼睛前看呀看,放到鼻子前闻呀闻,然后才放到手心仔细的揉,慢慢的吹。等到手心里只剩下了那些潮湿而又饱满麦粒了,爷捏起一颗颗麦粒往嘴里放,然后闭上眼睛细细的嚼,慢慢的咽。爷吃得是那样的着迷,那样的陶醉,我看着在一边傻傻的笑。
傍晚的时候爷走了。爷走了爷却像是睡着了,脸上有一抹微笑,嘴角有一缕麦香。在一片嚎啕中我却不想哭;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想哭,我头脑中那时候竟然尽是麦田,一片麦田,一大片麦田;阳光照下来,风吹过来,麦苗子左摇右摆,麦穗子默默扬花------
多年后,我仍记着爷那天说过的话。我想,爷说不准也是一株麦子的,在那些深不见底的岁月里,他,和他一样的那些老人,也曾像村庄外麦田里的麦子一样,在阳光里静静的生长,默默的扬花,灌浆,成熟,被收割。
只不过,收割麦子的是人的手,而收割人的是时间。
(载《山东文学》2016年8月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