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有饭局,说是在“莲花峰路”。我立刻接上话头:“可是莲花峰路8号?”是的。在一半混着美食界的年代,那个地方还叫“粤煌阁”,和“黄篾楼”一样,也是“香樟系”的。后来仿佛是换过手了,现在重新叫回“香樟系”,名为“香樟明苑”。

听大师的话,我对绿色开始热衷起来。非周末的中午,露台上没有什么人,非常安静。

其实整个店的格局并没有什么变化,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于是有了些亲切感。

饿了,葱包桧儿先上,这是少数能登堂入室的路边小食之一。

其实,这道炒粉丝点得比较失败,因为非常油粒粒,却也真的是饿了,居然没有埋怨。

香椿炒蛋应该属于绝配,不记得是从几时开始喜欢上的,早前在枫都试吃过香椿炒别的东西,就完全不好吃了。想起龙井草堂的胡葱蛋,也是一绝的。今天这盘炒蛋看着颜色不美,但有经验人士指出,这是香椿多的缘故——这时节,香椿是贵过鸡蛋的嘞。

这个可是海鲈鱼?忘记了的。只知道当年在刘家香·口味堂,每次必点。抱腌一下蒸了,很好很怀旧。

豌豆笋干虾仁,不用试就知道它基本会有什么味道,属于比较安全的单品。一吃之下,虾仁新鲜爽滑,不是那种靠外物加工出来的,果然保留着胡氏的本味风格。在外面吃饭,基本不爱点豪华大菜,时不时会发生贵而无当的悲剧,反倒是些家常小菜,如果搭配间富有想像力,也能满足。

相比之下,甜品很是一般了,简直可以说是有失水准。

本来我吃得很饱很舒服,下午来重装了台式机的系统,闲闲无事就看到了这个——当时我就觉得那个LOGO怎么那么眼熟,还不敢相信……

看看背后,哎呀,果然是资生堂出品!

打开看看哦,精致的小饼干们整齐地排列着。

报告。味道比相貌更好,有一点点杏仁饼干的意思,但奶油味更足。我默默地收好了,不打算与人共享了,反正要过节了,我可以拿它搭配KORRES家的健康饮品,细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