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坐在上海美术馆五楼的Kathleen's 5
Cafe,周身沐浴在冬日的暖阳里,要不是忌讳旁边有陌生人走来走去的,我真有脱光了晒的冲动,嘴里细细品嚼着精美的西式茶点,耳边飘荡着已经带上圣诞味儿的上海爵士,还就着正宗的哥伦比亚黑咖啡,幸福感让我能眯缝起双眼穿过成荫的人民广场去观赏对面新世界楼顶的三星广告,还有对面长着两只犄角的世茂大厦,特像一只立着的大蚂蚱,再把思绪拽回到主题上来,吃力地回忆着刚刚看完的《1942》,我反复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总结点儿什么出来,否则对我而言,冯小刚带给我那漫长的、两个钟头的巨大痛苦就算白挨了,可天啊!回忆起来怎么这么难啊?!
想想已经过上富豪生活的冯小刚,张国立们,去拍一个饿死三百万人的巨大灾难电影的跨度有多大,其实电影不用看,也能感受到巨大的悲情,那么花上百元进电影院去找罪受,究竟为什么呢?对我而言显然不是去忆苦思甜,那又是为什么?显然影片宣传期间,张国立到处诉苦,为了这部电影如何拼命减肥,减到两腿发飘俩眼冒金星之类的花边故事起了很大作用,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想看看被导演演员们说得苦不堪言的电影究竟是个啥结果。
近代中国的灾难和中国人的苦难可谓罄竹难书,有些苦可以诉还有很多苦不可诉,百姓都学会了打掉门牙再吞下去的本事,这种苦难其实最苦,似乎我们的艺术家们都学会了这种本事,冯小刚也好,莫言也罢,电影电视小说绘画。诉苦的事儿总能把苦难的原因欲言又止旁敲侧击,美其名曰无声的抗议,接着还要靠老百姓最大限度发挥对苦的消化能力,好在这种功夫是我们的绝对强项。先把苦菜领回家,再各自慢慢消化。
感谢冯小刚十年磨一剑,带给我们那种真实的苦难,整整两个小时,我就一直被浸泡在苦水里不能自拔,眼看我就要疯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冯小刚不由分说把几个大贪官当着幸存者的面给毙了,这才把我从疯了的路上拉了回来。我本是个爱好和平热爱生命的人,可看到这个时候就开始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发明凌迟来对付贪官了,此时给这些完全没有人性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渣用这种酷刑一点儿都不为过!
中国人最要紧的是学会从这些苦难中总结教训,以史为鉴,吃一堑要长一智,把人权宣言多读上几遍,不能再不把自己当人了,你不把自己当人,别人就会顺便把猪狗牛马和你等同起来看,充其量把你当猴,杀只鸡就能把你吓死。富人们看完电影也就不要为富不仁啦,影片中的张国立就是河南地主为富不仁的一个样板,全村都快饿死了,他不但家里堆满了粮食,还有金条和一匹骡子。从被洗劫到家破人亡应该是这种人的必然报应。
人生本是一出戏,我们在戏里看戏,虚幻的你我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着银幕里饿得两眼冒金星的张国立的虚幻表演,再到这咖啡厅里完成这么一篇虚无的观后感。此时此刻,如果非要让我对1942写点儿观后感的话,我觉得自己很快又饿了,面前这盘甜点真TMD太好吃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