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田烧出场 必须感谢大清政府http://ww1/large/56c24adagw1f28ujfydfzj20rs0iftd2.jpg 有田烧彩瓷系 肥田(1620-1720)
瓷器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大约最早出现在3000年前。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俨然已经发展成为欧洲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明代,中国瓷器依然是贸易顺差的大功臣。可是,一到了著名的清朝,大约400年前,中国在全地球这么有面儿的辉煌历史此刻就要准备翻篇了!不得不说,有点悲怆!
有田的兴起,必须要感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说是清政府把“欧洲旺盛的陶瓷需求”这块大肥肉砸到了日本人的身上。那个时期,著名的二道贩子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难以进口所需的陶器,就把目光转移到日本。http://ww3/large/56c24adagw1f28ujylxbej20rs0kggr5.jpg 凑巧的是,此刻的日本又幸运的同时抓住了两个有利条件:一个是俘虏了非常有才的高丽棒子(朝鲜)陶艺工程师李参平;二是李参平在佐贺县有田(原肥前,过去日本的一个强藩)找到了类似于高岭土的泉山陶石。这个事情,再次向世人印证了“成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颠覆三观 早期有田青花瓷很山寨
http://ww2/large/56c24adagw1f28ukeps3nj20rs0ij79h.jpg 青花梅树大壶 肥前(1720-1740)
早期的有田青花瓷正如这款梅树大壶,颜值真是不敢恭维,器型上看起来和中国“梅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瓷器表面看起来也凸凹不平,线条不流畅,透光性很差。画作就像小学生的作品。http://ww1/large/56c24adagw1f28ukvs5m8j20rs0ij45m.jpg
桃文大皿,其实不就是青花九桃盘嘛!明显是抄袭中国九桃青花瓷。中国人爱桃子由来已久。相传战国时,孙膑18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去就是十二年,那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今天是老母八十岁生日。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师傅摘下一颗桃子送给孙膑说“你在外学艺未能报效母恩,我送给你一个桃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回到家里,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给母亲。结果,老母亲吃完桃子,立马变得年轻,从此桃子便有了使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功效。
事实上中国版九桃青花盘有个高颜值代表作-“青花九桃八鹤盘”,真是美妙绝伦。整个构图都是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大面积留白给人清新雅致的感受,加之雍正时期御瓷特有的纤细柔美错落有致的桃子,更让这个有田初创期的桃盘难以入目。总之,我们的陶器画风是一种让人入情入剧的节奏,而有田烧是让人无心看戏。
http://ww2/large/56c24adagw1f28ul5iwxij20rs0ijn2t.jpg
这款其实就是青花竹香炉,香炉的器型看着较之前的版本,有明显的大幅提升,只是这青花的竹子画的粗硬,第一眼还以为是海南的芭蕉叶,同一画面上的竹叶就像是盖印章盖了几个之后的痕迹。我再想,难道是这个时期日本模仿元青花的风格吗?可是,元青花其实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画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http://ww3/large/56c24adagw1f28ulg9pwyj21kw11x122.jpg 模仿只到形似,只能是东施效颦吧~
从有田烧出口瓷探察欧洲人的品味
14世纪到17世纪,正处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喜欢奢华、有炫耀感的调调,尤其钟爱明艳的色彩、华丽花卉图案、以及巴洛克风格。其实从这段时期的有田出口瓷,不难看出这个时期欧洲人的大致的品味。http://ww2/large/56c24adagw1f28ulvbmtvj20rs0ijn42.jpg
欧洲的花瓶风格的灯,以及巴洛克风格的烛台都少不了华丽的花卉图案和奢华感的金色。
赤绘有多难?
当画纸变成瓷器,当平面转为立体,变水墨为釉下彩,没有10年8年的基础功,就很难在瓷器上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离九州陶瓷文化馆不远,在皿山街道的“赤绘座”可以亲身体验“赤绘”工艺制作。所谓“赤绘”,在陶磁之器面上,涂以釉药,然后加热至摄氏千度以上烧之,再以各种颜色之釉,作绘或字于器面,复置之锦窑中,改用低温烧之。曾经在网上看过一款“爱马仕Slim d‘Hermès Koma Kurabe赤绘工艺腕表”,应该是日本赤绘系代表作。http://ww3/large/56c24adagw1f28umgdz6kj20rs0hj0xp.jpg 体验习作,身边有个会画画的伙伴有多重要
对于体验者,可以先用铅笔画出想要的图案,然后用细细的毛笔画上釉。涂釉看似简单,其实困难重重:比如如何把铅笔线图成一样细的线?有颜色的部分如何涂的色彩一致?字如何写的不歪歪扭扭?http://ww4/large/56c24adagw1f28umvjipgj20rs0ijgrp.jpg
拍摄于九州陶瓷文化馆宣传片
人在日本,却像在德国——有田陶瓷公园
最初听说有田陶瓷公园,我还以为是个类似天津瓷器房子。事实上,非常颠覆我的想法。这哪里是九州啊,这分明是在德国啊!
简直和德国茨温格宫一模一样啊,超级奢华的巴洛克风格和希腊神雕塑!http://ww3/large/56c24adagw1f28uwsf69qj20rs0i0jzc.jpg
属于如今有田烧的多样美学
随着有田陶瓷的发展,有田烧因为其轻和薄,质感犹如玻璃般顺滑,但材质本身却非常坚硬,耐用但不易吸收,非常适合厨房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喜好,有针对老外喜欢鲜亮颜色的单色浓烈有田烧,也有针对喜好低调素雅的有田烧……http://ww2/large/56c24adagw1f28unn7au5j20rs0ij43a.jpg
有田烧因为一直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面对瓷器的时候,你不会感受到机器的冰冷,而是作者真实的感情流露。也许,就是在这条道路上整整不温不火的精修了400年之后,有田烧以其坚持传统手工艺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在今天的日本瓷器创造出多样美学。
从茶具、餐具、缶、盆等到花瓶、艺术摆件、再到陶瓷人偶,或是璀璨焕然,色彩绚烂;或是晶莹剔透,清亮光洁;或是形态别致,生动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