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我是酒店迷,毫无疑问。托这几年奢侈品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福,上海和北京的各大五星级酒店,几乎都住遍了。于是开始往精品酒店、设计酒店转移兴趣,所以这次决定在上海过夜,去看贝轩大公馆。“贝轩”,从名字就能看出,跟贝家有点关系,那么贝家是什么来头呢?
其实他们的祖籍是浙江的兰溪,明朝中后期去了苏州,在乾隆年间,就因为中药生意位列苏州财富榜TOP FOUR。尽管这一时期贝家是做医药生意的,但近代的贝家,却跟中国的金融业有很大的关系,贝哉安一系就被称为“金融世家”。这位贝哉安先生,于1915年协助创办了上海银行,1917年出任苏州分行经理;他还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后来同样在苏州成立了分社,担任经理。他自己的资历在高手林立的上海金融界看来可能不足为奇,可他还有五个儿子、四个孙子从事银行工作,“世家”就是这么叫出来的。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贝哉安的三子贝祖诒。
贝祖诒本来在自己参与创办的中国银行供职的,后来因为受到宋子文的赏识,曾于1946年担任过中央银行的总裁。他的个人生活也蛮有意思,原配是出身名门的庄氏,二人育有三子三女,其中就有后来很出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明,可惜的是庄氏于30年因癌症过世。但后来,贝祖诒遇到了传奇的蒋士云。蒋士云也是苏州人,名媛,我的意思是,真正的名媛。她在家也是排行第四的,也可以被称作蒋四小姐吧?格么你一定想到了另一个著名的四小姐:赵四小姐。嗯,对的,蒋四小姐当初也曾经爱上了张学良的,到了晚年,张学良解禁出访美国,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蒋四小姐,她还为他安排了跟很多“老人”的会晤。只是,后来二人就没了联系,什么原因么,随便想想好了,赵四小姐很忌讳张将军的这个红颜知己,因为她也非常的有才情。
说说贝聿明,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他的作品: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丹佛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纽约议会中心、费城社交山大楼、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等等。当然,他的作品并不只在美国有。最为人知的是曾经被争议、却最终被接受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我们很熟悉的尖沙咀香港中银大厦,以及晚年为卡塔尔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北京的香山饭店。
回过头来说在上海的这座宅子,人们将它与苏州贝氏老宅狮子林联系在一起,因为是依照苏州园林的格局来造的,它始建于1934年,带有那个年代“中西结合”的特色——这种风格在当时的江南富豪阶层,相当地流行。记得我曾在南浔看到几座著名的宅子,也都类似。秋高气爽,阳光下的贝轩非常漂亮。
改造后的酒店,应该在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原来的东西吧。我一走进大堂,就被惊到了,那些色彩啊!繁复而不累赘,浓重却不失雅致。
餐厅应该就是原来的餐厅,不大,所以连早餐都是做好了送到房间的。
我四处张望,还在一个房间跟朋友说了会儿话。后来才晓得,这就是会议室,可惜当时光线很昏暗,我没有好好拍。如果是白天来,那落地窗外的阳光洒进来,会有多美啊!幸好,总算还有点眼力,随手拍了“天花板”,这可是有说法的,极具中国传统建筑美的百寿藻井顶。
肯定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所以他们并不介意我端着相机到处乱拍。我看到有很多的镜子,这个,大家都知道,在中国风水中,镜子是用来避邪的。但我是个胆小的人,晚上在静静的走廊上看到那么多的镜子,怕怕。
总共25个房间,我们是抽签来决定自己住哪里的。我晚上快十点了才到,抽到一个“夫妻套房”,在四楼。进去一看,呆掉了,居然是两层的哎!楼下的很小,主要就是左手边的卫生间,中间有柜子,饮料什么的。正对着我的,当然有一面镜子,另外,只在楼梯下的角落摆了张桌子。
往上走,那楼梯有点陡,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家的老房子。我真有点发怵,因为曾经在雷迪森酒店的套房楼梯上摔下来,尾巴骨痛了一个多月。楼梯上悬着一个“格子间”,我料想是卫生间,过去一看,果然。
上面,就一房间,卧室是也。我把大包留在楼下了,所以楼上楼下奔了数次。本来感觉上就有点阴森,再加上衣柜内壁居然也安了镜子,夜里睡觉的时候,有点心慌慌,好在最近太累,脑袋一歪也就睡了。
最后,特别推荐一下这里。这一截,是汉白玉做的吧,精雕细琢的。
沿着这个旋转楼梯,可以一直走到五楼,把楼上的大吊灯打开,就变得极华丽了。当然,有恐高症的千万不要上去,往下看的时候眼前有点发黑。有美尼尔氏综合症的也不要站在一楼往上瞧,会晕。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