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子吐司---整粒种子入

标签:
粟子吐司祛湿杂谈 |
分类: 吐司、面包 |
种也可以少放一些,因为粗粮吃起来都比较粗糙。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粟子叫
作细粮,嘻嘻,我下回用粟子粉试试做面包或者吐司,看看是什么效果。
这是我回深圳的那天早晨找了好几个菜地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用手机拍下
来的小苗,这不是种在田里,是种在菜地的.
老人们都说这东东祛湿效果非常的好,在酿黄酒的时候把这种子炒熟后再放
进酒缸里,据说很补,健脾益胃.我把这种子留了一些,大部分都碾成粉带了
回来,打算没事儿做米糊吃.
以下解释文字来源网络.我实在是找不到有力的证明,如果有确确实实认识
朋友可以告诉我.
名称 : 粟(ㄙㄨˋ) su
别称 : 黍仔、小米
学名 : Setaria italica
分布 : 数千年前中国、日本、东印度诸岛即有栽培,依考据推论原产地可能
在中国大陆。
分类 : 禾本科
品种 : 品种多达160多种,复杂难辩
型态 : 为单子叶植物,株高约60~120公分,茎细直,中空有节,叶狭披针
形,平行脉,花穗顶生,总状花序,下垂性,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
极小,径约0.1公分。
用途 : 粟的用途极广,与稻米大同小异
粟
Setaria italica;millet
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的粮食、饲料兼用作物。又称谷子、小米、狗尾粟。古
称粟为粱,糯性粟为秫。中国是粟的起源中心,种粟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粟的品种
资源。粟谷产量约占世界小米类作物产量的24%左右,其中90%栽培在中国。主产
区是华北。世界产粟国还有印度、前苏联、日本等。
以刺毛、穗形、子粒颜色等性状为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中国粟列为大粟亚种的普
通粟。中国将粟划为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4个生态型。中
国粟品种穗粒大、分蘖性弱、栽培进化程度较高。从欧美引入的品种多分蘖力强、
穗小、刺毛长,适于饲用。
谷子
基秆圆柱形,高60~150厘米,基部数节可生出分蘖,少数品种上部的节能生出分
枝。须根系,茎基部的节可生出气生根。穗状圆锥花序。穗的主轴生出侧枝,因
一级侧枝的长短和分布不同而形成不同穗形。在第三级分枝顶部簇生小穗和刺毛
(刚毛),是粟种的特征。子粒为颖果,成熟后稃壳呈白、黄、红、杏黄、褐黄
或黑色。粟较耐干旱和瘠薄,因其叶片表皮细胞壁厚,含大量硅素,叶脉密,气
孔多,根系发达,吸水力强。蒸腾系数平均为257左右。喜温,但生育期短,全
生育期需积温1600~3000℃之间。粟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反应敏感,以生长点
分化前后反应最强烈。缩短日照和短光波可促进发育。
粟生育期60~150天。可春播、夏播。忌连作。种子细小,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出
苗后应加强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和提高子粒饱满度。主要病虫害有白发病、粒黑
粉病、粟瘟病、粟锈病、粟病毒病和粟芒蝇、粟灰螟、粟小缘蝽象、杂食性的粘虫、
地下害虫等。谷莠子为粟田有害杂草。
小米蛋白质含量7.25%~17.5%,其中平均赖氨酸含量2.17%,蛋氨酸含量3%以上,
并含维生素A、B1、B2、E等。可作营养食品,子粒可作主食,糯性小米可制糕点和
酿酒。粟耐贮存。粟粒为家禽和笼鸟的优质饲料,粟糠可喂养鸡、猪。茎叶蛋白质
含量较高,柔软易消化,为大牲畜的重要饲料