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那那利佛印象,MoraMora。。

标签:
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印象摄影殖民风格 |
分类: 行万里路 |
美女!
马达加斯加是位于非洲东部印度洋上的一个海岛,首都叫塔那那利佛地处岛的中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原上。
马达加斯加是经印度洋走进非洲的必经门户,爪哇,马来、印度、葡萄牙、英国、法国、中国等都对马达加斯加文化的形成产生过影响,语言、农业、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建筑风格都能看到集大成的马达特色。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将法国殖民者赶出了马岛,所以岛上的法国风格最明显,本地人基本都讲法语。
这里出租车最具特色的是这些法国老爷车,这辆雷诺跟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法国买的第一辆车一模一样,勾起了我不少的美好回忆,这儿出租车的减震器无一例外都死翘翘,人随着路况抖动,心随着波度上下。
登高眺望塔那那利佛这座无序的城市,阶层贫富悬殊,政府腐败无能,随处塞车,随时被偷,随地撒尿。
政治不稳定,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教育缺失,基础设施基本沿用法国人走时留下来的至今。
大量社会精英背井离乡到海外发展,法国的各个高端领域特别是医生药剂师有很多马达加斯加人的身影。
很多大型设施,如体育场馆、道路、桥梁、学校都是中国投资兴建的。我们出钱出力辛辛苦苦,不显山不显水的,到头来还是没留下什么好名声,根本原因是我们没信仰、天不怕地不怕、是让人家害怕的无神论者。
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国家,再穷再富,周日礼拜都是万人空巷,穷人富人同挤在同一个教堂里礼拜,让我真正体会到信仰的力量。
我们在这家英式建筑餐厅吃午饭,通过我的镜头,顺便让大家参观感受一下。
本地盛产红木,到处都是红木家具,连地板都是红木堆出来的,让人眼红。
AN不怎么发音,就叫塔那那利佛!
精英阶层都拥有多套大宅,内饰也跟欧美没啥两样。
可惜塔那那利佛每天都断电,有时还在天黑了以后。
惊喜看到长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街头巷尾出没,能经得起马达路况的车错不了!我可没收广告费哈。
雪铁龙俩马力是法国六十年代的电影明星,看着很亲切,这辆出租车的车龄一定比我的年龄还要老!
院子里居然有棵百年老荔枝树,据说十一月能收上几百斤的小核贵妃笑,这里听得最多的口头禅就是:MoraMora(磨啦磨啦),意思是不着急,慢慢来!
记得我们刚住进客楼,晚饭过后主人请我们第二天早上八点到主楼一起吃早餐,于是第二天起个大早。洗漱收拾穿戴完毕,八点准时迈进了主楼,进去才发现楼里黑灯瞎火一片寂静,原来他们还都在梦乡里,结果一等就是两个小时,直到十点才等到了这顿早餐,从此吃一堑长一智,很快我们就掌握了磨啦磨啦的精髓,那就是我行我素,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在马达加斯加,别人的时间,算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